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者寄语《新周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福建读者、《福建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青春潮》总编 林公翔
非常感谢《新周刊》给我这样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昨天刚刚从台湾回来,然后今天下午3点的飞机赶到广州,我送给《新周刊》的是我们福州的特产寿山石,然后在这里,我写了几个字,这个字是十几年前曹禺先生写给我的题词,就是“大道本无,青春常青”。意思就是“大道”人人都可以走,但是《新周刊》踩出了自己独特的一条路,“青春”,我想就是代表《新周刊》所特有的品质就是“更新、更锐”。这些都是青春的品质,因此我觉得这两句话非常适合《新周刊》。“大道本无”,《新周刊》踩出了自己的一条路,“青春,新锐”永远属于《新周刊》。
云南瑞丽读者 帅很三冷
非常高兴,可以参加《新周刊》创刊十周年的酒会。
首先,对《新周刊》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还要衷心地感谢《新周刊》给我们的欢乐!这一次,有机会与各位编辑同志见面,还衷心感谢《新周刊》各位编辑同志10多年来辛勤劳苦,为我们读者编辑了233期杂志,我们是一家人。
《新周刊》是我的最爱,多年来一直与我同在。我集齐了233期的《新周刊》,我的愿望是集齐10000期,现在离10000期只有9677期,还要麻烦我们的各位编辑,为我们读者再编辑9677期,辛苦了你们!我也衷心祝愿我们的《新周刊》越办越好,希望到《新周刊》创刊50周年、100周年的时候,我也可以到这里祝贺。
我爱《新周刊》的理由有几点:主要选题好,策划经典。《新周刊》的“新”不是“新一周”周刊的概念,她是新概念、新观点、新文化的“新”,“新锐”,是《新周刊》的“新”。我认为,《新周刊》有一种阅读期待的魅力,会把读者的心抓住不放,这是《新周刊》一个特点,作为读者,我可以预言,在这个世纪里,谁也别想超越《新周刊》的风采,难道你还没有感觉到《新周刊》的体温吗?谢谢!我很激动。
1996年《新周刊》创刊的时候,我还在共青团工作,我从一个团干部提升为团支部副书记,到2003年10月份,我当了乡长。我也是受《新周刊》的影响,敢说、敢讲,敢想、敢做,领导就喜欢了。
这个背包是我们傣族小伙子每一个都要背的,但是,今天我带不是我背,我是把这个礼物送给《新周刊》的朋友;我还带来了我们瑞丽的一本画册,还没有去过的人可以了解一下,里面全是我们的美景,还有我们瑞丽的DVD,还有图像、图片。
另外,还有就是我们的旅游地图,因为《新周刊》还没有来到过我们瑞丽,我很希望《新周刊》全体人员都去我们那里作客,我在那里热情地等待你们。
祝贺我们的《新周刊》越办越好,长命百岁。
台湾读者、《诚品好读》主编 蒋慧仙
在台湾,我们非常关注《新周刊》这本杂志,他们选题方面有批判性,很感性,而且抓到时代的氛围,对于我们台湾的读者来说,这是非常独特的现象;也是通过这个杂志,我们看到中国在10年巨大的变迁之下,有远见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应对变迁的。
这些年两岸的交流是越来越频繁,不仅是简繁体图书的合作出版方面,还有涉及到了未来期刊杂志出版的市场状况。我今天来祝贺《新周刊》,希望《新周刊》在未来10年里能与台湾的读者发生更多的关联,也欢迎大家有空来我们的书店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