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参麦注射液对慢些肺源性心脏病D―二聚体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参麦注射液对慢些肺源性心脏病D―二聚体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常规抗炎、平喘、化痰及对症等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检测全部病例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治疗前后及D-二聚体下降值的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D-dimer分别为(2.66士0.85)、(2.69士0.80)和(1.61士0.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病,临床试验和观察表明[1],慢性肺心病患者常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形成微血栓。因此,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适当给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是必要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全部78例来自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2)排除其他心脏病和肺病。(3)神志清楚,无昏迷,检体合作。(4)可以耐受并同意相关检验。(5)近2周内未进行过抗凝治疗。

1.2 分组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8-80岁,平均(64. 28士10. 05)岁,病程6-19年,平均(61. 44士5.90)年。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11A)标准,其中心功能I级12例,II级18例,III级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55-78岁,平均(61. 62士9. 81)岁,病程5-19年,平均(10. 73士5. 77 )年。心功能I级14例,II级18例,III级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1-72岁,平均(61.66士8.92)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都行常规综合治疗即抗感染、低流量吸氧、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静脉滴注化痰、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20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慢速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之后,检测血浆D-dimer。

1.4 检测方法 两组病例及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均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2.5ml送检,ELISA法通过比色及标准曲线求得D-dimer的含量[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士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D-dimer分别为(2.66士0.85)、(2.69士0.80)和(1.61士0.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都存在长期的缺氧、二氧化碳储留以及反复的炎症刺激和损伤,致使血管内皮受损、各种组织因子释放,激活凝血系统,从而形成纤溶亢进和高凝血症状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尸检已经证实,病例肺细小动脉内普遍存在着血栓,并且多发于血管原位,而非血栓栓塞,因此认为肺细小动脉内膜内皮细胞损伤是形成这些小血栓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血浆D-二聚体(D-dimer)增高正是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液系统病理生理的改变,并且能够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D- dimer含量水平能够正确评估血凝状态和微小动脉血栓及血管内皮损伤[4]。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与治疗组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D-dime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有学者研究参麦注射液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肺血流阻力;明显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血供;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合成、分泌内皮素1和N0并优化二者比值,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等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10天后,两组血浆D-dimer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因此认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反应慢些肺源性心脏病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凝状态,参麦注射液具有降低慢些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改善高凝状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arman TL, Dcitchcr SR. Advances in diagnosing and excluding pulmonary embolism; spiral CT and D-dimer measurement[J]. Cleve Clin J Med,2002,69(9)721-72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内科杂志,2007,46:254 -261.

[3]肖洪广,黄泽红,林诚,等.肺栓塞患者血浆D-一聚体与纤维蛋自原联合测定的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05,5(5):609-611.

[4]刘玉春,刘永翠,林士军,等.D-二聚体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1394-1395.

[5]黄金华,陈银兵,周羽,等.参麦注射液对严重烫伤家兔早期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中华烧伤杂志.2011,27(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