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维盲点与行为沼泽:20亿老鼠的美丽家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维盲点与行为沼泽:20亿老鼠的美丽家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盛夏,除了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的第二次大水,威胁几百万人安危的消息令人揪心之外,让人心惊肉跳的“东东”,大概就是20亿田鼠大闹洞庭湖的新闻了。上班路上开着收音机,听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报的今日国外媒体摘播,就有关于这件事的评论。外国人说,老鼠太多,是因为老鼠的天敌――蛇与猫头鹰太少。我身在广东,深知野生动物曾是食品贸易的热门。如果不是因为2003年爆发SARS,这种热门不知还要热到猴年马月。

问题是人类对自己的“惯使”――放纵,会打破一种平衡。田鼠闹洞庭,人鼠爆发大战,就是证明。人乱吃一通,结果带来生态链短路,自己不得不用锹去拍满地跑的老鼠。不知这是胜利还是悲哀?7月12日,《东方早报》发了一张照片,洞庭腹地岳阳,一村民一只手捏一只老鼠,站在报纸上。这多少让人有点“恐怖”。记者说,她“只花几分钟就在地里打到了几只老鼠。她所在的滨湖村共有510亩农作物,现有320亩已被老鼠摧毁”。

看来,世界上怕老鼠的,还不止大象。老鼠成军,人就成了直接受害者。老鼠从人口中夺走即将到手的秋收,这导致人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可是我们是否还忽略了老鼠成灾的经济与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

《东方早报》特派记者丁仕松追到湖南发报道说,形成鼠患的第一个原因是退耕还湖的湖区改造。1998年特大洪水后,湖南省开始实施“4350”工程,约600平方公里的农田被“双退”:人搬离,堤坝废弃,曾经的农田成了沼泽地;还有约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单退”:汛期蓄洪,枯水期耕种。如今,鼠灾较为严重的大通湖区,就包含了3个农场。被双退的洲滩,很快演变成沼泽,沼泽植被扩展,“客观上造成洞庭湖区田鼠容纳量的上升,种群繁殖过快”,成了滋生场所。在岳阳县中洲镇鼠灾监测点,间隔5米,放100只鼠夹,一夜能打死、夹住老鼠的概率是40%。

本来湖区改造,退耕还湖是人类行为恢复理智的表现。但是,为什么反而在退回去的沼泽地出现了田鼠的王国?开句玩笑,是忽略了给老鼠发放,还是因为人们忘了这里还藏着一个“超生游击队”?这究竟是决策的盲点,思维盲点还是知识的盲点?有专家根据田鼠繁殖的规律预测,两年内洞庭湖区还会出现鼠灾高峰期。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洞庭湖区投放鼠类天敌修复生态链”。而仅在湖南考察这些天敌的处境,就会发现人类自己的经济行为与文化失范,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动原理,是骨子里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原因。

《东方早报》记者搜到的证据是,据益阳金盆农场统计,1976年到1981年6年中,金盆商店收购蛇12650公斤,沅江县外贸五门闸收购站收购蛇7250公斤。两家小店早年就收购蛇类20吨。所以此后长沙等地餐馆、大排档都有招牌菜“口味蛇”。而1990年后大量投放“毒鼠强”等急性杀鼠剂,使猫、狐、猫头鹰、黄鼠狼等大量鼠类天敌因二次中毒死亡。欲速不达,人为了人的目的,在杀灭自己敌人的同时也杀灭了自己的同盟军。可见,这种沼泽地里的统战政策,让人自己也心寒。

邓英淘、王小强们在《再造中国》一书中说:建国以来,在持续不断的人口增长压力下,人们不得不“向荒山要粮”,“向湖水要田”。“向荒山要粮”带来了水土流失,湖泊严重淤积。1954年,1964年以及70年代的三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更使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横遭灭顶之灾。从50年代到80年代,30年时间,水土流失与围湖造田使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减少了45.5%。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为6000多平方公里;1949年,洞庭湖缩小成4350平方公里(湖南恢复洞庭湖水面积环境工程基数的由来)。40年来,洞庭湖每年淤积泥沙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处达7~9.2米。加上大面积围湖造田,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均减缩了一半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总面积只剩下2145平方公里,八百里洞庭早已徒有虚名。(见《再造中国》,南怀瑾序,邓英淘、王小强、崔鹤鸣、杨双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45页)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人到底能不能和用什么方法灭绝老鼠,还是个问题。此间围湖造田与退耕还湖,都是在反贫困与恢复生态、以求和谐发展背景下发生的。这让人产生一个联想:人的错误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为啥会在改掉一个错误的同时,再犯另一个错误?这种事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