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花似玉 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花似玉 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的古典诗词描绘了多种姿态的女性,有楼上思妇女、田中农妇、溪边浣纱女、水上渔家女、桑田采桑女、江上采莲女,更有青楼女、神女……她们或清丽或俊秀或美艳,其风华情采不可一一道尽。古典诗词对众多女性描写一致的地方是多用“花”和“玉”来表达女性美。

关键词:女性美;花;玉

最早集中描写女性的作品集是《诗经》,其中有多处用“花”来形容女子美貌。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鲜艳的桃花来比拟少女的容颜;《召南·何彼襛矣》:“唐棣之华、华如桃李”,以棠棣花之艳丽喻这位贵族女子的盛艳容貌;《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以娇艳的木槿花比喻女子的娇美面容;《郑风·出其东门》:“有女如荼”,以美丽盛开的白茅花比喻东门外众多女子的美好容颜;《魏风·汾沮洳》以“美如英”来形容女子的容貌俏丽迷人;还有《陈风·东门之枌》“:视而如莜”,以盛开的锦葵花比喻婆娑起舞的巫女的美貌……《诗经》中用“玉”来形容女子美貌的有《魏风·汾沮洳》:“美如玉”,《野有死麕》:“有女如玉”[1]等。

“崇尚自然是人类早期发展的普遍特点,人类来自自然,它的生命永远是具有自然特征,因此依恋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共同追求。”[2]另一方面,由于处于中华文明之初,人类的思维、语言表、达审美体验等能力处在相对简单阶段,人类习惯用触目所见的物象来表达对美的感受,如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辰等。正如《易传·系辞》所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古人常采用大自然中美丽的花草和玉石来比喻女子美貌。

《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源头,其对女性美的描写对后世的诗歌描写女性美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后世诗歌沿着《诗经》的传统继续从自然界中寻找合适的物象来形容女子的美,例如用青葱或春笋来比喻女子的手,用藕喻女子手臂,用柳比喻女子的腰和眉,用云比喻女子的发髻,用樱桃比喻女子的嘴巴等;另一方面后世诗歌继续沿用“花”“玉”来比喻女子美貌。

后世诗歌用花比喻女子的诗句有“绿窗人似花”(韦庄《菩萨蛮》)、“芙蓉如面柳如眉”“云鬓花颜金步摇”(白居易《长恨歌》)、“红脸杏花春”(柳永《少年游》)“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用花来喻女性美,诗人所讲求的不是形似。并不是花开的形状形似女子的面容。诗人讲求的是一种“神似”,一种超乎形似的神韵。面对实体,诗人不像摄影师可以完全录入女子形象,而是有选择的对实体形象进行提炼、概括,这方面诗人与画师有相通之处。诗人如画家,讲究“贵得其神似不求形似”[3]鲜花或娇艳或清丽如同女子之貌美,因此各种花也比喻成各种类型的美貌女子,并且固定的带上了人类给它们注入的人文内涵,例如牡丹代表富贵,芙蓉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兰花代表幽静,代表孤傲……《红楼梦》中就以牡丹比喻宝钗,芙蓉花比喻晴雯……用花喻女子已成传统,现在仍沿用许多相关的成语形容女子如花容月貌、出水芙蓉、蕙质兰心、花枝招展、如花似玉、梨花带雨等等。

清代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曾说“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议礼》之‘玉饰’,皆是也。”诗人利用玉的通体晶莹,色泽动人等外在美质来象征女子容颜仪态的美好,不仅用玉表达女子整体美貌如“旧时艳质如明玉”(刘言史《赠童尼》),而且扩展为用玉形容女性各部位的美,如用玉比喻容颜如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玉容寂寞泪栏杆”(白居易《长恨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陶潜《闲情赋》)、“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预章行苦相篇》、“玉面耶溪女”(李白《浣纱石上女》);用玉喻手臂有“玉腕不停罗袖卷”(王建《织锦曲》)、“红袖摇曳逐风,垂玉腕。”(温庭筠《河传》);此外还有“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子夜歌》)、“闲折海棠看又捻,玉纤无力惹余香。”(张泌《浣溪沙》其四)……甚至有时称美丽的女子为“玉人”如“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杆。”(韦庄《秋霁晚景》)。更有“小家碧玉”的故事。南朝宋代汝南王小妾名碧玉,乐府吴声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女子。我们中国多以玉为女孩命名,像《红楼梦》中有黛玉、妙玉、林红玉(小红)等。

用“花、玉”比喻女子不仅比喻女子的美貌,另有一层深意是比喻女子的气质和内在美。封建社会要求女子柔顺温和,《女教篇》就详尽地解释了女子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如有关“妇容”的规定是“惟女之容,贵乎和婉,坐立恭庄,步履详缓。头容常直,目容常端”——即女子的神情气质应是温良淑贤,安详娴静,平和文雅,纤弱轻柔,稳重端庄;而坦荡、热情、活泼则常被视为轻佻浮躁。而且规定女子为“勿离亲侧,勿出中门,勿窥穴隙,勿越墙垣,男女当远,嫌疑早避,不亲授受,不相游戏”,连见“兄弟来谒”也只能“见不逾阈”,至于“有故而出”则“必掩其面”。另一方面,由于儒家强调的“温柔敦厚”传统,和中国人温和稳重的性格使古人追求的是一种中和之美。女性美是温婉的、柔顺的。诗中即使是描写活泼的少女也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写出少女的娇羞。

《说文解字》对“玉”有这样的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泽润以温”玉的温润和花的静态美、柔弱象征女子的温和、文雅、柔弱等气质。中国有鲜花香草以喻君子和君子佩玉的传统,花与玉又是“德”的象征。用花和玉比喻女性美达到了人格美和容貌美的统一,这也是中国审美观念的进步。(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何燕《古代中国女性美容文化初探》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5卷1999年)第四期第50页

[3]周积寅:《中国画论拜要》上编形神论部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