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动物存在思维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动物存在思维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物存在思维吗?这个问题困扰着古今中外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很长时间,是人类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之一。为什么?关键在于对思维的定义不够清晰和明确。何谓思维?传统定义下的思维是指人脑的机能,恰如写字是手的机能;或是与感性认识相对的理性认识。这个定义下的思维单纯地为人类的大脑所属。换句话来说,思维是人类专有的,其他动物是没有思维的。但是,我们是否对这一观念底气十足呢?难道动物真的没有思维吗?

首先,尽管人类与动物在形态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其他非外表方面却有着很多相似点。比如,二者均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补充自身的能量;二者内部均存在争斗,为名利或为生存;二者均以主体为本位。而且人与动物的差别从基因上看并没有多少区别,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表明人与猩猩的基因差距不过2%。人类和其他灵长目的大脑结构,除了同语言相关的两个“联络区”之外,差别就很少了。这说明人类与动物在某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下面将从思维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人类与动物是否存在一致性。

我们先看看以下有趣的事实:蜜蜂生来就会酿蜜和建造蜂房;动物遇见美味的食物,口腔里的唾腺就会自动地分泌出唾液;阳光照射到动物的眼睛,它的瞳孔就会缩小。

有人把这些归结为巴甫洛夫的无条件反射,是一种与生俱有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此外,英国心理学家麦克菲尔(McPhail)认为:智力可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等的层次是刺激――反应, 所有的动物都有刺激反应能力,是动物各部器官的直接性反射。所以,传统意义下,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活动过程。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例子:狗看到食物立即地分泌出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铃声则不会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但是,只要我们每次响铃之后才给狗食物,并把食物和喂食的信号(铃声)联系起来反复多次的话,铃声就成了食物的“条件”(信号),只要铃声一响,即使不喂食,狗也会分泌唾液;鸽子远涉重洋飞回大陆;老马识途。

显然,上述这些动物的行为,不是单靠各部器官的直接“反射”,而是靠它们的良好记忆。记忆可以把以往的“经验”储存起来,一旦遇到新的外界环境,就能凭借过去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抉择自己的去向。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本能的范围。它们属于巴甫洛夫所谓的“条件反射”,或麦氏的第二个层次智力:刺激――刺激能力,是由前一种刺激而引致另一种刺激。这类似于人们常说的“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条件反射是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自身活动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简单的生理活动过程,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狗从刚开始的“无反映与铃声”到最后的“听到铃声、不给食物,分泌唾液”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建立复杂的联系。狗脑通过后天的训练,或准确地说是学习,不仅能够反映对生命有直接联系的食物,而且可以反映与生命有间接联系的铃声。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狗脑是可以进行思维的。

其实,关于前面“无条件反射,或本能过程中是没有思维的”的说法是有待质疑的。换个角度,我们未尝不可以说“本能是人或动物因经常性长期地处理某项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固定化的处理模式”。言外之意,本能是大脑对内化信息的固定处理,是思维的特殊范畴。

在影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屎壳郎的粪球扎进了一根粗木棍里,它首先在原地不动,加把劲推粪球,结果粪球不能前进;它刨地,向上使劲地推粪球,想把粪球顶起来,结果粪球还是未能从桎梏中解救出来;最后,屎壳郎围绕着粪球巡视了一周,爬上爬下,沿着木棍方向用力地推,结果粪球就脱离了障碍物的禁锢。在这里,屎壳郎显现出一定的推理、分析能力。它按照特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排除不定因素,最终战胜困难。其实,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凡是有原生质和有生命的蛋白质存在和起反应……的地方,这种有计划的行动,就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存在着。这种反应甚至在还没有细胞(更不用说什么神经细胞)的地方,就已经存在着。”在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两岁的小孩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样处理呢?会解决难题吗?会像屎壳郎一样井然有序吗?

综上所述,思维活动并非始于人类,也并非人类专属。思维是脑和类脑(动物的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是脑和类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这里所说的信息,不仅包括来自客观外界的信息,而且包括主体内部生理、心理需要方面的信息。在此新定义下的思维,我们得出:动物是有思维的。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思维,而在于思维的程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