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管去“妖魔化”只需“分分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管去“妖魔化”只需“分分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中国之声报道,一位叫赵东旭的城管,在北京市丰台区执法的时候,想要暂扣一名违法女商贩的三轮车,当时对方坐在车上死活不走。旁边站着一个小孩子,孩子不哭也不闹,只是眨着眼睛看着城管。这让执法的赵东旭突然想起网上的一张男孩眼睛瞪向镜头的照片。于是,他们决定暂不扣女商贩的违规车辆。赵东旭说,成人的世界有法律、有规范,在孩子面前,他希望孩子们看到法律中人性的一面。

这是一则读后让人心中一软的新闻。之所以一软,并不在于城管没有暂扣女商贩的三轮车,更在这名城管的内心活动——他们想到了,自己是在孩子面前,不希望因为哪怕是合法的行为而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

这些年,尤其是自媒体兴起以来,城管的公众形象基本上是负面的。锤杀瓜贩也好,跳起踹头也好,当女童之面扼其母亲的脖子也好,“扔人执法”也好,关于城管的新闻“热点”不断。“城管”这两个字眼,被一些城管自己涂上了血腥、暴力、素质低下、没有人性甚至的负面色调。

城管也纠结于自己的形象问题,自称被“妖魔化”。他们想自救。于是,各地出现了微笑执法,眼神执法,鲜花执法,甚至借城管“女神”来执法。这些举措很可惜,都难以持续,有些甚至还成为笑料。

城管形象问题的症结,一部分在队伍素质,但更多是因为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城管与小贩无冤无仇,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城市管理者净化美化城市的愿望,与部分低收入者的生存权力之间的矛盾。上级的死命令与小贩的生活所迫是两个夹板,城管被夹在当中,不被上级骂,就被群众骂。作秀式的“人性执法”,化解不了这些根本性的矛盾。所以,城管和小贩之间的猫鼠游戏也好,冲突也好,在现实中必将继续下去。

既然一对冤家还将继续存在,同时惨烈的极端事件大家都不愿再看到,两者之间必须谋求相互之间伤害最低化的途径。城管要想改变形象,也必须谋求群众理解。那该怎么做?笔者认为,总理前段说过的一句话,转送给城管就很合适——要尽量减少那些“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情”。

今年夏天,发生在北京南锣鼓巷的一起城管打人事件,之所以成为全球性新闻,不在司空见惯的城管打人——而在被打者年儿凄厉和绝望的哭声。那些打人的城管可能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就是“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情”。打人犯法尚在其次,最不可原谅的,是他们极有可能在女童内心蒙上了永难去除的大片阴影,并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

关于北京城管面对孩子中止执法一事,有段短评特别好:“多年以后,那个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许会忘却这曾经的一幕,因为他看不到在执法者心里的纠结。尽管柔性执法不等于徇私枉法,尽管不扣车辆也还该教育劝说,但哪怕只为一个孩子的童年记忆,放弃粗暴,已经迈出了宝贵的一步。”

法的制定,本是为了维护秩序,保证公平,以及保证社会的公序良俗,是维护社会的最大利益。城管执法,现实中存在可操作的弹性。这个弹性该如何操作,的确需要考量对社会的利弊和损益。一旦面对孩子强行执法,母亲哭天抢地,孩子不知所措,一辆三轮车被依法清理,但孩子眼里的世界可能就会从此改变,那么影响的将是未来孩子的一生,以及孩子未来所能够参与到的世界所及。

对执法者如此要求,似乎太高太苛刻。但是,城管赵东旭做得到,相信千千万万的的城管也能做得到。因为,赵东旭是带着感情和人性去执法,而感情和人性,则人人都有。赵东旭一个事例,就能让群众看到城管的内心,就能得到许多理解和赞许。那么,如果所有的城管出门执法都能揣上感情和人性,那么城管改变公众形象,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