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文教学的“三种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教学的“三种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有人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可谓一语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要么进行纯粹的字词句串讲,纠缠于字词的解释,单纯追求文白对译,教师仅仅把文言文当做"古代汉语"的学习工具,学生则成了做笔记、抄题目、背答案的机器,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表面上似乎打破了以往"一讲到底"、死抠语法知识的一潭死水,但由于学生没有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的功底,加上教师又采取放羊式的教学,因此,情境的体验往往成了随意的"戏说",哗笑的"表演",而教师对此一味的夸奖(本意是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又助长了浮躁的学风。长此以往,实在是误人子弟。

如何才能避免这两大弊端,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文道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级均衡呢?在一次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上,我尝试用以下"三种境界"来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流程。

一、一种境界,"音读"。

此读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设定目标是让学生能准确顺畅地诵读课文。

二、二种境界,"意读"。

此读以师生互动为主。所达成的主要目标是疏通文意和把握主旨。

三、三种境界,"美读"。

此读带领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段,以教师精练的问题为导向,以学生探究为推动力,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超越时空,和圣贤为友、同先哲对话,积贮人生体验、积蓄高尚情感,为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具体步骤如下:

一、音读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懂读或误读的字和词,画出节奏把握不准确的语句,目的在于找出阅读的障碍;

2.扫清阅读障碍。方式可以查工具书,对照注解、同伴互助或是教师指点;

3.反复诵读课文,以达到准确顺畅之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从文中找出一些典型的或易读错的句子来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当堂设置一些针对性练习,这样更会有的放矢,达到训练效果。如辨析朗读时语气的停顿:

如: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像这样的训练多设计几个,学生不仅有了强烈的朗读积极性,提高了阅读兴趣,而且对课文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

二、意读

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在课文上圈点批注;提疑问难,对学生自读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梳理或总结,查漏补缺。文化常识--称谓(君、公、寡人)难句解析,落实特殊句式。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忌不自信。

三、美读

此读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的理解上,还要反复品读重点语段,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汲取文中的做人智慧,涵养心灵。

课题解析

1、文章内容是围绕标题哪个字展开的?

("讽"和"纳",它们是"谏"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用标题的字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讽、谏)

赏析课文

(一) 邹忌讽谏

1、邹忌讽谏时没有直奔主题?为什么?

2、具体说明邹忌以事设喻的"事"是什么,"喻"从何而来?(分角色表演朗读"三问三答",体会妻、妾、客的不同语气;反复朗读"三思三比",体会邹忌丰富的内心世界)"事",三问到三比;由家事到国事,不露痕迹的点出 "王之蔽甚矣"。

(二) 齐王纳谏

1、从齐王对"王之蔽甚矣"这句话的反应可以看出他的哪些特点?在"齐王"和"纳谏"之间填个状语,说明其纳谏的胸襟。齐王脱口而出的"善"字,表现了一国之君闻过则喜的政治家的风度。"勇于"作状语可以体现其纳谏的胸襟。

2、齐王纳谏的方式是什么?纳谏后有何变化?(朗读品析"三赏"及"三变"。)

(三)齐国大治

诸侯各国"皆朝于齐"的原因为何?(善于讽谏的高明谋士,勇于纳谏的贤明君王。)

组织学生讨论

1、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阐发体验和感悟,体会讽谏艺术的生活魅力;

2、引入类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进行比较阅读;

3、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阅读后所得到的启示或受到的心灵触动。

此"三种境界",特点和优势在于:首先,以"诵读"为基础,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有益于学生对文言语言的吸纳、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其次,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自主学习,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先鼓励学生自主的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第三,"美读"阶段,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富于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体现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新课标要求。第四,教学流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教师操作,发挥引领作用;教学活动,分布推进,螺旋上升,易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之后,我依据此模式先后组织了《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秋水》等课文的学习,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此"三种境界",让高中文言文教学豁然洞开,别有一番天地。

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