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幸福的电音体验“朝圣者”的狂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幸福的电音体验“朝圣者”的狂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追随德国电音教父乐队Kraftwerk将近30年了,他们的每张经典专辑都伴随着我成长,每首曲目我都早已听得滚瓜烂熟。但在这一晚,当我听着他们的作品时,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觉―那就是5月4日我看Kraftwerk香港站3D音乐会时的体验。在他们演出的过程中,我站到较前排的位置。在无懈可击的数码音响与美轮美奂的3D影像包围下,听着Ralf Hütter等人玩出一首首我早已耳熟能详、尖端而浪漫的电音乐曲,忽然间,我体验到了一种很幸福的滋味。

2008年12月,Kraftwerk历史性地首度来香港演出,对我们来说简直是梦想成真而又有点不真实。当年,我是全程站在控制台上欣赏、饱览无敌景观。然后我对自己说,如果再有机会看到Kraftwerk的演出的话,我定会走到前排去看。

这次,头三首歌我是站在摄影区遥遥欣赏,接着我便走进人群中寻找有利位置,目的是想近看Kraftwerk的灵魂人物Ralf Hütter。因为这是一场3D音乐会,乐迷为了看清楚其3D影像,所以都不会一窝蜂地挤在前方位置,反而场内乐迷都能平均分布,而且大家都站得很松动,在前方走动也很容易。今天的Kraftwerk已是一支声像多媒体乐队―这也是为什么另一元老Florian Schneider在2008年底离队后,在台上取代其位置的不是一名电音乐手,而是现场录像技术员。这位录像技术员也由Stefan Pfaffe换成了现在的Falk Grieffenhagen。全场戴上3D眼镜看Kraftwerk的演出,对其3D影像效果引颈以待,要看看到底有多厉害。

于是,开场曲“The Robots”的机械人缓缓地伸出手臂时好似伸到大家眼前,跟着“Spacelab”在星际间的人造卫星亦犹如可以飞出来般,效果惊艳得叫台下的乐迷顿时欢呼,这也是整场演出里最立体的两个3D点子。反之,“The Model”和“Tour de France”的古老黑白影片仍保留着2D形式,不会为3D而3D。

而我所关心的是,Kraftwerk去年开始举行其《The Catalogue 12345678》系列音乐会,完完整整地重玩1974至2003年间8张录音室专辑的曲目,其中,他们也表演了不少过去20多年来都没有带到台上演出,甚至从没有在现场公开表演过的作品。

可是香港市场有限,根本不可能举办一连8场Kraftwerk的音乐会。但在香港这场演出里,他们其实已经演了1978年专辑《The Man-Machine》和1981年专辑《Computer World》的所有曲目。开场即一连带来了“The Robots”、“Spacelab”和“Metropolis”这3首,“Spacelab”和“Metropolis”这两首也是到了这轮巡演才“重出江湖”―上一轮Kraftwerk演出这两首作品,那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Computer World》巡演的时候了。

1986年的作品“Music Non Stop”再次以“Boing Boom Tschak”、“Techno Pop”、“Music Non Stop”的形式玩出,而非《The Mix》时的浓缩版,亮点是中间的“Techno Pop”,这是他们过去从未公开演出的。

如今,乐迷看Kraftwerk这种神级乐队时,都免不了有种“朝圣”的心态。场内看见的全是架上了同一款式官方3D眼镜的乐迷,活像一众“发电站”信徒,场面壮观。说来,这次向Kraftwerk朝圣的不独只有香港的乐迷,还有不少内地的“发电站”粉丝。大家可知道,当晚场内云集了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新裤子”、“Carsick Cars”、“刺猬”、“重塑雕像的权利”、“后海大鲨鱼”以及B6的成员,还有武汉的“AV大久保”,这群最酷的中国音乐人因为Kraftwerk而在香港欢聚一堂,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

Kraftwerk 3D音乐会的两天后,轮到英国britpop天团Blur在香港演出。在Blur的演出开场之前,我告诉了一位朋友我在Kraftwerk演出那晚的幸福感觉。散场后,我又到这位朋友,她兴奋地对我说:“今夜我尝到你所说的幸福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