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钱荒”何时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钱荒”何时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家都在到处找钱,电话打到发热,能发动的人基本都发动起来了,当时就感觉脑袋在充血发胀,着急到不行。”一位银行资金交易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那天正是6月20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大幅飙升至13.44%,隔夜拆借利率最高达到30%,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

有的银行甚至连董事长都亲自出马,联系资金。

“听同事讲,我们董事长还自掏腰包买了资管产品。”一位银行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在经历了几天的狼狈后,央行及个别流动性充裕的银行才进行“补给”。尽管Shibor回落,银行稍稍“解渴”,但多位专家预判,下半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依旧难改。

5月已有危险征兆

资金紧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6月20日大爆发之前早有征兆。

6月6日,农发行招标发行的6个月期(贴现)金融债竟然部分流标,且中标利率大幅高于市场预期。

农发行本期金融债计划发行200亿元,然而最终实际发行总额仅为115.1亿元,发行价格为98.3元,参考收益率为3.45%,而当时可供参考的6个月期非国开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在3.3%附近。

此时已经彰显出资金紧张的态势。接下来的日子,紧张程度不断升温。

“快、快!赶快去处理你手头的贷款,刚刚收到通知,个贷明日起暂时全面停止,部分对公贷款也暂时叫停。”在一个金融机构的活动上,一位来捧场的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刚刚在记者身旁坐下,就被紧随其后另一位同事给匆匆叫走,此时正是端午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端午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国债拍卖也遭遇惨败。6月14日财政部计划发行150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但最终发行金额95.3亿元,投标倍数仅为0.64倍。

就在一个月前的上一期国债发行则圆满成功,仅仅相差一个月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之后停贷的银行越来越多,资金“那张弦”也崩得越来越紧,终于在6月20日通过Shibor利率彻底爆发出来,在这一天见证了中国资金市场上最惨烈的一幕。

“5月份是一个转折点。”在高华证券6月26日的一份报告中称。

具体数据体现为:5月份的外汇占款从4月份的2940亿元人民币降至670亿元,第一季度,此数据月均为4000亿元。由于人民币是非自有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国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5月份外汇占款下降说明外资在流出。

另一个数据在财政方面,5月份的财政存款增加了4630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出1980亿元。

期限错配是直接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资金紧张局面?

“受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仍出现上升和波动。”央行6月25日解释称。

在这五个原因中,有多个原因每年这个时点都会遇到,究竟是哪个原因影响更大?

“应该是贷款增长过快。”前唐山银行副行长师阳向记者表示。

据近日网上盛传的一份未经证实的央行信贷形势分析会议纪要显示,6月上旬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整体投放过猛。

“一些银行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出台扩张性政策,提前布局占位。6月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1万亿,这么快的增加历史上没有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4家主要银行中有一半银行这10天增加的贷款比6月的额度还多。”该会议纪要显示。

师阳认为仅说贷款增长过快,过于笼统,更进一步的原因还有期限错配套利,即银行用同业短期流动资金去做长期贷款,以短做长,很容易出现资金紧张。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受访者基本都和师阳持类似看法。

对于此次资金紧张事件的表述,“钱荒”这个词被频频使用。但银行业人士却对这个词感觉很不舒服。

“这次不是‘钱荒’是心慌。”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

“6月5日到20多号,资金市场确实出现了‘钱荒’,但究其实质,是各种因素叠加所引发的‘心慌’。”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在6月26日与投资者电话交流的会议上表示。

央行苦心“惩戒”银行

过往一旦银行资金紧张,央行就会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流动性,但此次却一反常态,在银行资金违约传言沸沸扬扬、各银行找资金焦头烂额时,央行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沉默。

“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央行认为。央行的根据是,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

“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央行称。

对于央行短期的按兵不动,业内人士多认为这是对银行的风险警示。

华宝证券分析师胡立刚认为,在期限错配下,一旦资金渠道发生问题,而银行手中持有的信托受益权等资产短期内难以卖掉,流动性危机则就一触即发。而银行间同业拆借形成一张大网,部分“激进派”银行流动性出现问题,会很快传导至其他银行。

师阳则更为实体经济担忧。“很多贷款被用于搞金融投资、地方政府项目,就我了解,不少国企当下根本不缺资金,他们反而在银行还有充裕的贷款额度,这两年他们做的事就是做企业理财,比如投资信托、委托贷款等;地方政府投资都到什么项目上?和房地产、土地储备有很大关联;反而实体经济则不断被挤压,且还面临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这怎能不令人担忧?”

在“惩戒”银行几天后,央行终于表态:“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

自6月20的飙涨后,Shibor已经连续4天下降,截至27日,Shibor整体继续呈下降趋势,1周、2周Shibor分别下降51.7和43.5个基点,报6.6840%、6.6680%。唯有隔夜Shibor结束降势,小幅涨0.8个基点,升至5.5610%。

对于下一阶段工作,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为了抚慰资金市场情绪,还表示“也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流动性紧张局面难改

这轮“钱荒”会持续到何时?

“我觉得到7月中上旬资金短缺问题会缓和,但是Shibor可能仍在6月前的水平之上。”上述银行资金交易员认为。

高盛报告中认为银行间利率较为显著的下降会出现在7月5日银行缴存新一轮法定准备金以及各项季末流动性要求消除之后。“但是,即使到那时,我们认为银行间利率也不大可能降至5月中旬之前的水平。”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从季节性因素来看,6月份是商业银行考核二季度贷存款规模的时点,短期存款冲规模导致市场资金更加紧缺,资金成本上升在所难免;加上6月底7月初又恰好是准备金缴款和财政缴款的时点,流动性上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的资金紧缺。因此,如果央行近期没有安排大力度的释放流动性措施出台,“钱荒”至少要延续至7月初。

即使本轮突出的“钱荒”结束,多位业内人士对流动性仍然持谨慎态度。

“中国现在并不是在一个宽松的周期里,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有所延续,同时我们预计今年不会加息。”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总监沈俊凡向记者表示。

“下半年流动性还是会紧,起码比年初紧张。我们维持中长期对中国流动性偏紧、资金成本偏高的判断。”高盛中国区副主席、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认为。

中小银行最受冲击

6月以来,市场各种传闻甚嚣尘上,其中包括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拆解违约,以及工行流动性紧张的消息。

究竟哪类银行流动性最紧?

“一般是中小银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

中小银行之所以会流动性更紧张,主要是因为经营风格激进。

比如,在传统贷款业务上,四大行和中小银行就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胡立刚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四大行贷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相对稳定,其中农行占比较高,维持在70%左右,工中建则保持在60%的比例。而中小银行贷款收入占比正在逐年下降,其中光大、民生、兴业三家下降了10%以上,这三家银行中又属兴业下降较多,2009年这一比重还在67.58%,2012年就已经下滑至43.74%。

相对的,买入返售(相当于融出资金)收入占比在增加。在分析兴业银行时,胡立刚发现其增长最快的一块收入是买入返售收入,2012年,兴业银行买入返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24%,是上市行中最高的。在买入返售资产结构中,信托受益权和票据业务占比又最高。

信托受益权相对长期,如果是拿同业拆借来的短期资金做信托受益权,必然伴随着较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