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即要让学生走出教材,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要充分利用现实中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渠道的广泛性,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语文的素养

那么,如何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对此,我进行了多种教学策略的尝试。

一、让学校成为培养语文素养的练兵场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的练兵场,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背诵积累,而背诵积累的前提是熟读。以熟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合作探究中,在动口、动脑和动手中学习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忆妙词佳句和名言警句,背诵名段名篇。几年下来,学生们已经背熟了四册《古诗文》和几百条名言佳句。不少家长反映,学生在生活中有感而发时还常常引用上一些古诗词。

另外,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是学生们进行阅读实践的好地方。每周的阅读课都是学生们最兴奋的时刻,因为在这节课里,他们可以在图书室选择喜爱的图书进行阅读,找到欣赏的佳词妙句记录下来,抒写读书后的感想和收获,建立起自己的“采集本”。然后,每周我都会和同学们通过比较“采集本”上记录的阅读数量和摘抄的内容优劣以及读后感水平的高低来评选每周的“读书小明星”。这样一来,学生们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读书使学生大脑充实、视野开阔:他们认识了杨红樱、沈石溪、金波等作家,领略了自然界的神奇奥秘,了解了祖国的光辉历史、灿烂文化……的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让学生们个个妙笔生花,一篇篇习作各有千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水平之后,就应该注重阅读文本和口语交际之间的结合。

每天早读十分钟的晨光演讲时间,学生们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可以讲自己的见闻。每次在课堂教学中,我都会精心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学完了《陈嘉庚办学》一课之后,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让一些学生搜集名人的爱国故事,再讲给其他同学听。同学们讲到动情之处,个个义愤填膺,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他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的教学过程就仿佛是一段旅程,由学生当向导,介绍桂林之行。在学习《卫星比武》一课时,我让学生们把课文内容编排成相声上台表演,在唇枪舌战中,他们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此外,我们的作文课更是别具一格,无论是春夏秋冬,我们都能在校园中找到作文素材,春花冬雪、一棵小草,甚至一只小虫都逃不过同学们敏锐的眼睛。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和运用好词佳句的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总之,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语言学习成为内在需要。还有,我们的活动课也是一个实践的舞台,在活动课上,学生们讲故事、做演讲,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拥有了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练就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毋庸置疑,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因此,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充分感受和鉴赏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在课堂中多法并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1)利用文中插图感受美。插图色彩明丽,教材中大大小小的插图凝聚着人们求真的渴望和向善的情感。面对这些插图,在感受美的同时,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意志得到锤炼,情感得到升华。

(2)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感受美。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各种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动情。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波涛汹涌的海面、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学生们一边观看着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一边听解说员的解说,深深地陶醉在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产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浓郁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美。诵读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如《观潮》中的“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在诵读这段文字时,我要求学生声调激昂,语速逐渐加快,以表现浪潮来时那势不可挡的壮观景象,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被唤起美的共鸣,受到美的感染。

二、让家庭成为培养语文素养的乐园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在家庭环境中的耳濡目染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以家庭生活为话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心灵和情感,更具亲和力,因而易于操作实施。如在《书香童年》读书活动中,把语文学习和家庭阅读相结合,在亲子共读活动中,父母是孩子的向导,通过自己的阅读为孩子指引了方向,并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教会孩子怎样选择剪报内容、欣赏名家名作、撰写读书体会和家庭生活日记,从而培养了孩子读书的兴趣。如有的家长在读报过程中,发现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的文章剪下来给学生,再让学生粘贴到剪贴本上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先是给老师评阅,然后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学生带回家去跟家长再交流。在这类活动中,学生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提高了作文水平;学生不但进行了深入阅读,而且学会了读后感的写法,心中的写作阀门被打开,汩汩流淌的文字在激情中飞扬。在家中,学生很容易迷上看电视,因为电视以音频和视频兼备的优势吸引着学生,我因势利导,设计了“我心中的电视节目与人物”的评论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完自己所喜爱的电视节目后,记下感想,这样就会有的放矢,学生不会只看热闹,而会去品味赏析。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有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感想:“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对小兵张嘎充满了敬佩,你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机智,而且还有一种不服输的感觉。嘎子被日寇抓到了碉堡里,他不但不紧张,而且还非常勇敢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最后当小嘎子得知八路军要来营救他时,便打昏了看守的日寇,将煤油灯里的煤油浇在了稻草上,一把大火烧着整个碉堡,立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那种精神。”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小嘎子不但有机灵、勇敢的一面,也有调皮、贪玩的一面。在他和小胖墩比赛摔跤的时候,想仗着自己身体的灵活性围着小胖墩转来转去,但最终还是被小胖墩摔倒在地,嘎子却一点儿也不服输,可是小伙伴们的笑声使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生还给自己的文章配上形象的插图以及装帧精美的封面,并装订成册。总之,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既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让社会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舞台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是五彩缤纷的大课堂,社会之中处处皆语文。为了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我发动班里的语文实践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和周末假期融入社会,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进行“自然知识小考察”“农业知识小考察”“社会小调查”“当错别字检查员”“当小导游”“做商业广告”“环保宣传”“打假活动”等。例如,学了《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后,学生便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调查身边的污染。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的择取、统计,制成调查表,然后介绍自己在调查中的经历,发表自己对污染的危害性的看法,接着向学校大队部提出倡议,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号召社会关注环境污染,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做成展板,在学校广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并写下倡议书,走出校园,给路上的行人分发传单。这类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际,实用有效,将“人文教材”与“生活教材”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向社会生活学习、为社会生活服务,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口语交际、知识运用和活动组织等能力。

实践证明,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实践活动既是语文课题的生命线,又是新观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展示了语文教育的勃勃生机和自主开放。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平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