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义与操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义与操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是教学实施的规范,也是教学评价的准则。我们广泛吸收各种经典的教学模式经验,结合我区教学现状,总结出了“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广大科学教师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活动结构“自主探究、小结检测、拓展延伸”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关注学习过程和形成性评价,操作性较强的开放性教学程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活动教学”“创新教育”等经典理论是模式创建的理论基础,没有生成和评价的课堂教学现状是模式创建的现实背景,其主导思想不是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思考时间,亲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一)“探究学习”环节的建构方式

这是“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用科学探究的五个核心要素结构流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亲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1.聚焦问题

科学探究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借助查阅资料、咨询他人和讨论等手段获取信息,聚焦和确定一个学生探究能力范围内并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解决的问题。问题可以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

2.合理猜想、设计方案

为避免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假设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准备:第一,要为学生充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发现问题,产生探究愿望和一些预想,初步形成假设。第二,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确定难度适当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理假设。第三,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假设猜想结论要有所预见,并设计出如何揭示矛盾,如何导向的策略,教师没有权利决定孩子们的探究方向。根据假设制订探究方案是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科学的探究方案能使探究活动方法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探究方案从内容上讲分为三个类型:设计合适的观察研究方案;设计较规范的单量变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调查研究方案。每一种探究方法,都应使学生在动手前弄清研究什么问题、如何选择变量、怎样控制条件、如何进行操作等,重点是在交流研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制订方案,这对学生今后的研究活动意义重大。

3.实验操作、收集数据

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是科学探究的中心要素,能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形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这个过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提供足够的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结构性的材料,让孩子们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并及时准确记录数据。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规范操作,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确定信息收集的方法和呈现方式,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结论具有科学性。

4.分析数据

分析信息和数据,推理得出对探究问题的回答,是科学探究教育的重要方面。这一步骤教师要注意学生探究内容与所学概念的关联,基于实证引导学生有效汇总数据、科学分析数据,特别是对异常数据和可疑数据的关注与分析,充分利用数据,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建立正确的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擅长或喜欢的形式告诉别人,同时共享别人的结论和资源的过程。常用的交流方式有:图画、模型、图表式、模声、动作、辩论会、编讲小故事、角色扮演式、信息会、自主板贴式等。并非只有正确的数据和结论才能在课堂中交流,教师要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给学生发挥潜能的平台和信心,同时教会学生更多的表现方法,把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结论清晰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二)“小结检测”环节的建构方式

课内检测在科学课堂中常常被忽视,课内小结时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把重、难点一遍又一遍重复,学生毫无兴趣,收效甚微。为此,“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把小结与检测环节有效合二为一,构建第二个环节――小结检测。以检测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小结和内化,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探究活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进行形成性评价,让师生共同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高效?

(三)“拓展延伸”环节的建构方式

“拓展延伸”是“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其目的是把课内探究中没有解决或新产生的疑问与新的探究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四维目标方面均有所提升,从而对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教师应有效实施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实现拓展延伸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给出有一定探究价值的观察、实验、考察、调查活动,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问题;二是运用新学习的知识解释或者探究相关的问题与现象,引发对新学习内容的探究;三是把学到的探究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学习探究学习当中,在更多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巩固练习探究方法。

三、“探究、检测、拓展三位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

(一)领会课标精神,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围绕主要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课标指出:科学教师应围绕主要科学概念来组织教学。因此,要上好科学课首先就是研读课程标准,领会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要求,掌握课程教学的方法以及评价的策略。其次就是研读教材,理清知识体系,从横向与纵向理清每一节课知识前延和后续,使每一节课探究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也不是孤立的。

(二)努力践行探究学习这一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

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希望孩子在建立科学概念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了解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科学探究的五个基本要素并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顺序过程,也不能截然分开。学生要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需要投入到丰富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课堂生成,设计和调整探究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分解实验,降低难度,学会资源共享

如果把教材中每一个实验活动都按照探究学习的环节程序化地来做,很难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中涉及的四种实验项目分类要清楚,每一类实验设计与操作,都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一节课中同一类的几个实验活动,教师先要整合实验记录表,使其统计数据更具有对比性,再让各小组分头操作收集证据。每一组都要精心完成自己的实验项目,并多试几次以确保数据的科学和真实。在汇报交流环节每组的实验数据与实验结论要通过汇报分享给其他小组,同时每个小组也要通过倾听和记录共享同伴的成果,完成其他的实验项目。整合实验项目、分解实验操作,降低了探究难度,既培养孩子们严谨的探究态度,同时又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四)全程记录,积累评价材料

关注学生的科学记录和表达是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一个有效手段。开始学习科学,学生还没有记录的习惯,也不会记录的方法。教师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学习做记录,明确记录的内容,学习记录的方法,养成记录的习惯。经过一至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全方位、全流程记录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记录本既帮助有效地观察、总结自身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科学概念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真实地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有效的形成性评测,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