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拆围”谈文本资源的挖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拆围”谈文本资源的挖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拆围”能破除藩篱,由封闭走向开放。打破封闭的文本资源,为语文教学引来源头活水。本文主要从锤打文本精彩点、抓住文本空白点、巧妙运用发散点、捕捉文本辐射点等角度谈文本资源的挖掘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资源;挖掘;开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65-01

近来,“拆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既能破除藩篱,节约土地,解决路网问题,也能“透绿”,破除热岛效应,让小区揽山水入怀。其实,阅读教学也须如此,君不见教师囿于文本,少有涉及课外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缺少阅读的体验,思维发展被阻碍、表达通道被堵塞,学生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创新欲望受到抑制。

开放,有解除限制、传承创新之意。开放课堂,能引导学生拥抱课堂,在阅读中主动发现、自主思考、参与讨论、自我体验,在获得认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的同时,也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教师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课堂、书本、教师中心论,走出教师主宰、专家定论的困局,摆脱封闭课堂的束缚,创设和谐的阅读氛围,搭建对话交流的舞台,形成广阔而富有生命活力的空间。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潜心研读教材,不囿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从教材中深入挖掘资源,为语文教学引入源头活水,从而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一、锤打文本精彩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能抓住关键字句,并融入文本之中细细品味,在精彩之处仔细锤打,发掘语言背后所藏。如在《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沉入字句,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从“抚摸着大黑骡子”“背过脸去”“发火”等词句中体会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学生充分调动感官体验,渐渐融入文本佳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中,“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一片绿阴”。学生乍看是写柳树的,但通过细细品读,就会发现不全是柳树,还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中,都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

二、抓住文本空白点

“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音乐留白,则“无声胜有声”;绘画留白,使画面构图更为协调;书法留白,字里行间措置得宜,疏密有致。语文文本亦有“留白”,为读者提供了无尽的遐想。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留白”资源,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填补这些空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一方面,标题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空白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留白”引发想象,让他们产生探究的热情。如在《秦兵马俑》一文学习中,教者提出问题:“你了解兵马俑吗?请初读课文,完成填空:( )的兵马俑。”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有填“举世无双”的,有填“享誉世界”的,有填“规模宏大”的,有填“个性鲜明”的。教者让学生通读课文,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与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与兵马俑的数量感受其规模宏大;从武士俑的威武凝重、骑兵俑的勇猛善战、弓弩手的神情专注、马俑的体格健壮感受到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另一方面,文本“留白”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言虽尽但意无穷之美。如在《宿新市徐公店》教学中,教者要引导学生把“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的静态描写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动态描写相结合,充分发挥想象,使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未泯童心。

三、巧妙运用发散点

教师要高屋建瓴,引领学生亲近文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发现、感悟,把握思维“发散点”,丰富想象,形成阅读张力。如在《七律 长征》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有学生认为,蜿蜒起伏、绵延曲折的五座大山,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从中可以看出山景之美、长征之难。也有学生认为,“起伏的微微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看出人之乐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捕捉文本辐射点

文本中会暗藏一些辐射点,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辐射点”感知全文的思路,从而能够掌握结构、领会思想。辐射点有时间、地点、中心事件、事情发展的线索。如《赶海》是以童年趣事为辐射点,从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感受“赶海”之趣。也有彰显文章灵魂的中心句,如《海底世界》中写了“景色奇异”,宁静中有声、黑暗中有光的,写出了“物产丰富”,各类动物、多种多样的植物、蕴藏丰富的矿物,与“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遥相呼应。文章中心句可能出现在题目、总起句、结尾处、反复句、议论句、过渡句上,也可能源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抓住中心句,就能掌握文本的特点,理解全文。

总之,“拆围”使城市步入开放时代,为城市增加的不仅是绿色,yeyou 活力。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拆除文本的围墙,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视角,拥抱世界。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文学修养,让自己独具慧眼,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打造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慧. 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 中小学管理,2002,(8).

[2]刘恩德. “大语文”教育的探索[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