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持什么来防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持什么来防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消灭敌人,保护自己,在战争中是一个重要原则。那么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在中外战争史上有过各式各样的防护类装备,甲胄是穿在身上的,盾牌是拿在手里的。下面就专门介绍一下与盾牌相关的知识。

盾牌是什么?盾牌是古代作战时一种拿在手中,用来掩蔽身体,抵御敌方兵刃、弓箭等兵器进攻的防御性兵器。盾牌的正面通常绘有各种彩色图案、标志和徽章等,背后则有可供持握的把手。在杀气腾腾的战场上,盾牌通常要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哎吆!手里拿着这么多作战兵器,到底怎么拿才好呢?呵呵!说来也简单,只是你要记好了:作战的时候,可以将盾牌系在一只手臂上,或握住它的把手;行军的时候,将盾牌用内侧的系带挂在背上。实际上,古代将士作战时,通常左手持盾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刀箭的杀伤,右手持刀或其他兵器击杀敌人,二者配合使用。

说起盾牌,最让人眼花缭乱的是它的名目。有一句习语叫“化干戈为玉帛”,小读者也许听说过,它是形容由战争状态转入和平状态。其中的“干戈”之“干”就是盾牌啊!传说我国最早的盾,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山海经》里大名鼎鼎的神话人物“刑天”,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出英雄的凛凛威斯巴登风。除了“干”之外,盾牌还有别称叫“牌”“秉甲”。另外,由于地区和使用者不同,盾牌的名称也各有区别。例如,出于吴地大而平的盾叫“吴魁”。出于蜀地脊部隆起的盾叫“滇盾”;步兵用盾叫“步盾”;车上用盾叫“孑盾”,骑兵用盾叫“排盾”等等。就朝代而言,唐代时,盾改称“彭排”。宋代时正式称“牌”。明清两代沿袭宋代的叫法,称牌而不再称盾。

古代的盾牌,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材料也有好多种类,有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殷商时期,盾牌上装有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用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东周时期流行长方形木盾,表面涂漆,纹饰精美,它的上部还呈对称弧的形状;藤盾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加上藤本身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不易被兵器砍射破人,所以自明代中叶传人内地,便成为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的部队,就用藤盾牌参加过作战。铜、铁盾牌因分量重,除用于仪仗外,很少用于作战。熟悉历史知识的小读者也许会说:记得楚汉战争中,闯入“鸿门宴”的范哙手里持的盾牌不就是用铁做的吗?呵呵!是呀,是呀,这位生猛的壮士,带着他的铁盾结结实实地发挥了一番历史作用:先手持铁盾将门口持戟的卫士击倒在地,紧接着把这个铁盾放在地上,在它上面还切割项羽赐给他的那条半生的猪腿呢,神态十分不屑一顾……

关于盾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将盾牌与火器并用时所发出的巨大威力。这种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的盾牌,除了防卫功能外,又增添了进攻的功能。作战时,盾牌手持盾牌掩护士兵前进,一旦放出火焰,既可以阻止敌人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自己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据说明代最大的一个盾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

但是,火器,这个盾牌一朝的朋友,很快就成了盾牌永远的克星。你看,自从火器出现后,盾牌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