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鸣翠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鸣翠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鸣翠湖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鸣翠湖富营养化日趋加重,氮和有机物是鸣翠湖富营养化限值因子.对富营养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污染和内源释放是造成鸣翠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黄河补水和农田退水是主要的外污染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鸣翠湖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鸣翠湖;水体富营养化;营养状态指数;内源污染;外源污染

1 鸣翠湖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1.1 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鸣翠湖富营养化进行评价.

1.2 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选择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个参数进行加权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1.3 评价公式

1.3.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

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进行计算.

1.3.2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级,见表1.

从表3看,鸣翠湖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由2011年的中营养发展到2012年的轻度富营养.营养状态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再一次佐证了T与营养化状态呈正相关性.其次,在5个评价因子中,TN的营养状态指数在秋季最高,说明秋季水体氮污染严重,同时也说明氮是水体中藻类生长的限值因子;CODmn和Chla的营养状态指数夏季和秋季比较高,说明夏秋季水体CODmn和Chla污染比较严重. 第三,TN、TP的年营养指数逐年呈上升趋势, CODmn年营养状态指数从中营养上升到轻度富营养,说明鸣翠湖氮、磷、有机物污染在逐年加重.

2 鸣翠湖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鸣翠湖富营养化主要表现为水体中营养物浓度过高。鸣翠湖水体TN浓度由2011年的1.558mg/L到2012年的2.32mg/L,2012年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湖、库)Ⅳ类标准0.5倍,水质类别由Ⅳ类发展到劣Ⅴ类.TP浓度2011年0.050 mg/L上至2012年的0.063mg/L,水质类别从Ⅲ类发展到Ⅳ类.CODmn从2011年从6.47 mg/L升至2012年的7.20mg/L,上升了11%,水质类别为Ⅳ类.由以上监测数据表明,鸣翠湖富营养化主要由于水体中营养物含量增高有关.

2.1 营养物输出

鸣翠湖属浅水型半咸水湖泊,鸣翠湖挺水植物芦苇面积约为2643亩,占湖面积的33.0%,年产芦苇约705t(干重),每年通过芦苇收割从湖内带出的氮、磷分别为8.26t和1.86t.鸣翠湖没有固定的养殖区,每年向湖内零星投放鲫鱼和鲤鱼,每年水产品年产量约11.5t(鲜重),每年因捕捞从湖内带出的氮、磷总量分别0.03t、0.004t,即每年由于芦苇的收割和渔类捕捞从鸣翠湖水体中去除的氮、磷量约分别为8.29t、1.864t.

2.2 营养物输入

鸣翠湖营养物按来源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

2.2.1 外源污染

鸣翠湖周围入湖水源没有工业污水污染,水体中营养物为补充水源带入的营养物.鸣翠湖水源输入主要有地下水和黄河水补给及地表径流补给,其中,地表径流包括降水、周围农田退水.而输出只有蒸发一种形式.地下水由于营养物质含量低,通常不统计.根据每年鸣翠湖从黄河补水、地表径流补水带入的营养物质情况见表4.

表注()括号内数字为该项营养盐占入湖营养盐总量的百分数(%)。

由表4表明,每年外源输入营养物TN、TP总氮分别为16.5t、1.59t,其中黄河补水入湖TP、TN量占全年入湖TP、TN量的31.0%和28.0%;农田退水补水入湖TP、TN量占全年入湖TP、TN量的56.6%和54.5%.鸣翠湖入湖的大量的营养盐和有机物沉积于湖体,为湖体藻类、高等水生植物等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也加速了湖泊的富营养化.

2.2.2 内源污染

内源污染主要指水体随生物体进入底泥后,底泥营养释放进入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增加的现象.通过芦苇的收割和渔业捕捞,鸣翠湖每年约有8.29t、1.864t氮、磷营养物转化为经济收益.每年鸣翠湖从黄河、地表径流等输入的营养物氮、磷分别约为16.5t和1.59t.由此可见,每年约有8.21t氮存在鸣翠湖内,鸣翠湖底泥中氮、磷通过上层淤泥参和水体的物质交换过程,底泥中的氮释放到水体中,成为较大的内源污染. 内源污染是鸣翠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造成鸣翠湖水质出现富营养化的主要途径有:黄河补水(TN超Ⅲ类标准1.32倍),农田退水补水(TN超Ⅲ类标准5倍),鸣翠湖沿岸地表径流,以及沙湖内源释放等,是鸣翠湖富营养化防治工作中重点治理和控制的对象.

2.3 藻类生长限制因子TN、TP的来源分析

2011-2012年鸣翠湖水体中TN、TP年季节变化趋势见图1、图2.

从图1、图2可以看出,TN、TP浓度在夏季最高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原因是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54.5%,由降水径流入湖的泥沙量及营养盐量亦相应增大.其次夏季底泥磷释放速率远远高于其它季节,在7-10月份其释放量大于其他季节.第三鸣翠湖从11月下旬水面结冰,次年3月解冻,在此期间湖水停止补水,入湖径流量是全年最低时期,其携带的泥沙及营养盐量亦相应减少.鸣翠湖每年4月下旬开始补水,夏秋季蒸发量大,黄河、农田退水等补水量大,带入了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盐,使得TN、TP浓度高于其他季节.

3 鸣翠湖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3.1 工程消减措施

因黄河补水营养增加入湖负荷.经过沉淀池沉降和人工湿地,对黄河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再引进湖中.悬浮物、COD、磷和氮可分别降低85%、80%、90%和60%左右。

3.2 地表径流污染物控制

雨季暴雨径流将鸣翠湖周边区域地表污染物全部带入湖中,促进了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内、外的坑塘沟渠系统拦蓄暴雨径流,沉淀、降解污染物,减少向鸣翠湖的排放量.

3.3 非点源污染控制

鸣翠湖周边农田施用化肥及水土流失是造成氮、磷进入鸣翠湖的主要原因。可在鸣翠湖农田退水入口处滩地增加本地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及种类,以减少农田径流所含化肥、农药等物质入湖.

3.4 控制内源污染

对于鸣翠湖底泥中氮和有机物在水质富营养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消减控制外源性氮的同时,必须控制内源性氮和有机物.因此建议挖掘底泥清淤,清除含高营养盐的表层(30-50cm)沉积物质包括沉积在淤泥表层的悬浮、半悬浮状、由营养物形成的絮状胶体,或休眠状活体藻类及动植物残骸体等,根治内源性污染.

3.5 调节水生动植物分布及数量

鸣翠湖的水生植物以芦苇为主,投放一定量的鱼和蚌类等.建议进一步研究芦苇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投放鱼类种类、数量的合理比例,使湖泊藻类的爆发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孙红玲,高振宏等,银川市鸣翠湖水生生物资源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

[2]银川市环境保护局,银川市环境质量报告书[M]2011,2012.

作者简介:

王秀梅,女,宁夏银川人, 1969.8,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