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留白”让预设和生成更加和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白”让预设和生成更加和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个教师,备课和上课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教学环节,但是却时常有这样的困惑:课不可谓备得不细致,课件制作也是非常精美,但是课后却总觉得和新课程所追求的有效课堂相去甚远。为什么精心的预设,最后却不能达到预期的生成

预设和生成的背离,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上过一节开放式的公开课,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一位英语老师的话,却让我深思:“不愧是语文老师呀!口才真好,给人一种听《百家讲坛》的感觉!”也许,这位老师的话,有赏识的成分,但是却让我警醒:百家讲坛也许需要主讲人的激情投入,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并不需要一个激情澎湃的演讲者;我们的学生也不是教师课堂演绎的倾听者。“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是关于书画艺术如何谋篇布局的一句表述。浓墨重彩可以有动人心魄的魅力,但是空白处的含蓄蕴藉更能引发人的想象,别有一番韵味。当我们把课讲得过实,过满,过露,过透,这必然使动态的课堂沦为教师精彩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则成了表演中的道具甚至观众。看来,要让预设和生成更加和谐,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样需要“留白”。

一、预设应为生成设置空白

自从新课改以来,灌输式的教育受到一致的批判,平等对话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师问”、“生答”堆砌而成的细致教案背后,说到底掩盖着教师对自己自信心的欠缺。由于对教材的浅尝辄止,因此我们没有自己的感触和见解,也害怕学生的旁逸斜出。于是,公开课大多要再三推敲,反复演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预设,甚至为学生想好了每一句台词。正由于对教案奉若神明,必然使教师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常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一个聪明的教师要学会偷懒,善于偷懒,敢于放手,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既然我们常因担心预设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而不惜剥夺学生的话语权。那么何不在预设的时候就给我们的学生多一点“留白”的空间?

笔者在高三上过一堂关于审题立意的作文指导课。课件很简单,只有一张。一个大大的圆圈,和一个充满动感的不断跳到的“?”,却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通过合作,黑板上写满了从圆圈想到的词语。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词语,进行立意的构思。再进行讨论,整合,得出构思。那么哪个构思立意可以获得改卷老师的青睐呢?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要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和本身积累素材的情况来决定最后的选择。最后,我把自己挑选的几篇学生考场作文通过投影呈现给大家,让他们一起讨论立意的优劣,为得出的结论提供了更为实在和感性的材料,教学目标达到了完美的实现。整节课,我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把大量的空白留给了学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是有了弹性的预设,就不可能有这样美丽的生成。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一些老师看到我的备课笔记都很失望,笔记上没有详细的教学流程,只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我个人的一些设想,我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其实,预设中的留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预设,它既可以是我们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透彻分析和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预测后的留白,也可以是对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流程进行预设,为教学过程留有可操作的空间,如学生的一个质疑,一个发言,一次讨论与争论,一段表演,一次实践活动等,只有认可这样不确定性因素,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再现的才会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生成时,我们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付,而不至于听之任之,手足无措。

二、节奏要给生成留足空白

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决定了要“留白”。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每一个字、词、句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一篇文章的鉴赏既可以从字词的运用入手,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布局入手,也可以从思想和审美入手。这样的文本只有和生动活泼的心灵相碰撞时,才能收获个性的解读。这就需要我们放慢课堂节奏,让学生能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本,进行自我的解读。

首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的“空白”恰恰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使最后的教学效果得以实现。因为只有思考之后的点拨才能收获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酣畅淋漓。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留白”。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有这样的体会,明明设想得很好,但是学生却总不能“善解师意”。现在想来,最大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思考时间。一个问题提出后,我们总是在那儿进行着善意地喋喋不休的提示,苦口婆心之后,不待他们思考成熟,就急着让学生答问,这必然导致学生思维肤浅,答非所问。于是,我们或是不停地叫其他学生来补充,或是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一有蛛丝马迹,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示自己的答案,让所谓的思考成为一种形式。

其次,于无声处听惊雷。歌德曾说过:每个学生潜意识里都想做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可是,我们却往往急于前行,而忘了沉默,忘了把空白留给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学生还没有读熟,把握课文内容,我们就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急于拓展阅读;布置几个习题,学生刚刚读懂题目意思,尝试思考,我们却已开始点拨提示,于是学生的思路被打断,反应稍慢的学生因此不再思考,坐等老师讲解;课堂练笔时,学生的构思才刚刚开始酝酿,教师就开始叫心目中的文笔好的学生展示作品,于是,很多学生的课堂动笔常常成为一种无效的浪费时间;小组讨论时,不少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言,我们就已经在催促他们总结报告讨论的结果;当课堂出现精彩一幕,学生情绪产生了共鸣,我们却常常喜欢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做个小结,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自以为的画龙点睛却让课堂最可贵的生成瞬间即逝……这些都属于课堂中的“空白”缺失,反映出课堂上教学艺术的不足。长此以往,学生如何能摆脱思想复制品的身份?

最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课堂教学中,虎头蛇尾的现象并不少见。开场浓墨重彩,过程轰轰烈烈,可最后的结尾,我们往往草草了事。有时候甚至把作业布置都放在课外,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种充分利用时间的踏实感。其实,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感悟才是真正的收获。如果能让学生在最后有一些回味的时间,让他们回顾一下这节课讲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对课文还有没有疑问,那么,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明确自己的方向。正如我们可以占据课堂的主导,但是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思想。只有让他们在有限中求无限,自己去读,自己去感受,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才能让三维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三、容量要给生成腾出空白

蜻蜓点水是做事肤浅不深入的生动概括。课堂如果没有空白,我们的学生必然或听得如浮光掠影,不留痕迹;或听得头昏脑涨,来不及回味。正所谓“过犹不及”,一节缺少留白的课,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理解接受,有些是食而不化,有些是存在夹生。这些都不是我们在预设中所希望达到的生成。

1.媒体运用的留白。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块黑板,一支粉条,一本教科书不再是课堂的固定模式。我们开始追求一种丰富多彩的立体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通过大量信息的灌输和形象的强化,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更全面地掌握课文的内容。于是,新授课中,从播放朗诵到介绍常识,从展示图片到播放视频,从概括要点到拓展延伸等,大量素材的轮番展示,学生眼花缭乱,身心俱疲。复习课中,为了增加容量,多媒体更是有了用武之地,课堂提问或练习狂轰乱炸,除了少数几个学生能敏捷反应,绝大多数学生是不知所措,最后难免成为陪衬。另一方面,相对固定的步骤也束缚了课堂的灵动,使我们有时候被提前预设的课件牵着鼻子走。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明明学生把重点、要点都表达出来了,但是我们的老师却选择了忽视,还要让学生“不懂装懂”,反复引导。于是,学生不断地重复答案,直至兴趣索然,一片茫然。究其原因,只是因为学生的即时生成不符合课件的设计。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确实拓展了我们的课堂空间,但是,过于形象和直观是否也破坏了语文学科的含蓄和诗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多媒体不应仅仅作为板书的替代品,而应用图片、朗诵播音、背景音乐等营造适合文本情感基调的情境,找到现代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契合点。有时,也不妨让我们返璞归真,留点空白让学生能从容地读,从容地写,踏实地思,踏实地练,是否比大量的视听觉的刺激来得更为有效?

2.问题设置的留白。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中记录了这样一堂“经典教学”课,它具备了我们为好课所设定的一切条件:教师胸有成竹、教态从容;学生热切期盼、参与踊跃;过程进述到位、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清晰、知识落实……但是前来观摩的外国专家却对这节课提出了质疑,既然学生都懂了,那么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而教师讲得如此无懈可击,那么学生的探索过程在哪里?

为何我们所公认的一节好课会得到“无效”的评价?也许哈佛的一条校训可以为我们解惑:“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常惑常问。”再来审视我们的课堂,当满堂灌成了过街老鼠,我们似乎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关于病句的复习课。整堂课教室里始终激荡着学生情绪高涨的回答,但是内容单一到不可思议。全班集体回答“对”、“错”。在学生一致的判断之后,就是教师的讲解和修改。当然这只是少数,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课文的提问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思考。为了不出现可怕的冷场,我们甚至背离了教育的直谛,用一个个别有用心的圈套,一步步泯灭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观摩了2009年省优质课后,一堂《始得西山宴游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课以“宴”的意思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三个问题:“宴”体现在哪里?是否所有的人在这种场合下都能“宴”?为何苏轼能“宴”?环环相扣、逐呈深入的问题设计思路的运用,不仅避免了繁琐,而且牢牢握住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显得简单、轻松。这节课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眼球的“噱头”,但它朴实、真实、扎实,体现了课堂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看来,真正成功的课堂尽管没有你来我往的问答构成的热闹,却没有沉闷,而且恰恰在沉默中,让人感受到了教师四两拨千斤的成熟和魅力。

3.内容取舍的留白。公开课教学的时候,我们很讲究课堂的完整性。于是从字词落实到修辞赏析,从层次划分到技巧解读,听、说、读、写等等等等都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全部呈现,总想什么都抓住,唯恐漏掉了什么,于是便面面俱到却又面面不到。其实所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于所谓的重难点的落实,最终都是要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服务的。这一节课对于学生到底有什么价值,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情感体验,些许的感悟都是收获。因此,一课一得又何妨呢?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适时留一点空白,留一点悬念,实际上是给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外拓展中培养独特感受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笔者在教《丹柯》这篇小说时,在进行分析探讨后,我是这样处理最后的总结的:“同学们,目睹丹柯那颗燃烧的心,我想,你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说。但是我们的课堂只有40分钟。这样吧,我们把自己的想说的话,想提的问题,通过文字来告诉他吧!”我相信,这样的拓展可以让学生从文本的意境走出来,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审视丹柯。把时间留给了他们,也就是把真实的思想留给了他们。因为这不是告诉,而是一种自我唤醒。事实也证明,学生充满真实体验的思考是那些客套的“伟大”、“高尚”之类的定义所无法比拟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犹如音乐,既有协奏,又有变奏,只有抑扬顿挫、缓急相宜,才会使整个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因此,要让预设和生成更加和谐,我们在课前预设和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白”。因为只有虚实相生,才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境界,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灵性和活力,才能让语文的有效教学成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