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品爱上金融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艺术品牵手资本
策划/康会欣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国人对艺术品定价权的获取热情迅速迸发,具有良好收藏潜力的艺术品成为各方热捧的对象。在拍卖行,艺术品价格连番飙涨,顶级艺术品迅速跨入了亿元时代。
在这个红浪翻滚的春天里,当艺术遭遇资本,两者的牵手变得顺理成章。艺术品抵押、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股票”、艺术品份额、艺术品交易所……各种新的概念和投资形式不断涌现。然而在发展之初,以天津文交所为例,也暴露出了一些极为突出的问题。
如何认识艺术品金融化?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春风知人意,潮涌逐浪高。许多人并没有想到,艺术品金融化的春天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感受夏与冬的“温差”。
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达到20%,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尤其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在楼市调整、股市低迷的大背景下,一些业内专家称,一些楼市股市资金转战艺术品投资市场,而艺术品投资本身的收益稳定性使得其逐渐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3大投资方式之一。
艺术品市场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持续飙升的价格、无比诱人的回报率、令人神往的财富神话……但同时也引发了无尽的遗憾:“亿元时代”背景下,“从艺”的门槛高度早已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人被挡在了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门外,只有眼馋的份儿。
这一切当然逃脱不了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一系列艺术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股票……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时代由此开启。
所谓艺术品金融化,指的是研究如何将艺术品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以及使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等,是当代资本市场和金融界对艺术品市场的介入,试图将艺术品市场资本化规范操作的尝试。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集资(私募的雏形)到现在的艺术品基金和艺术品份额投资等模式的转变。
初级模式:集资
传统的艺术品交易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拍卖;二是通过画廊、画店购买或出售;三是私下或者通过经纪人进行非公开交易。集资仍属于传统模式,是艺术品私募的雏形。
集资一般是一种自发的形式,通常没有形成严格的组织程序和规章制度。它主要针对艺术品单价过高的问题,不少超亿元拍品都不是由单一买家购得,如在去年拍出5.5亿元历史新高的清乾隆官窑花瓶瓷器,正是多位来自浙江的买家集资购买。
“随着‘天价’的标准越来越高,这种艺术品金融化的初级形式将逐渐增多”,业内人士介绍,集资叫价多停留在“口头联合”的方式,谈不上有多少金融含量。
艺术品基金:较为高端、稳健
不少人感到非常困惑:银行有艺术品理财产品,信托公司有艺术品信托产品,私募有以有限合伙(LP)形式存在的私募基金。这些产品到底是怎么划分的,中间有无联系?
其实,上述3种形式都可归入艺术品基金的类别,而且要严格进行区分并不容易。很多产品是由上述机构联合推出的,如信托公司作为基金的发行渠道,银行作为托管方,而私募机构作为管理人。通常说某银行的某款艺术品基金,只不过是该银行占主导或仅仅站在该银行的角度说话而已。
艺术品基金的门槛一般在50万元以上,主要面向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等中高收入人群。运作较为规范,大多风格稳健。
银行系首开先河
民生银行是第一个吃螃蟹者。该行2007年发行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和2号产品,均获得了高收益。以其1号产品的1期和2期产品为例,其期限分别为24个月和23个月,绝对收益率分别为25.50%和24.44%,年化收益率均达12.75%,几乎超过了所有银行同期的理财产品。该款产品的募集资金按照一定比例标准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的古代书画作品。
建行于2009年6月推出了首款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产品1年后提前终止,年收益率7%。同样在2009年6月,招行启动了相对另类的“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其服务被定义为“鉴赏期权”的模式,即客户在缴纳足额的保证金之后,可以把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机构的艺术品带回家,在不超过1年的期限内免费欣赏和了解,到期返还或者购买由客户最终决定。
信托系趁势而起
根据普益财富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11月份以来,信托公司发行的20款商品信托产品中,除去4款产品为投资贵金属或者黄金之外,其他16款信托产品均投资艺术品、红酒、茅台等标的。其中,2010年发行的相关产品有12款,占商品类信托产品发行总量的60%。
艺术品信托有的是浮动收益的类型,即看涨未来的艺术品市场,收益较高但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的是固定收益类型,以抵押担保的方式操作,安全性较高,收益相对低一些。
国投信托推出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基金运作模式,如5年期的保利4号;更常见的则类似于抵押融资。国投以市场估价的一个折扣价(一般3~5折)从融资方处购得艺术品,融资方在约定期限可以以固定收益回购,如果不回购,则国投信托将艺术品进行拍卖,超额部分在国投、融资方和投资者之间分配。如1号信托产品到期时由融资方进行了回购,最终的实际收益率为7.08%。
自2009年6月“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发行之后,到目前国投信托艺术品信托产品已经发行了9期,募集资金规模约68.9亿元。以“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保利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例,募集到资金后,找一个比较知名的投资顾问,到市场上去筛选被低估了的艺术品,然后用募集到的资金进行投资。收益和风险都较大。
去年末,中信信托发行了首款针对中国书画类艺术品实物投资的信托产品――“中信文道・中国书画投资基金”。据中信信托的成立公告显示,这项信托计划共募集信托资金4000万元,信托期限为3年,1年后可提前终止。签署资金信托合同共18份,其中优先级委托人14人,优先级受益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不低于10%。
私募系低调潜行
国内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发行于2009年5月,由泰瑞艺术基金以有限合伙的形式成立的“红珊瑚一期”。基金规模1000万元,共17位投资合伙人。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投入资金,泰瑞作为一般合伙人负责管理。5年投资期,封闭式运营。已公布的第一年年化收益率为31%。
随后推出的“红珊瑚二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15%,封闭年限5年,投资门槛50万元。“红珊瑚三期”资金规模为1500万~2000万元,周期为5年(封闭式),投资门槛上升为1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10%。“红珊瑚三期”将主要投资于当代艺术、20世纪中国油画、书画三个板块,前两个板块的占比各为40%~45%。
深圳杏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同年6月该公司发行了总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的杏石系列艺术品基金,当期发行金额为2000万元。随后,杏石作为投资顾问与中信信托合作成立了“中信文道・中国书画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1期”,募集资金4000万元。
目前市场上正在运作的艺术品私募基金规模在7亿元左右,预计2011年将超过15亿元。艺术品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本质上跟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投资的标的和增值服务的方式。在基金募集之前,基金管理人需要储备一些可选目标艺术作品,需要做到尽职调查,调查这些作品过往市场表现、同类作品的现在市场行情、作品的真伪和作者的身价等。运作期限以2~3年居多,退出渠道70%以上通过拍卖行。
份额化艺术品交易:低门槛、易炒作
所谓份额化艺术品交易,是国内在2010年底兴起的一种艺术品投资方式,它是将一件艺术品分为若干份额,使得投资者可以在交易平台上买卖这些份额。每份额初始价格为1元,以艺术品总价除以1就是该艺术品的总份额。其交易方式类似于股票交易,吸引了不少中小投资者入场。
2007年,深圳、上海、北京3个地方的产权交易所几乎同时提出构建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文交所。2009年,国务院核批上海、深圳两块牌照。2009年6月15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成为国内首家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同年9月,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注册成立。2009年11月,深圳文交所宣布挂牌,成立半年内,将齐白石的蔬果花卉作品在文交所打包,与银行联合发行为艺术品权益类的理财产品。
2010年5月19日,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进入2011年,包括厦门、郑州在内的多个省市文化产权交易、艺术品交易平台纷纷揭牌成立,国内多层次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艺术品交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天津、深圳为代表的类证券化交易模式,另一种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产权交易模式,即“不拆细、不连续竞价、不公开发行”。前者把一个艺术品“分割”为等量大小的多个份额,投资者可以购买其中一定数量的份额;后者则主要是针对完整的艺术品进行产权交易。与深圳文交所只针对特定俱乐部会员开放的特点相比较,天津文交所是平民百姓相对容易就可参与的艺术品投资市场。
2010年7月,深圳文交所发出“1号资产包”。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杨培江的12幅画作整体打包作价200万元,并拆分成1000个资产份额,投资者只需要投入2000元,就可以购买1份。同年12月,上海文交所也以同样的方式推出了“艺术品产权1号――黄钢作品”,主要集中于艺术家黄钢的“红星和箱子系列”以及“经版菩提树系列”等代表作,总估价2500万元,每份以尺为单位,以2500份的发行额度在上海文交所下设的艺术品投资者俱乐部内发行,成员之间可以非连续转让。
今年3月以来,天津文交所的艺术品“股票”由于爆炒等原因而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投资者可以像买卖A股股票一样买卖艺术品份额。这种艺术品交易方式与股票几乎相同,都有开户、首发申购、集合竞价、每次买卖至少1手等相似步骤,当然也在涨跌幅限制、资金托管第三方、退市机制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则。最引人注目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品交易采用“T+0”的交易机制,股票采用“T+1”机制。
简单便捷的操作,相对较低的投资门槛,使得艺术品“股票”亮相不久便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从天津文交所提供的一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投资者进场的踊跃程度:第一批艺术品上市时,申购者的中签率高达40%,而到了第二批上市时,中签率只有2.45%。第二批上市艺术品“股票”共发行5300万份,按中签率计算,约有20多亿元资金涌入了这次申购。
极端的价格走势让市场充满了投机色彩。以天津文交所上市总价600万元的《黄河咆哮》为例,两个月过后,其账面价值已被推高到6000万元以上,而作者白庚延的《千峰接云图》在去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会上,成交价仅392万元。诸多不规范现象引起了业界的普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