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傲慢与偏见》看英语影视翻译之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傲慢与偏见》看英语影视翻译之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影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同样涉及翻译方法的艰难取舍。本文就《傲慢与偏见》英译汉配音几个经典片段的赏析,展示英汉影视翻译中一些翻译方法,即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取舍矛盾,译者作为文化使者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呈管窺之见。

关键词:影视翻译 翻译方法 对口形 声画同步

作为娱乐载体的英语影片进入中国,是英汉文化交流的载体,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不熟悉英语的人,了解西方文化做出了突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英语影片的汉译过程中,译者在译制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法既要顾及影片本身的内容,尤其是其娱乐的艺术特点,又要兼顾英语和汉语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这往往会使得译者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众多的译制片中,不乏译制得贴切甚至传神的例子,当然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出现的不足之处。本文试图展示英语影视翻译中一些翻译方法的取舍矛盾,就这些矛盾是如何解决呈管窺之见。

一、影视翻译与翻译方法

影视翻译是翻译领域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影视翻译主要包括字幕﹑配音和话外音的翻译。在翻译理论界,翻译方法一直是引起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传统的翻译方法有逐字翻译与改编﹑直译与意译﹑如实翻译与自然翻译﹑归化与异化以及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样的二分法源于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做出取舍决断时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如何化解或缓解这种矛盾则是我们探究所在。

二、影视翻译方法之争

(一)直译与意译之争

直译,也称字面翻译,顾名思义,是指翻译时尽量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单词或短语的翻译也不顾及上下文所给的涵义。由于译入语和译出语在句法和词法方面的巨大差异,直译往往是预翻译的一个途径而已,很多时候是很难让人看懂的。而意译,也称自由翻译,着重的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因此译者的自由度相对很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可想而知,意译往往并不那么精确。

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导致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在英语影视翻译中也时时出现。《傲慢与偏见》汉译配音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例一:

Mrs.Bennet:Ten thou-!Isn't it fortunate to have two eligible young men coming to the neighborhood?Perhaps one of them w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r Charlotte.

班奈特太太: 一万…,啊,来这么两个可挑选的年轻人做邻居真是好事。也许有一位会看中你的夏洛特!

Charlotte Lucas:Oh! Not if he sees Jane or Lizzie first!

夏洛特·卢卡斯: 噢,我可没简和莉齐漂亮。

夏洛特说的话在英语里是顺沿Mrs.Bennet所说的上句话句型的省略句,如果只是文本翻译,直译可以译为“噢,如果(他)先看到简和莉齐就不会(看中我)了”,这当然可以,忠实于原文台词。而这里的意译也是和上下文相呼应的不错之选,因为她母亲接下来的话“你不算漂亮,可你有个性。”中正提到“漂亮”(beauty),说明夏洛特在这里主要还是指因为自己不够漂亮,所以如果年轻男子先看到简和莉齐就不会(看中她)了,不过,这样的表达在逻辑上很通顺,却显得似乎有些太直白。直译与意译之争似乎前者占上风,而片中最终采取了后者,即意译。

(二)归化与异化之争

归化翻译尽量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和主流价值观念,译文往往流畅自然,译者隐形,文化差异被掩盖。而异化翻译尽量使译文保持或反映出译出语的文化习惯和主流价值观念,译文往往有新的东西加入,文化差异被显示出来,译者身份凸现。译者在翻译时的文化观和译者身份的隐与现的矛盾导致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在《傲慢与偏见》中不乏经典之例。

例二:

Mr.Darcy:If the dragon returns,then,George will know how to deal with him.

达西先生:那恶龙要再来,降龙将军自有办法。

这里的“George”是达西先生风趣地用来指代自己的,来表达自己愿意而且有能力帮助莉齐摆脱和对付难缠的柯林斯先生。这个词译为“降龙将军”是归化翻译。“George”在这里并不是一普通男子名“乔治”,而是西方文化传说中的那个圣人,曾英勇地杀死“dragon”从而救出利比亚国王的女儿。

因此,“George”译成“降龙将军”也明确了“dragon”和“George”之间的对立关系,让中国观众能即刻领悟达西先生英雄救美的殷勤意思。当然,英语文化中关于“George”的经典传说则无法传递给中国观众了,因为影视翻译没有注解。

三、影视翻译方法处理

译者可以说是分别操译出语和译入语的两国间的文化使者或是狭义的文化中介者,通过影视片的翻译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译者受制于影视翻译的独特性,在解决翻译方法之争的问题时,处理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先考虑对口形

比如,在例一中,意译比直译的字数少了将近一半(四个中文字),配音演员不仅容易对口形,而且容易用拉长的语调配上她自知明理的语气,符合演员的神态以及夏洛特在片中的性格特征。

(二)优先考虑声画同步

比如,在例二中,达西先生说“George”一词时把双手放在胸前,指他自己就像传说中的那个“George”一样,会替莉齐解除危难。用“降龙将军”一词不仅简练,而且给人感觉很英勇威武,很贴切,满足了声音、画面和表意同步协调结合的需要。

(三)优先考虑译入文化

例二是一个说明译者在影视语言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情况下,必须以译入文化优先的典型,而且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入语观众产生的效应尽量接近原文对译出语观众的效应。

四、结语

翻译中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是译者不懈的追求,而“理想”翻译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翻译方法之争看似是解决不了的矛盾,其实在具体的情况下,都能得到缓解或解决。而英汉影视翻译不同于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到影响甚至决定了翻译方法的选择,从而稀释了翻译方法之争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廖七一等(编著).《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3]谭载喜(编译).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4]钱绍昌. 影视翻译—— 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地 [J]. 《中国翻译》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