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区域银行产业安全分析及其路径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域银行产业安全分析及其路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国家层面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特定地区为研究主体的区域性产业安全领域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河北省银行业为研究主体,从区域产业安全的视角,构建区域银行业产业安全的主要理论框架——经济贡献力、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三个维度,建立区域产业安全监测体系,提升资金利用效用,加强控制力,建设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区域产业安全;产业安全监测体系;区域经济目标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4-0046-06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面临的外部压力也在增加,外部影响对于区域内产业的渗透日益突出,使得世界各国对于自身的产业安全问题日益重视。作为产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金融产业安全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针对少数国家利用金融杠杆效应对全球金融业造成的巨大损失,世界各国都开始制定本国或本区域内金融产业的安全规划,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安全层面加以分析实施。而银行产业安全作为金融产业安全的重要方面,目前也引起世界各国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与研究。

根据产业安全的一般定义:产业安全是指特定行为主体自主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1]。其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第一,安全的主体是特定行为体的自主行业。这里的自主行为体大到可以为国家行为体、区域经济行为体(欧盟),小到省级甚至更小的区域,只要其拥有自主性、内生性产业,就涉及产业安全问题,本文就是以此为基点研究以省级经济区域为代表的区域性产业安全问题。第二,产业安全包括产业生存安全与产业发展安全两方面。其中产业生存安全主要体现为产业控制力安全。张立(2002)曾提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开放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始终保持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状态。其实质是产业的生存安全即控制力安全。赵世洪(1998)提出产业安全的实质是国民产业安全,即该国国民在得到即有或潜在的对外开放带来的产业权益总量所让渡的产业权益份额最小的状态。其实质是产业的发展安全。第三,产业安全度,可以通过评价产业受威胁状态进行反推。即判断一国或一区域内产业是否安全既可以直接评价其安全度指标,也可以从产业是否受威胁进行反推。在通常情况下,后一种方式对进行产业安全预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更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此,笔者提出区域内产业安全的概念:即在一特定经济区域内,其产业具有的不受或少受外部因素威胁与干扰,能够相对自主生存与发展并服务于本主体经济发展目标的产业状态。强调区域内(省级)产业安全内涵,对于我国各省级区域政府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强化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升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贡献力并服务于国家重点产业发展,进而维护国家层面的产业安全等都有深刻意义。

二、区域银行产业安全内容

研究区域银行产业安全,其目的在于服务本区域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即通过自主性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得目标产业能够排除或最大限度减少其他干扰项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本区域其他产业的最优化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区域性银行产业安全内容主要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银行业经济贡献力,包括直接贡献力与间接贡献力;(2)银行业产业控制力,包括控制状态与控制能力;(3)银行业产业竞争力,包括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管理运行能力;

区域银行产业安全的内容,其具体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一)银行业经济贡献力

银行业经济贡献力即对国民经济整体的贡献力。具体体现在直接贡献力和间接贡献力两个方面。直接贡献体现在银行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间接贡献是指银行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所增加的价值,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于信贷投放业务,因而在这里间接贡献力可用银行信贷投放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增加加以衡量。

本文分别从直接贡献力与间接贡献力两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其中直接贡献方面遵循93SNA金融业中银行业增加值的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结合区域内(河北省)实际,根据2008年、2009年与2010年《河北省统计年鉴》与《金融业经济普查数据》,利用普查后获取的银行业利润表和损益表的详实数据,采用收入法核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构成项加总测算得出,并分别核算了近年来区域银行业(包括总行与分行)增加值和不变价增加值,全面核算和分析了区域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间接贡献方面则以信贷投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值比较加以核算,核心是区域内增加值与信贷投放总额比率关系,借以反映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反映区域银行业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间接拉动作用。

(二)银行业产业控制力

银行业产业控制力即区域内本级政府或相关控制平台保持对该区域内银行业的控制状态与能力。它分为两方面:控制状态与控制能力。

控制状态即对区域内银行业产业组织、结构、布局与政策的决策影响力。由于银行业从产业形式上看都属于股份有限公司,因而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层。因此上述控制力状态可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内银行的资产控制状态,即是否取得资产控股地位。

控制能力则主要突出对区域内控制银行整体发展与通过对区域内银行的控制所带来的区域经济贡献水平提高的整体能力与水平。控制能力从定义层面不好进行直接分析,但从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可看出控制能力的最终效果。主要可从控制银行占整个区域银行业比重、创造增加值占整个区域银行业创造增加值的比重与发放贷款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增减等进行分析,借以通过控制效果的实际体现反映控制能力水平的强弱。

(三)银行产业竞争力

在国家层面,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个产业与国际相比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他方面的竞争优势。在区域经济中,其产业竞争力指该产业与该国其他地区相比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竞争优势。在这里应区分与国家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国家产业竞争力是宏观的概念,企业竞争力是微观的概念,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我国有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中观)的概念。在这里研究区域银行产业竞争力,主要以区域性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管理运行能力为研究对象,将各个微观企业的上述能力加总借以衡量区域内银行业的产业竞争力状况。

1. 盈利能力。我国银行业都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存在的,从本质上讲都属于企业法人。既然是企业,就要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本文中关于银行法人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由以下指标为主,如图2所示:

其中资产利润率核算公式为,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х折年系数;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100%×折年系数。利息收入率核算公式为,利息收入率=利息收入总额/营业收入总额;中间业务收入比率=中间业务收入/营业净收入×100%;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后三项指标可以反映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是评价一个银行是否具有现代金融服务意识与现代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2. 风险控制能力。由于商业银行是从事特殊经营业务的法人企业,相比于一般法人企业,对风险控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其高风险的具体体现是“硬负债”与“软资产”之间的矛盾,即无论经营效果如何商业银行必须无条件地随时支付储户的本金与利息,而影响其资产项即贷款本息的不确定性因素又很多。因此,安全经营是商业银行生产与发展的基础,而衡量一家银行综合竞争能力与运营能力的高低,风险控制能力与水平是其重要的标志性衡量指标。本文建立的风险控制指标考核体系如图3所示(该指标体系仅包括独立法人机构,法人机构不进行单独考核)。

该体系中主要体现了风险控制的三个维度,即针对负债的资本充足维度与针对资产的信用风险维度和针对支付能力的流动性维度。分别以资本充足指标体系与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和流动性指标体系加以衡量。其中资本充足指标体系主要监控指标为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分别为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信用风险指标中主要包括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四个方面,计算公式分别为: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损失专项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流动性指标体系主要衡量指标为流动性比例,计算公式为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3. 管理运行能力。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法人,应该具有高效的管理方式,即以最低的费用为企业创造最高的价值,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而高效的管理运行能力也是提升该银行乃至整个区域银行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用成本收入比率这一指标对该能力进行量化衡量。即成本收入比率=(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低,证明该企业管理运行能力越强,反之,则证明管理运行能力越弱。将区域内企业加总后,则可看出该产业整体管理运行能力强弱与发展趋势。

三、区域银行业安全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河北作为京畿大省,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发展的内生性较强。其金融产业尤其是银行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十二五”规划进入实施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面临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其区域银行产业的安全与否更对本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此大背景基础之上运用上述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的银行产业安全加以分析。

(一)经济贡献力分析

银行业作为河北省金融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全省金融业的贡献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大省,河北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根据全省金融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在2015年,金融业占GDP比重要达到4%,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前述中提到的直接贡献力分析法,目前,全省银行业占金融业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河北省2009年、2010年银行业增加值较前一个年度增幅分别为25.64%、25.10%,远高于GDP增幅7.6%、12.2%,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占GDP的比率分析,2008、2009、2010三年度占GDP比重逐年攀升,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从间接贡献率看,2008、2009、2010三年间,河北省银行业的信贷规模呈直线上扬趋势,与信贷余额比较分别为9 453.3亿元、13 123.8亿元、15 755.7亿元,同期GDP分别为16 012.0亿元、17 325.5亿元、20 394.3亿元。河北省这三年单位信贷资金创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计算公式为:GDP增加值/当前信贷余额)分别为1.69、1.32、1.29,全国性指标为0.939、0.787、0.782(如图4所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本省还是全国信贷资金创造GDP比例都在下降,应当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警觉。

(二)产业控制力分析

根据前述中产业控制力的定义,区域内本级政府或相关控制平台保持对该区域内银行业的控制状态与能力,分为控制状态与控制能力两个方面。

1. 控制状态分析。在目前河北省银行业系统中,本省资本拥有控股权的银行有如下几种类型:城市商业银行(河北银行与廊坊银行除外)①、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其中2009年河北省全省完成城市信用社向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同年村镇银行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范围试点工作并纳入统计范畴。

2. 从控制能力分析。全省控制性银行在近三年来呈蓬勃发展趋势,对本地区的金融贡献水平逐年增强。其中从产业增加值角度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在2008—2010年三年中,增加值绝对值呈逐年扩大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18.28%、36.73%;在全省银行业中所占比重也呈扩大趋势,三年间分别为25.78%、24.27%、26.54%,增长幅度同比为-1.51%、2.27%;占全省金融业比重分别为20.80%、19.66%、23.00%,增长幅度同比为-1.14%、3.34%。两指标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说明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对地方金融业的贡献率都有所加强。

从信贷角度分析,2008—2010年三年间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贷款余额分别为2 844.87亿元、3 566.39亿元、4 279.69亿元,从绝对值上看,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占全省贷款余额比例分别为29.98%、26.85%、26.84%,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这一方面表明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的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表明长期贷款投放相对不足,应该在今后予以加强;新增贷款额分别432.24亿元、771.66亿元、713.30亿元,占全年全省新增贷款的42.97%、20.43%、26.79%。从数据上看,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新增贷款绝对值呈上升趋势。从年份上看,除去2009年由于中央信贷政策调整,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省新增贷款激增致使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新增贷款相对比率下降外,2008年与2010年在中央信贷政策收紧的过程中,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

综上所述,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控制状态较好。在控制能力上,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力呈逐年上升趋势,控制能力持续增强,但增长的幅度仍有上升空间,增长潜力仍然较为广阔。

(三)银行产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本文表述,银行产业竞争力分为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管理运行能力三个子体系,下面可就这三个子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将区域内控制性银行单独加以研究,以此对比得出结论:

1. 盈利能力。2008年、2009年、2010年河北省银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72%、1.03%、1.18%;三年间平均利息收入率为88.15%、84.93%、85.90%;中间业务收入比率分别为10.96%、13.25%、13.00%;净息差分别为4.12%、3.88%与3.9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银行业在平均资产利润率、中间业务收入比率两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出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尚需加强,盈利方式尚需改进,银行业现代化进程尚需加快。

与全省银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平均利息收入率、中间业务收入比率与净息差相比,2008—2010年三年间河北省控制性银行盈利指标显示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看出,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在资产利润率方面除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较全省平均水平略高外,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利息收入率水平看,除2010年度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略低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外,三年间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利息收入率都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间业务收入看,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率都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净息差看,除村镇银行外,全省其他控制性银行净息差也大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在所述年限中,河北省控制性银行在盈利水平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盈利模式上较为单一,现代化盈利模式仍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应当重点予以加强。

2. 风险控制能力。在2008—2010年三年间,全省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都有所加强,从结果上分析,三年间全省不良贷款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10.31%、6.19%与4.68%。不良资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不良资产率水平为3,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主要风险控制指标来看,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指标大多完成,基本符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具体指标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8—2010年三年间,河北省控制性银行主要风险监管指标都有所改善,其中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实现总体下降;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充足率实现整体上升;流动性比例整体符合监管要求。但同时环比全国其他类银行,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整体上控制水平仍较低,其中截止到2010年底,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仍未达到银监会要求150%水平;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在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损失充足率方面仍然没有达到监管要求。

3. 管理运行能力。2008年、2009年、2010年全省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37.55%、38.77%、36.01%。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37.31%、36.48%、33.95%,低于全省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呈现整体下降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35.27%、34.42%、32.3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城市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30.59%、34.52%、34.86%,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并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信用联合社)平均成本收入比为47.33%、45.52%与45.43%,虽然也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但比例仍然较高,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村镇银行2009年、2010年成本收入比为36.47%、24.53%,呈大幅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河北省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普遍呈现出下降趋势,管理运行能力整体向好。从资本属性看,区域外银行管理运行能力普遍好于区域内银行,而区域内法人银行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运行能力亟需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虽然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呈现出递增趋势,应引起相应关注。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目前河北省省属资本控制性银行的管理运行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应予以重点加强。

四、区域银行业安全路径选择

(一)建立区域银行业安全评价体系,监测区域银行业安全程度

在这里,根据构建一般性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确立区域性银行业安全评价体系的系统原则,包括系统性、相关性、可测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一般性的评价模型,以监测各地区产业安全度。

在此假设区域性银行体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性,为简化起见,可以设产业安全度满足以下关系:

S=аX1В1·X2В2·……XmВm·V

S=а(∏XiВi)V

S——产业安全度;

Xi——各一级影响因素指标;

а——一级指标的系数;

Вi——各一级指标的指数,且∑Вi=1;

V——扰动项

同时,Xi满足以下关系:

Xi=A∏Xijaij

其中,Xij —— 二级指标;

Аij —— 一二级指标指数;

在本文中,经济贡献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分别为各项一级指标;a、A分别为一二级指标系数,都可以通过赋值法得到;而如盈利能力、风控能力、管理运行能力都可以设为二级指标,并如上述模型进行产业安全度的测量。

(二)提升资金利用效用,增强银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力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效用指增加1个单位的商品时人们获得的满意程度。在此推而广之,资金利用效用指增加1个单位的信贷供给使整个区域经济获得的综合效益。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提升银行业增加值占整个区域金融业和整个区域经济的比重,使之成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作为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而存在;第二,提高单位信贷资金的创造效益,这一点不仅是区域政府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也是区域内银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占领市场份额、提升资产质量的重要选择。笔者认为,区域政府与区域银行应通力协作,政府在政策配套、银企对接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导向,区域内银行则对区域经济贡献力较强、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内重点行业给予重点扶持,以达到携手共赢的效果。

(三)加强产业控制力建设,提升区域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掌控能力

区域政府在产业控制状态与产业控制能力上都应有所提升。在产业控制状态上应掌握好自身的稀缺金融资源,以求不被或少被外来资本所掌控。在产业控制能力上则应提升控制性银行在区域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在公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控制性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引,使之在金融业比重、信贷投向方面能更好地体现区域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为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

(四)提升区域内银行产业竞争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区域内银行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在盈利能力、风控能力与管理运行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在盈利能力方面应加强市场营销,优化资产质量,改善业务与盈利结构,加强包括中间业务等增值服务功能,提升资产利润率,改变目前依靠净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方式,加快区域银行业的现代化盈利方式的进程;在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不良资产率与不良贷款率,合理规划好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与流动性比例等指标,尽量使其在合规前提下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的双赢;在管理运行能力方面,应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降低无效损耗,在业务模式上优先向高附加值业务倾斜,同时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向现代化银行管理迈进。

五、结语

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日趋重要的地位。银行业的安全与否将对整个经济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区域产业安全在我国目前属于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区域银行业的安全研究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但其发展状况与安全程度将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笔者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描述了包括经济贡献力、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三方面内容,初步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希望能为我国整个区域产业安全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注释:

①该两家银行的控股股东分别为中国国电集团与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银行于2009年完成股权变更。

参考文献:

[1]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史忠良,何维达,史言信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张立,王学人.我国产业对外开放中的风险与控制[J].人文杂志,2002,(5):49-53.

[4]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统计年鉴2008、2009、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09,2010.

[5]殷俊,刘爽.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压力测试应用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

[5]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 Paciffic Region,Washington D.C,The Pentagon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