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作坊: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作坊: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班主任工作坊”是由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一线教育者组成的以闲暇文化、游戏精神和情感能量激发为核心底蕴,以“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为发展宗旨,具有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的教师小团队式学习型组织和专业成长平台。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坊”是一种蕴含新意与诗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学校德育体系;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0-0020-05

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与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主要有基于区域协作、基于校本培训、基于个体化研修以及基于网络交流等四种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或路径。这几种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虽然各有优势,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或不足。[1]当代多元化与复杂性的学校变革趋势,广大一线班主任教师丰富的生命成长需求等都渴望与呼唤着更加多元、灵活、长效、富有生命活力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

自2010年起,李伟博士及研究团队将“工作坊”的独有精神和文化,与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分别与湖北省武汉市一所普通高中、一所普通初中和一所重点小学合作建立起了“班主任工作坊”,进行了基于“工作坊”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

一、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之涵义与发展宗旨

1.“班主任工作坊”的涵义

在教育学视野下,“班主任工作坊”是由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一线教育者组成的以闲暇文化、游戏精神和情感能量激发为核心底蕴,以“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为发展宗旨,具有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的教师小团队式学习型组织和专业成长平台。它在借鉴传统班会听课研讨、师生交流、读书交流、教育教学反思、主题讨论、理论学习等班主任专业发展方法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山川游学教化思想以及教育话剧表演、音乐欣赏、美术表达、舞蹈体验、游戏参与、制作、非连续性体验①、信息化生存、幸福晚餐会、年度嘉年华等元素,使得班主任教师在轻松、多元、半开放性结构中发展、生长,孕育与启发其“生命自觉”②,并以其“生命自觉”促发、引动学生的“生命自觉”,从而改变师生的学校生存状态。

2. “班主任工作坊”的发展宗旨: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

“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是班主任工作坊的发展宗旨和最基本原则,它们各有其实践上的针对性和理论上的对应性。“轻松”和“快乐”的发展宗旨在实践上针对的是班主任教师极度倦怠的现实生存状态,理论上体现的是“游戏人”的人性假设;“丰富”的发展宗旨在实践上针对的是单一、干涩的班主任教师生命状态,理论上体现的是“丰富性”的人格发展原理——真正饱满、富有弹性和具备内在力量的人格只能在“丰富性”中发展出来;“有意义”的发展宗旨在实践上针对的是“活动满天飞,无法入心里”的教育实践变革现实状态,理论上体现的是“存在人”与“过程人”的人性假设。

二、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坊越是坚持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艺术性、多元性、与时性(或时尚性)、系统性、灵活性等基本特点,其发展效果越好。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阐述自然性、活泼性、情感性、团队性、场境实在性等基本特点。

1. 自然性:“无为”与“有为”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其自然性,具体表现为“无为之有为”[2]“面对事实本身”的“自然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自然性”?其一,针对当今社会过于重功利、重结果、重控制的弊病“反其道而行之”,力图回到最简单、最本源、最单纯的“自然性原点”。其二,班主任工作坊不愿意再走那种不断靠人为强制、“做加法”的教师发展路子,而是另辟蹊径,从自自然然的生存状态入手,希望让班主任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实现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的发展。其三,本土文化的滋养与启发。中部文化③尤其是楚文化④重闲暇、倡自由、求潇洒、显轻灵、返自然,因此班主任工作坊也吸收这一文化滋养,倡导“自然性”,并运用于教师、班级与学校文化生态的演化之中。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自然性”?第一,诚如杜威曾深刻地指出的,“教育自身无目的”[3],班主任工作坊也应尊重这一基本精神,在变革中始终以“用意不刻意”来处理过程与目的的关系。第二,慢,才能出真品、神品与妙品。班主任工作坊始终把“闲暇精神”[4]贯穿于其过程之中,注意发展节奏的把握,秉承“欲速则不达”[5]、“闲暇出创造”的成长意境。第三,“自然性”在方法论上体现为“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6]。“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提醒我们,教师在生活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自然性真理蕴含的土壤。“悲欢生老梦,爱恨情仇诗”,教师的哭与笑,愤怒与抱怨,成长与放弃……所有这些自然真实的存在状态就是班主任工作坊的主题与内容。

2. 活泼性:“趣”、“乐”与“松”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二就是“活泼性”,具体表现为“趣”(有趣)、“乐”(快乐)、“松”(轻松)的“游戏精神”[7]。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活泼性?其一,传统班主任专业培训往往过于拘谨、干涩,培训双方的关系、地位、角色比较严肃、呆板,培训方式也很单一,使得整个成人学习过程失去了活力和乐趣,极易受到班主任的心理排斥。[8]如果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还继续以一种“以累打累”“以累换累”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它注定难以真正滋润班主任的心灵大地,也难以从根本上解放班主任。其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么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9]班主任是班级生活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和关键性的能量要素,他的一点活力、灵动会让整个系统的活力性、灵动性迅速上升,倍增放大。真正的班主任不能气质抑郁、死气沉沉,他身上要具有一种活力,或要学会不断地激发和培育自己身上的活力。其三,人类进入21世纪,“游戏精神”弥漫在社会和生活各个领域,一个属于时代的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该首先去最大程度地理解这个时代的普遍人性状况,进而以最人性化、时代化的方式去抚慰、疗愈每个班主任的生命伤害,激发、解放每个班主任的生命活力和灵性。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与把握活泼性?第一,活泼性来自于一种健康的张力状态,因此班主任工作坊实践中需要秉承“用意不刻意”的过程风格。第二,活泼的东西往往是最有生命、最全息的东西,因此要特别注意“非言语方式”的独到作用。第三,在班主任工作坊的实践细节中时刻保持着一种生命的幽默感,会让整个情境放松下来,智慧与欢笑也就自然奔涌而出。第四,善于见机打破传统人际关系格局的脸谱化、正式化、表面化的“僵局”与“死局”,建构多元、互动与开放性的工作坊人际关系格局,尽量创造机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真我交流。一旦进入到真我交流的境界,生命自身的活泼性也就自然地焕发而出。[10]

3. 情感性(亲密性): “情”与“义”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三就是情感性(或称亲密性)[11],具体表现为“情”(有情)、“义”(有义)的情感关怀、情感享受和弱功利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情感性”(亲密性)?其一,传统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只是把培训或专业发展作为一种学习的过程,而非真实、自然的生活过程,从而更注重以系统化符号为载体的知识、理论、思维等要素,却恰恰忽略了人之情感性本质。其二,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效果极容易“反复”和“滑坡”,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教师发展长效动力机制的培育,在学校内部也没有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情感能量补充与再生系统,从而无法可持续地唤醒老师内心深处的情感能量。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情感性(亲密性)?首先,善于吸取“顺其自然”的道家智慧和“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对教师的情绪、情感遵循一种自然的情感态度,并给予充分的“消极自由”空间。班主任工作坊把教师们的情感视作与普通人一样,对教师的诸种“情感现象”本身给予充分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尊重与敬畏。其二,在自然氛围下逐渐营造一种以小团队为载体的真诚、亲密的“情感场”。 班主任工作坊的实践探索表明,非正式的交往活动、多元的活动方式,如定期的晚餐聚会、轻松的户外活动,工作坊创建的初期较高频率的活动,朋友式的宽容、同学式的伙伴关系等更容易体现和培育情感性。

4. 团队性:“家”与“群”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四就是团队性,具体表现为“家”(家庭般)、“群”(社群感)的归属感、联结需要和生态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团队性”?其一,希望改善学校生态中教师生存的“原子化”状态。很多时候,教师文化是一种奇怪的文化,教师对学生要求开放、互相学习,但是事实上教师之间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融合与开放。其二,在真正的成人学习中,每一个成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教师”“教师—学生”,每一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①只有如此,成人学习者才能超越自幼习得的狭隘的学习模式,真正启动活力之源,成为一个自由、有活力而又善于与团队沟通互动的真正学习者。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追求团队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s)理论和实践[1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描述的“高尔基工学团”[13]的成长过程都给了笔者创立工作坊“家园团队”最初的灵感和基础。第一,工作坊模式努力建立的是一种“家园团队”,追求的是一种“在家感”。第二,想办法去尊重每一个成员不同的成长节奏和方式,尽可能地让这个团队“创造性地适应”它的成员。在此基础之上,再要求成员“创造性地适应”这个团队。

5.“场境实在性”:“场”与“境”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五就是“场境实在性”,具体表现为“场”(心理场、能量场、生命场)、“境”(情境)的“背景感”和“融合精神”。

为什么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此强调“场境实在性”?其一,针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忽视“场”“境”营造的弊病。莱夫和温格的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14]因此,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要给班主任创造轻松、丰富、多元和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境,让班主任在熟悉的情境和不熟悉的情境中放松身心,不断找回自我,发展智慧与德行,学会享受群体中的互动与合作。第二,人是“场”的动物。“场论”的开创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库特尔·勒温(Kurt Lewin )认为,“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并用B=f(PE)=f(LS)来表示”。[15]勒温认为无论对个性的结构还是对现场的行为,起决定影响的都是个体所处的环境的结构。在环境的结构中间,现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居于这影响的前列。[16]这启示班主任工作坊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现场性和情境性,注重营建活动现场的氛围和参与者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

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如何理解和把握“场境实在性”?首先,在每一次班主任工作坊的活动中,真正的重点都不会放在某个个别的人或事件之上,而是在于智慧地通过分享、游戏、激发、濡染等方式创生“场”与“境”。其次,创造和开放一切机会,让工作坊成员及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讨论、建设工作坊,能真正地让他们对这个“场境之家”有一种真正拥有的“主人”感。第三,立志培养“大写”与“大气”的人,善于借用天地自然的无言的“场境实在性”浸润与滋养班主任教师。

三、基于“工作坊”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的个案效果与反馈

研究者也曾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班主任工作坊里的班主任和班级都发生了普通培训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难以达至的效果。[17]

首先,班主任教师的变化表现为:“兴趣有了,动力足了”——专业发展的自主发展更加清晰;“埋怨少了,理解多了”——专业情意更加浓厚;“思维活了,点子多了”——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忙乱少了,淡定多了”——专业能力有所增强;“朋友多了,温暖多了”——同伴互助共成长; 个体人格更加丰满,幸福多了。有趣的是,班主任工作坊甚至还疗愈了一位工作近15年的班主任教师的“精神癌症”。其次,学生和班级氛围的变化表现为:“理解多了,埋怨少了”——师生搭建起了沟通的“心桥”;“打开心结,劲头足了”——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平台多了,自信多了”——学生个体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压抑少了,温暖多了”——在和谐的班集体中快乐成长。班主任和学生的变化使班级的氛围变了:在学生们心中,班级不再是充满竞争、压抑和排斥的“残酷”的“角逐场”,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分享到荣誉、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家园”集体,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其三,学校文化生态的变化表现为:学校内部多层次沟通渠道得以建立,内部氛围更为民主、开放、温暖;教师从“点头之交”到“朋友伙伴”“兄弟姐妹”,教师文化开始融合。其四,大学专业教育研究者的变化表现为:扎根一线,研究者开始探求理论构建与实践变革的内在统一;收获朋友,工作坊成为研究者自身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加油站”。

总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表明,“班主任工作坊”是一种蕴含新意与诗意、具备实效与长效、散发活力与魅力的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鲁帅.工作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基于“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案例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12-20.

[2]老子.道德经[M].苏南,注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1-122.

[4]高德胜.生命·休闲·教育——兼论教育对休闲的排斥[J].高等教育研究,2006(5);约瑟夫·皮普尔.闲暇:文化的基础[M].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56.

[6]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7-216.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上卷)[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7-178;简·麦戈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加美好[M].闾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8]李伟,鲁帅,吴莎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8.

[10]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35,90-115,141-161.

[11] P.A.Schutz,等.教育的感情世界[M].赵鑫,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2]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69-185.

[13]马卡连柯.教育诗[M].磊然,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14]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

[15] Lewin,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Harpor & Brother Publishers,1951:239.

[16]洪丕熙.勒温的场决定论对教育学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1).

[17]李伟,鲁帅."静悄悄的变化"——"班主任工作坊"成效的实证研究[C].武汉:2012年"班级管理与班主任专业成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