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16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16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65―01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常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易发生药物蓄积导致血糖下降,故发病率较高,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故临床误诊率也高,文献报道高达33.0%[1]。在老年人低血糖反应中,主要以神经系统受损常见,常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误诊率为63%[2]。我院2006――2012年共收治以急性脑血管病为表现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116例,先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6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52-74岁,平均63.2岁。116例患者均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优降糖47例、消渴丸21例、达美康23例、优降糖和二甲双胍25例),其中有39例患者同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1.2 临床表现 116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其中昏迷17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语言困难36例。成癫痫样发作15例,精神症状24例,锥体束征阳性110例;肌力Ⅱ―Ⅲ级59例,Ⅳ―Ⅴ级患者57例。行头颅CT检查发现43例有基底节腔隙性梗塞,73例均为阴性。116例患者均以急性脑血管病收入神经内科。入科后行急诊血糖检查,其中0.4-1.0mmol/L 40例,1.0-2.0mmol/L 37例,2.1-2.8mmol/L 37例。

1.3 治疗方法 116例患者在确认为低血糖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继之给予10%葡萄糖静脉维持点滴,每2小时复查血糖一次,直到血糖稳定在7-10mmol/L,此后72小时继续监测血糖变化,反复低血糖者应用地塞米松静滴。有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点滴,常规给予吸氧保护脑神经及对症处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血糖值对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116例患者意识均清楚,精神症状消失,肌力恢复,106例患者椎体束转为阴性,4例锥体束仍为阳性。血糖恢复时间在1小时内57例,2-8小时31例,24小时29例。经过测定,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

3 讨论

低血糖是当血糖低于2.8mmol/L,可分为器质性、功能性和药物性低血糖。发作时因病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颤抖)乃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如抽搐、昏迷)。老年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不典型,常以突发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等为首发症状,故极易误诊急性脑血管病[1]。

低血糖时,大脑皮层首先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脑干相继受累,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行为怪异、肢体痉挛、癫痫、昏迷等。对于局部症状的产生机制为:(1)低血糖引起的反应感神经兴奋至脑血管痉挛;(2)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动脉狭窄;(3)低血糖引起的选择性易损,表现为局性神经系统症状的低血糖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血糖低于2.8mmol/L,推注葡萄糖后症状迅速缓解,发病后72小时复查头部CT为阴性。

脑细胞没有糖原储存,又不能像其他组织那样和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脑组织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来源于血糖,故脑组织对低血糖极其敏感[3]。低血糖症状与血糖下降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有关。快速中度血糖下降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无低血糖神经表现,反之,血糖下降缓慢,则以脑功能障碍为主。本组116例患者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症状轻未察觉,可能因老年人体质差,长期糖尿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部分反复低血糖导致机体敏感性下降,特别是表现为精神症状者更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血糖,调整用药剂量,尤其是老年人体质差,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时,降血糖药物半衰期长,易发生药物蓄积而致低血糖。因此,接诊有糖尿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详细了解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无糖尿病者也不应忽视。处理原则为先用快速测糖仪测定血糖,再决定是否做头部CT,可提高低血糖早起诊断率,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如果持续时间过长(>6小时),即使血糖恢复正常,大脑损害亦不可逆转。

参考文献:

[1] 邝安,主编,内科手册,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6.

[2] 王凯华,袁国栋,老年糖尿病11例误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0,13(3):200.

[3] 陈敏章,主编,中华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