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母亲河梳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母亲河梳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月色轻柔,江水轻轻地拍打着江岸。2006年10月4日凌晨,长江之滨的万州城,正沉浸在温馨的睡梦中。

“不得了啦!有个大家伙冲下来啦!……”

时近两点,一阵惊呼,在宁静的长江上响起。

江面上,一块黑乎乎的巨大树根,正急速而来。

此时,正是F2赛事的第三天。F2摩托艇大赛是一项国际性赛事。为了让大赛能在万州举办,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据说市委书记亲自出马争取。

赛事期间的清漂,事关运动员的生命安全和中国的国际声誉。

此时,树根正向赛区水域拦网冲来,网前沉积着被拦截的上百吨垃圾,一旦大网被刺破,上百吨垃圾就会冲入比赛现场,F2赛事就只能中途停止。

情况危急,经验丰富的清漂队队长刘古军,一边靠近,一边大声吼:“快,1号靠近,3号从右边上去,5号从左边上,快,快!”

转眼间,三艘船快速驶向江心,向树根逼近。

“靠近,再靠近,安全――注意安全――”

此时,稍有不慎,一旦螺旋浆卷进垃圾,就会船毁人亡。

水中的庞然大物,借助水势,仍然向拦网冲去,3米……2米……

岸上的万州区环卫处党支部书记丘挺和科长陈奔,急得直冒汗。

“1号船头往左偏一点――”刘古军沉着地指挥着。

“砰”的一声,船头撞上了树根。

刘古军大叫:“刘古健,套绳――”

刘古健是刘古军的亲弟弟。

刘古健“扑嗵”一声趴在船沿,身子半边悬空,身下是滔滔江水,头前是张牙舞爪的大树根。刘古健迅速把绳子套在树根上,往下游冲的树根一下把绳子绷直了。

大家紧绷的神经,绷得更紧。

此时,经过了白天热闹的人做梦也没想到,另一场惊心动魄的拉力赛,正在夜晚的江面展开。比赛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一方是刘古军带领的10多名清漂队员,一方是1吨多重的巨大树根,和江水的巨大冲击力。

“一、二、三,用力――”三艘船上的清漂队员,齐心协力把树根慢慢往岸边拖,所有人的手,都慢慢流出了血,绳子被鲜血染红……

桀骜不驯的树根终于被制服,慢慢地被拖上岸。

这时,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精疲力竭的刘古军瘫坐在船头,半是欣慰,半是后怕,他的思绪,就像身下的江水一样翻涌……

与清漂结缘

2002年夏,三峡工程进入清库阶段,库区长江沿线水位线下的被爆破后的建筑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次年6月,清库完成,三峡工程如期蓄水。7月24日,一场大雨,大量漂浮垃圾浩浩荡荡涌入长江,覆盖了半边江面。人们傻眼了:清库工作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清理漂浮物!

万州区长江边,一位老渔民望着江面上一片片垃圾,眼里涌出泪水。他作出一个决定:清漂!

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长江渔王”,刘古军的父亲刘传云。

刘传云在长江边长大,以打鱼为生,1947年夏,捕获一条大鱼,用曹冲称象的办法,称出其重达数百公斤。鱼被放生,而“渔王”之称,就这样在长江上传开。

1966年1月23日,刘传云的新婚妻子在渔船上为他生下第一个儿子,取名刘古军。

刘传云决定清漂的2003年,刘古军年近40岁,他读过中专,在一食品厂当过12年车间主任,后回到长江上经营轮渡,他的渡轮多次获得万州先进文明渡船的荣誉称号。

刘古军最初并不热衷于父亲的清漂决定,但刘传云整天坐在船头,盯着江面,不停地对他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别让这些垃圾毁了我们的母亲河!”

不得已,刘古军去了万州区环保局。

当时,环保局已安排人打捞漂浮物,但效果不理想,正眼睁睁看着大量垃圾漂向下游。见有人主动请缨清漂,他们有些不相信:“你有这个实力?那可是要保证江面没有垃圾出现的!”

刘古军说:“我有十几艘渔船和几十个渔民兄弟,知道怎样拦截漂浮物,我们不能让垃圾毁了长江!”

环保局的领导欣赏他的勇气,当即与他签订合同。当天下午,在“渔王”刘传云的率领下,刘古军和弟弟,还有父亲的一帮徒弟,一起下江。十几艘渔船,70多条三峡汉子,在江面上威风凛凛地一字排开,漂浮物被拦腰切断。仅一个下午,他们就打捞了50多吨漂浮物,装了整整12车。

清漂可是又脏又累的活,“渔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倒了床。弥留之际,他给刘古军留下遗嘱:“清漂,你不能放弃,要守住,不能让长江毁了。”

刘古军含泪跪在父亲病榻前:“守不住母亲河,我就不是你的儿子!”

一辈子对母亲河一往情深的“长江渔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从此,刘古军带领清漂队,日夜在长江上清漂,为母亲河梳妆

誓用生命护长江

刘古军没让老人失望。他经常对清漂的兄弟们说:“不把这些玩意拦住,母亲河完了,我们也就完了!”

清漂船出航,船在垃圾中,清漂队员立在船头,危险就环绕在他们四周。

2004年9月的一天,天地之间一片昏暗,大雨瓢泼而至,刹那间,三艘出去清漂的船失去联系。

信号不好,对着高频对讲机呼叫,听到的只有一片杂音。刘古军冒着大雨,开船出去寻找。他蹙着眉,双眼透过雨雾,在江面紧张地搜索,半个小时过去,一个小时过去,终于找到失踪的船。刘古军两眼通红,雨水和着泪水,一起在脸上流淌。

原来,大雨袭来时,那三艘正在江面上清漂的船,迅速向岸边驶去。突然,一块巨大的树根顺流而来。清漂的哪能放过漂浮物!别无选择,他们必须拦截。三艘船一起调头,向树根合围,10多个清漂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在风雨中把缠满垃圾的树根生生拉住,顶风冒雨,慢慢往岸边拖,危急时刻,他们看到了找来的刘古军……

在三峡工程预算中,没有清漂这项费用。开始,政府没有投资,所有清漂船都是渔民无偿奉献出来的。刘古军算了一笔账,把船贡献出来清漂,几年来他们的经济损失接近百万元。

2004年8月是清漂队最艰难的时候,无钱买汽油,工资没着落。轮机长冯世民说,工资不要了,大家都是为了长江。

朴实的一句话,把刘古军感动了。他东挪西借,硬是把工资发了下去。队员们看到了刘古军誓死护长江的决心。

清漂队负责的水域,岸线长80多公里,江面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流经23个乡镇,近年来,江清岸洁,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清漂队被重庆市环卫局评为清漂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国庆期间在万州举行的F2赛事,在长江上是史无前例的,对清漂的要求,也是史无前例的。赛事组委会主席托尼说:“一块3厘米内的垃圾,就会造成船毁人亡!”

刘古军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如何确保比赛水域没有垃圾,他吃睡不安,最后想到了做挡网的办法。他组织20多个清漂工人,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整整忙碌一个星期,织成一张2316米长的大网。

虽然有了“长江第一网”,可他还是不放心。比赛期间的4天3夜,刘古军只合衣睡了1个小时,时刻担心网会被碰破。

险情还是在10月4日凌晨来临了。排险后的刘古军坐在船头,一任思绪波翻浪涌。几年来,他和他的清漂兄弟们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但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这个“渔王”的儿子也荣登“王位”――被誉为“长江清漂王”。他这个“清漂王”可谓名副其实,曾被国家三建委表彰过,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过,其人其事,引起国际环保组织关注,最近还被提名为2006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此时此刻,这个坐在船头披着晨光的“清漂王”,憧憬着长江没了漂浮物的那一天:在蓝天之下,他驾一叶轻舟,穿梭在美丽的母亲河上,打渔,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