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蔡明与他兜售的“昆曲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蔡明与他兜售的“昆曲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从未分开,所有的生活创意最终都变成了工作产品。

1992年,24岁的蔡明“下海”卖拖把――在商场里推销他发明的“拧水墩布”,一天卖77把,一年销售额100万元,自此开始了“创业传奇”。此时,他刚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一年,“下海”,之前被分配进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卖拖把的同年,蔡明成立了他的科宝公司,1994年他开始卖电器,年销售额以千万元速度增长。1996年蔡明去美国学习了一年工商管理,1999年进入厨柜行业,迅速将销售额弄到北京市场第一的位置。

十几年后,蔡明的中学同学石康成了名编剧。他撰写的《奋斗》剧本里,蔡明成了陆涛的原型。

“我和石康要创造一个全新的置入营销模式,置入的是主角的灵魂。”蔡明坦言石康很会“挖金子”,第一桶金就挖到了他的脑袋上,“《奋斗1》里边有我的原型,《奋斗2》中会更明显。石康提炼了我对艺术的追求,和推动中国家居发展的理想,和为实现这个理想做的工作与采取的生活方式,最后打造出故事的主角。”除了奉献故事,蔡明还投了300万元的真金白银给石康写剧本。

但是显然,“陆涛”取代不了蔡明。

2008年12月初,蔡明作为北京新的奢侈会所“九朝会”的设计师,宣布他“昆曲生活”的开始。

“所有我喜欢的东西都变成了工作”

“卖墩布那个阶段,我只想着多赚钱,过更好的生活。”蔡明一开始的生活理想和当时年轻人并无太大出入。而现在,他的“履历”里几乎没有失败的案例。“做事情肯定会遭遇问题,只不过我遇到问题会积极地去解决,最后把事情做完整。”

十几年来,蔡明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从未分开,所有的生活创意最终都变成了产品,日程也都被工作围绕。但是他乐在其中,认为“就是如此,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我的‘拥挤’本身就是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去年9月他去欧洲,18日在意大利看高级室内装饰展,20日就到雅典看游艇展,看完22日开幕的伦敦“百分百创意周”,又“顺便”去了伯明翰园艺展,最后又“插回”威尼斯看了双年展。“这种‘工作’不是每天处理公文的工作”。生活在如此的高速运转中保持着平衡,他似乎不需要停下来。

生活中能想的“点子”,都被蔡明用到了工作中。所有他喜欢的东西都变成了工作。可他是生活家,在他的世界里,不存在“工作家”――工作只能让人成为精英,无法成“家”。

2008奥运落幕时,有13万网民在为没抢到蔡明博客的“沙发”而懊恼――这可不是虚拟的沙发,而是总价100万的博洛尼沙发,在每一次“蔡明奥运观后感”的评论中“适时送出”。由此成就了新浪博客有史以来回复最多的帖子。这沙发送得成绩斐然,作为国内第一厨卫品牌“科宝・博洛尼”的创始人兼CEO,蔡明做事情一贯高调且出位,如同他注资300万给石康,要的不仅仅是给博洛尼家居的几个长镜头――他玩耍一系列“置入性行销”的花样,要的也并不仅仅只是事业品牌的升值。

商人卖的是产品,生活家兜售的是生活理念。蔡明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英国首富是《哈利・波特》的作者而不是女王?”

生活乐趣的大而化之

“九朝会”是蔡明真正想把个人创意打造成奢侈品的开始,这个会所位于北京北四环望京桥边上的大房子里,装修布局皆由蔡明设计。殿堂表达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休闲态度,又透着一股孩童神话的趣味。其中一间“超级”用餐包间,除了一张由十几米长的完整花梨木制作的桌子,所有的椅子都和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天庭的款式一样,威武却卡通。而昆曲戏全模仿颐和园德合楼戏台的设计,只是限于房高,三层戏台被压成了两层,“第三层”演变为数码动画屏幕,播放多媒体视频。尽管戏台在室内,台下观众席间,还是放了露天庭院用的鱼缸,里面游动的鲤鱼,丝毫不惧怕唱腔与人声,更不睬观众因为题词屏把《牡丹亭》里的“姑母庵”翻译成“my autie’s temple”的大笑。

之所以选中“昆曲”,蔡明看中的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精神情怀,而那个层面上的“休闲”和“享受”,是蔡明认为的最有潜质发展成中国奢侈生活方式――尽管这只是一个实验性的开始。

“也恰恰只有等到08年以后,中国才有可能真正拥有奢侈品牌,因为国家形象可以支持了。”蔡明的“奢侈品牌”梦做了很久,他打了个比方:“假如一个埃塞俄比亚的顶级设计师,设计了世界最高水准的东西,但是他也成不了奢侈品牌,因为他的国家形象不支持。”而中国的形象,在蔡明看来,已经具备了拥有奢侈品牌的条件。

生活理念与“奢侈品牌”在蔡明那里拥有相似的逻辑必然性――一个人的身份形象支持的时候,他的生活才可能成为别人参照模仿的样本。

蔡明喜欢昆曲,于是九朝会里每晚上演昆曲;蔡明要推行他的“生活在厨房”理念,于是会所大包间里,除了桌椅沙发,还有完整的厨房设备;蔡明喜欢艺术,于是会所里安排了完整的书店和画廊以及电影厅。他可以在这座大房子里完成他的大部分生活理想,过着艺术家般的生活,但他不愿意只做艺术家。

“一个纯粹的艺术家的命运绝对不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拨人叫做‘甲方’。如果甲方不买账,你想做再好的东西也没用。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要做好东西,就要成为甲方。现在,之所以我能做出好东西来,也是因为我牢牢地掌握着预算。”昆曲戏台不会是蔡明的终极目的,他要的是生活。

生活家蔡明的生活态度

问:对“生活家”的简要定义?

蔡明(以下简称蔡):要懂生活,自成一派,过生活过出名堂来了。

问:心目中的“生活家”是谁?

蔡:张又旭和我父亲。张又旭知道北京最好的核桃树是哪四棵,每年结多少果。他和我父亲两个老头一起去学开飞机,我爸最老,他倒数第二。

问:心目中最适合生活的城市是?

蔡:丽江。

问: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东西是?

蔡: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纯粹地去讲不能没有亲人和亲情,但是“缺少”的几率很低――除非地球毁灭了。所以比较实际的答案是“不能没有文化”。

问:头一次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是什么时候?

蔡:第一年创业,到年底,发现自己快破产的时候。花了5000块钱,却发现自己赔了30万,当时以为一辈子都还不清,非常沮丧――那个时候发现不能沮丧,因为没有生活的乐趣了,无论是面对鲜花还是春天,都感觉不到喜悦。我发现要调整自己。

问:与你在一起生活的朋友必须具备怎样的特质?

蔡:真诚。

问:你最不可缺的生活才华是什么?

蔡:好奇心。

问:你最想立即拥有的自己不具备的生活才华是?

蔡:人情世故。我发现自己在社交中非常不游刃有余。

问:你觉得你的生活高于普通人吗?

蔡:如果把“普通人的生活”定义在年薪三四十万、朝九晚五、一周能休息两天。那么这种生活我是满意的,太低于这个标准或者太高于这个标准都不好受,“太高于”了会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问:用三个词概括你的生活理念是?

蔡:开心就好。

(采访整理 佟佳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