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经典贸易理论已经阐明贸易对一国要素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有着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统计数据并借助统计软件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对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三大指标综合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建议我国应转变贸易增长方式,鼓励创新,扩大内需等。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科技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水平 能源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F75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043-04

[作者简介] 康增奎(1963 ― ),河北赵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活跃激发了厂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了各种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产业整体生产力得到提升。目前我国面临国内外市场双重压力,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阶段,通过对外贸易引擎作用实现要素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非常必要。

一、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机制

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早在上世纪1960年Kanamc Akamatsu提出的“雁行模型”,就主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国际化,参与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扩大出口,提升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1980年代之前Michaely和Balassa提出了一个国家的出口,可以通过资源优势以及技术在产业间的转移等渠道,实现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调整。1996年安娜的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在一个开放型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不同的生产要素会被不同的贸易业务使用,这会使这些要素在部门间得到重新配置。Italo Colantone(2010)研究了国际产业分工同企业进退市场的关系,发现越是开放度高的产业,越能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动态比较优势反映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市场是动态比较优势的体现,这对产业结构的演变有重要作用。Li Li,Michael Dunford(2012)研究了中国同欧盟之间的货物贸易往来,发现中国的相对比较优势已经不再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已经扩展到了部分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认为中国政府不再适合实施出口导向型政策,应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来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国内关于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方面,1995年牛文育曾提出国际贸易通过带动效应、优化效应来使产业结构得到升级。2006年刘炳廉对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国际贸易主要通过国际利益比较机制和产品生命周期循环两种机制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姜茜、李荣林(2010)从我国商品结构分析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认为部门之间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交叉效应。孙晓华、王昀(2013)基于半对数模型和结构效应验证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作用,发现从两大类贸易产品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来看,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有利于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这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跨越的特定时期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

本文将从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指标来分析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指标

(一)产业结构指标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升级时,一般借鉴配第-克拉克定律,研究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利用服务业占比提高来说明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方法只是描述总结了产业结构的变迁,并没有从实质上弄清楚产业结构升级与其演替的区别,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主要表达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内在机理是要素生产函数的向高效化转变的过程。据此,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具体划分为三大指标: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能源利用效率。

1. 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科技含量主要包括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技术,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对于这两种技术的投资主要来自于两大主体:企业和政府。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政府的投资因素,将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具体细分为三级指标:高校创新能力、行业创新能力和政府因素。

由于数据值和数据量较大,本文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5》,先对2002~2014年高校发表科技论文、申请专利、专利授权、国外、高新技术出口额、R&D经费支出(表1)等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基本处理后,再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得出最终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如表2所示。

2. 人力资本指标

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具有正向作用。一般把人力资本水平表示为受教育水平(如小学、中学、大学)占劳动力数量的比重来表示。

3.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能源利用效率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对能源效率的测算,主要通过能源服务产出量与投入量比值来度量,或者一定量的经济产出所学的能源投入占实际能源投入的百分比来测算。本文借鉴Hu和 Wang(2006)在《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所用方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DEA测算我国的2002~2014年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TFEE。

TFEE的取值应该是大于0小于1的。TFEE指数越大,说明能源效率高;反之,TFEE越小,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输入变量(能源消费量,劳动投入和资本存量)以及输出变量GDP的历年数值,用Deap2.1得出全要素能源效率。

(二)三大指标测算结果

采用因子分析法、人力资本公式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别得出了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人力资本水平和全要素能源利用率三大指标,如表3所示。

把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这三个变量的指标标准化,计算熵值、信息效用值,最后得出这三个变量的权重分别为:0.34,0.34,0.32。通过得出的权重比例,求出最终的产业结构指标。

三、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产业结构优化,解释变量:对外贸易总额。2002―2014年对外贸易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15》。利用Eviews 6.0软件输出结果概述如下:

1.平稳性检验。由于在T统计值的绝对值2.248360大于5%和10%显著水平的绝对值,而且可以看出P值为0.0296

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当Sample为 2002~2014包括观测12个目标,产业结构为被解释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对外贸易的Chi-sq.为2.09324 ,Prob. 为0.013. 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条件为滞后期水平为1时,对外贸易的原假设是不能被接受的,结果显示这个指标都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3. VEC模型。在增加P值的过程中发现,在滞后一期的时候,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SC)准则的AIC和SC同时出现星号,所以得出最优滞后期为1。滞后期为1的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影响度为0.72。同时,因为R方值为0.924463,说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方程的拟合度是比较高的,证明我国产业结构的增长与对外贸易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为t 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显著。

4. 脉冲函数效应。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累积冲击,输出图示可以看出对外贸易(CFT)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正向的,尤其是在第二期以前,正向作用是逐步加大的,在第二期达到了最大值,在第二期以后这种正效应逐渐减少,以后正效应逐年稳步减少。说明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短期正效应,但不构成持久影响,说明我国还应该积极改变贸易策略和贸易增长方式,使对外贸易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实现可持续的正面推动效应。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确定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处理数据以及一系列的验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些结论:单位根检验显示我国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是一阶单整的,2002~2014年的时间序列是平稳序列,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引起我国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VEC模型结果的说明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正效应,因此我国应该继续重视贸易的“发动机”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 推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贸易总量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在国际分工过程中,我国主要还是依靠丰富且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来参与国际化分工,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中下层,没有形成出口竞争优势产业体系,贸易方式亟需由从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提高综合竞争实力,通过优化进出口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 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我国各类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较大,甚至于其它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开展通讯、保险等生产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讯、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也将增加第三产业在产业总值中的分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 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差距较大,应该提出相关政策,鼓励将科技创新结果有效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比如税收方面的优惠、利率政策、再贷款优惠等激励政策等,以此来提高企业或者行业的创新热情,并鼓励把这些无形的创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推动产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创新和改变。

4. 提高我国的劳动者素质水平,加大鼓励培养高水平的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当在教育方面加大投资,弥补高素质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我国虽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是人口基数分母大,导致人均受教育水平相比世界平均水平来说较低,所以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我国整体劳动力素质。

5. 积极推广能源节约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绿色、环保、低碳经济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

6. 由本文相关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除了对外贸易因素外,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贡献率更大如内需才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所以刺激国内消费水平是重中之重。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更需要积极扩大内需,引导资金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吸纳就业人数多的各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Akamatsu, K.A Historical Patter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Developing Economies,1962.

[2] Chereny.H and Strout, A.M.Foreign Assis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

[3] Grossman G M,Krueger A B.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2):353-377.

[4] Hu J L, Wang S C. 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 [J]. Energy Policy, 2006, Vol.34:3206-3217.

[5] 姜茜,李荣林.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 经济问题,2010(5):19-23.

[6] 江小涓. 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4-14.

[7] 靳卫东.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J]. 经济评论,2010(6):137-142.

[8] 李磊.中国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0(5):60-62.

[9] 孙晓华,王昀.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半对数模型和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5-21.

[10] 武海峰,刘光彦. 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4(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