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入706代血浆500ml中静滴。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的变化,治疗前、治疗5天、10天、15天各评分1次。结果 治疗组治愈9例,显著进步15例,无变化2例,治愈率30%,显效率8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著进步11例,无变化4例,治愈率20%,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有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塞通;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73-01

近年来,脑梗塞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呈上升趋势,但是迄今为止,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9年以来,运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我科的住院病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经颅脑CT和核磁共振确诊为脑梗塞。病例选择条件为发病6-72h内入院,排除。(1)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2)脑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塞。(3)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4)有血液系统疾病史。共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6-76岁,平均54岁。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6岁,治疗前肌力0-Ⅳ级病例数分别为2、7、9、8、4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2岁。治疗前肌力0-Ⅳ级病例数分别为2、6、8、9、5例。2组在年龄、性别及肢体严重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入706代血浆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为15天。2组基础治疗相同,血压、血糖、血脂高者降血压、血糖、血脂,有脑水肿者适当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1]。在治疗前及治疗后5天、10天、15天各评分1次。并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1]。(1)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级-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左右;(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在18%以内;(6)死亡。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及x检验。

3 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且起效快;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梗塞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增高、脑血栓形成、心脏病或骨折致栓子脱落,使血管腔变窄或闭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1)颈动脉系统脑梗塞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尿失禁及/或尿潴留、失语、失读、失认、失写、精神症状等。(2)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塞主要表现为眩晕、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原则主要是调整血压,及时应用脱水剂,以清除脑水肿,扩张脑血管,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治疗,脑代谢活化剂,中医中药及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但溶栓治疗,适用于超早期和进行性卒中。一般要求6小时以内,最好为3小时内,有出血性病、出凝血异常者及伴发癫痫不能控制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塞、外科手术、分娩者,并发亚急性心内膜炎者均不能溶栓治疗。临床上病人首次就诊时间80%以上超过6h,脑梗死灶已形成,通常溶栓逆转坏死脑细胞意义不大,且合并出血的风险增加。

急性脑梗塞祖国医学属“中风”范畴,本病多见于年迈之人,年逾四旬之后,阴气自半,气血渐衰,偶因将息失宜,或情志所伤等诱因,犹如巍峨大厦,而基础不固,一遇大风,则颓然崩倒,一旦发病,大多难以治疗。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指气血衰少,肝肾不足;标实指风火相煽,气血郁阻,痰湿壅滞,临床上多为气虚血瘀,瘀阻脉络所致。因此治疗关键在于补气行血,通经活络,瘀血祛,新血生,脏腑经络得以营养,肢体功能得以恢复。因此对急性脑梗塞予以行气活血通络治疗更为重要[2]。本组采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有效率93.33%,显效率8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血塞通系人参、三七提取物,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PNS),主要成分是人参三醇苷Rg1,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药理及动物试验证明:(1)抗血栓:三七总皂苷(PNS)显著抑制胶原、ADH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人参三醇型皂苷(PTS)可抑制ADP、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酶、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人参皂苷Rg1可抗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以上作用表明,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Ca2+,5-HT等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释放,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抗血栓形成。(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A.对心脏的作用: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B.对心肌缺血:三七总皂苷①扩张冠脉,促进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②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③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④提高耐缺氧能力。C.对血管血压的影响:三七总皂苷对不同部位血管具有选择性扩张作用,对大动脉,如胸主动脉、肺动脉扩张作用弱,而对肾动脉、肠系膜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等小动脉和静脉扩张作用强,并能显著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总之,三七能扩血管、降血压,尤以降低舒张压作用明显,其作用主要与阻Ca2+内流有关。D.抗脑缺血:三七总皂苷可明显扩张脑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增加局部血流量,减轻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损伤,延缓缺血组织ATP的分解,改善能量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以抗脑缺血。E.抗心律失常:人参三醇型皂苷主要通过延长动作电位时相(APD)及有效不应期(ERP),阻断早搏的冲动传导而抗多种心律失常,其作用与乙胺碘呋酮的作用相似。F.抗动脉粥样硬化:三七总皂苷可纠正前列腺素I2―血栓素A2之间的失衡,稳定内环境。能抑制β-脂蛋白、总脂、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从而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3)促进造血:三七“祛瘀生新”,现代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4)三七对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5)其他作用:三七还有止血、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作用[3]。本治疗组30例,无1例恶化及死亡,未发生过敏反应及热反应,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0(1):208-212.

[3] 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