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刺配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刺配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腰椎扳手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大肠俞、白环俞、腰椎夹背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穴分别进针得气行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并配合腰椎斜扳手法复位;对照组取腰椎间盘突出椎体旁2cm,压痛明显处为封闭点,药物以康宁克通40mg加20%利多卡因3ml作双侧痛点封闭,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腰椎斜扳手法能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 针刺 腰椎斜扳 腰椎间盘突出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目前保守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经20余年临床发现通过针刺配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故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加手法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与西药封闭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2~62岁,病程2个月~3年。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3~61岁,病程2个月~2.5年。两组均经CT检查定位,其中治疗组L3~4椎间盘突出症3例,L4~5椎间盘突出3例,L3~S1椎间盘突出症7例,L4~5、 L5~S1 共27例;对照组L3~4、L4~5椎间盘突出13例,L4~5 、L5~S1椎间盘突出2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分型经统计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腰椎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腰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腰肌紧张,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叩击痛,并向下肢放射;⑤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蜇屈无力,下肢受皮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可出现肌肉萎缩;⑥正侧斜位X线片显示腰椎侧弯,生理前凸消失或后凸,椎间隙变榨或左右宽窄不等或后宽前窄。CT、MR检查可见腰椎髓核突出或膨胀。

排除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排除标准:①排除脊椎各部位骨折;②脊柱炎症性病变如结核、类风湿、增生性病变;③梨状肌损伤综合征;④臀上皮神经损伤;⑤骶髂关节半脱位;⑥椎管狭窄症,主要指先天发育性或后天继发性椎管狭小;⑦纤维性椎间盘的急性紊乱;⑧尚需与脊髓马尾肿瘤、椎管内静脉丛充血、脊神经根炎等鉴别。

治疗方法:治疗组⑴针刺方法:①取穴:大肠俞、白环俞、腰椎夹背穴、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绝骨。②操作:患者俯卧:取28号2寸毫针,针刺相应突出的椎间盘的棘突下,L3~4椎间盘突出就针刺第三腰椎棘突下,L4~5椎间盘突出就针刺腰阳关,L5~S1椎间盘突出就针刺腰骶穴及其夹脊穴,针刺第三腰椎棘突下、腰阳关、腰骶穴时,针尖稍向上斜刺1.5寸,针刺夹脊穴时稍斜向督脉刺1.5寸,若继发性坐骨神经痛,配合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用28号5寸,3寸,1.5寸的毫针,针刺时使针感传向下肢足背或足趾。留针30分钟。⑵腰椎斜扳手法:患者取侧卧位,采用推、揉、点、按等手法促使腰部肌肉松弛,待局部肌肉松解后嘱咐患者侧卧位,卧侧下肢自然伸直,上侧下肢屈髋、屈膝,自然放于卧侧腿上,术者站立其面前,以一肘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抵于臀部,两肘同时协调用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活动,待腰部完全放松后略停片刻,再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发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闻及“喀喀”的弹响声。1次/日,2周1个疗程。对照组:取腰间盘突出椎体旁2cm压痛明显处为封闭点,药物以康宁克通40mg加20%利多卡因3ml作双侧痛点封闭,每5天注射1次,共1个月。总结疗效,并经统计处理。

疗效判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①痊愈: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腰肌痉挛消失,能恢复日常工作,直腿抬高试验阴性;②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腰肌痉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达60°,能恢复部分工作;③无效:治疗两个疗程无明显好转。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讨 论

发病机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间腰岔气、塞腰、腰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外因多为感受外邪,寒湿侵袭腰部,阻痹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所在,体虚久病,闪挫跌扑,不正等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医学心语・腰痛》中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脉浮强者,风也;腰冷如冰,喜得热手熨,脉沉迟,或湿也、寒也[2]。”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是椎间盘长期的持续性的超负荷压力造成早期出现退变,髓核失水萎缩,纤维环松弛及软骨扳出现裂纹,椎间盘变扁,向周围组织膨出且失去弹性,是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致使呈游离状态的髓核穿过已变性,薄化的纤维环进入椎管前方,或穿过椎板侵入椎体边缘导致相邻组织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针刺促使椎间盘还纳的机理:针刺具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可影响血液成分的改变。提高新陈代谢,可以通过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对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发挥调整作用。针刺可以通经脉,解除局部的肌肉的痉挛,产生镇痛效应和提高防御免役力及内分泌腺的功能影响。消除神经以及病变周围组织由于受增生的骨质压迫而出现的水肿、炎症等病理变化,从而达到的机体平衡,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

腰椎斜扳手法促使腰椎间盘回纳的机理:长时间推拿可以使腰部肌肉松弛和韧带紧张得到缓解,从而直接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最终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水肿,改善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按摩还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调节作用,起到镇痛效应,有利于椎间盘的回纳。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孙玉信.王晓田.医学心悟[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