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贬抑以收敛,发扬而抬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贬抑以收敛,发扬而抬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四个方面对记叙文布局技巧的欲扬先抑法进行了点拨。

关键词:抑扬;记叙文;技巧

清代学者唐彪说:“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为之抑。随以数语振发,乃为之扬。”贬抑收敛,以期发扬抬高,正是欲扬先抑的妙处。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技法点拨。

一、要对比鲜明

抑扬两面要有对照性,最好能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而不能把相近或构不成对比关系的人物或者事物放在一起。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先写阿长种种让人“讨厌”甚至“憎恶”的行为:她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严,睡相差,规矩多,无知,愚昧。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她自掏腰包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带图的《山海经》。她的严厉与慈爱、无知与富有、愚昧与高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跌”得“重”,所以“抬”得“高。此时,幼小的“我”心底自然而然地萌生了“新的敬意”,对她的怨恨,也“从此完全消失了”。

二、要主次分明

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抑起的是衬垫作用,重点要放在‘扬’上,切不可平均用墨,更不能喧宾夺主。”如,《琐忆》,用寥寥数笔,借他人之口对鲁迅贬抑。却用了大量篇幅极力铺陈、渲染鲁迅先生怎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表现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从行文上看,主次分明,轻重适宜,详略得当。

三、要转换有度

要掌握好“度”和转换的自然。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失实或有悖于事理而影响表达效果。转换不自然,就可能虚假而让人不信服。杨朔《荔枝蜜》中说他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蛰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蜜蜂顿生敬仰之情。进而领悟到,蜜蜂的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作者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宕开笔墨,迤逦写来,转换自然,跌宕有致,合情合理。

四、要对象一致

所“抑”和所“扬”对象必须是同一人物或同一事物,因为如果所“抑”和所“扬”的对象错位就达不到对同一人物或同一事物先抑后扬的效果。

欲扬先抑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得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