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俗视野下的目连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俗视野下的目连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连戏是一种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剧目总称,在江南民间极为兴盛。目连戏的形成和发展,与民间说唱艺术、鬼神崇拜和神事活动和习俗紧密相关。

关键词:民俗;目连戏;说唱艺术;鬼神崇拜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18-02

目连戏是一种以目连救目为题材的剧目总称,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宗教祭祀剧,又因其宣扬佛教教义,多为宗教节日还愿时演出,俗称“还愿戏”。自南宋以来,广泛流传于安徽、湖南、福建、四川、浙江等地,在民间极为兴盛。目连戏的这种民间性与民俗紧密相关。本文拟试从民俗学的角度来探讨目连戏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民间说唱艺术为目连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说唱艺术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赵珩认为古代的俳优是说唱艺术的源头,“说故事、讲笑话”是俳优重要的一门艺术活动,其“诙谐嘲弄为说唱艺术所继承,并成为后世说唱艺术的构成因素”;臧立认为我国说唱艺术的起源和春秋之前“瞽者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春秋以前瞽史的讽刺活动与后世的说唱艺术是一脉相承的”。说唱艺术究其源自何处,虽然说法不一,但是都认为说唱艺术先秦时期在宫廷或民间的活跃,成为一种习俗。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弘道扬教,出现了僧侣专门为俗众讲授教义的“俗讲”。俗讲取材于佛经,吸收了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佛教教义故事化生活化,变得通俗易懂。俗讲的记录本,称为“变文”。

这种说唱变文在唐代极为盛行,并且出现了专门说唱变文的“变场”。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元和中有个李秀才,曾被寺僧呼为“望酒旗,玩变场者”;《资治通鉴》卷二四八还记载万寿公主也曾到“慈恩寺观戏场”。这些民间娱乐场所也吸引着王公贵胄、秀才士子,可见变文等说唱文学的影响之广。郭湜《高力士外传》载:“太上皇(唐玄宗)移仗西内安置……每日上皇与高司亲看扫除庭院,芟剃草木。或讲经、论议、转变、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转唱变文(“转变”)竟深入宫禁,更可想见其流行之盛。

随着佛教进一步传播,目连救母故事成为俗讲、变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早记述目连救母故事,是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故事较为简单。隋唐时期的敦煌写本佛经《佛说净土盂兰盆经》,目连故事已有一定的发展,较为丰富。现存的敦煌变文中有关目连救母故事的有《目连缘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变文》和《盂兰盆经讲经文》等,在这些俗讲文本中,目连救母故事又有进一步的变化,比佛经更为丰富。

随着目连救母故事的逐渐中国化,北宋时期目连故事已由说唱形式衍化为戏剧形式。其时都城汴京已出现了连续七八天的《目连救母》杂剧的演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由此可见目连救母的故事已经以杂剧的形式在舞台上表演,这是目连救母在中国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七八天的演出,不可能全是搬演目连故事。所谓“杂剧”,当然还有各种杂耍伎艺和各种戏谑、调笑节目穿插其间。中国戏剧从孕育到形成之初期,就出现这样大型剧目,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差不多同时,金院本也出现有《打青提》的剧目,具体情况虽不得而知,但说明“目连杂剧”的演出已不是孤立的现象。到了明万历初年,安徽祁门人郑之珍,在民间流传的杂剧、变文、宝卷基础上,加工、改编成为能演三宵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至此,目连戏文基本定型。清乾隆年间,词臣张照奉敕在《目连记》 基础上重编为 240 出,能连演十天的《劝善金科》,但只能在宫廷中演出,影响不大。

随着宋杂剧的出现,目连救母也搬上了舞台,逐渐形成以“目连救母”为正剧的目连戏戏种。在民间,自宋元以降,目连救母戏文的演出,更是遍及全国各地,尤以南方诸省为盛。

其次,民俗中的鬼神崇拜目连戏发展的核心动力。鬼神崇拜是民间信仰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信仰之一。

祭祀是沟通人与鬼神的一种手段。通过各种祭祀活动,人们祷告鬼神,请求庇护,或者酬神还愿,种种习俗由此而生。这种原始朴素的鬼神崇拜,影响着先民的生活,渗透到心理,形成一种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道教鬼神信仰和儒教鬼神信仰。渗透着这种鬼神信仰的民间习俗,常常在特定的节日以某种仪式祭祀,酬神谢鬼。酬神谢鬼时,往往伴有戏曲演出。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步与中国的文化思想相结合,实现佛教的本土化,中国的鬼神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佛教的地狱鬼魂、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的观念和鬼神崇拜的浸渍同化,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教鬼神世界,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特局面。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目连故事也传入我国,在流传过程中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目连故事逐渐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目连中国化的最大特色是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了符合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到地狱营救目连的母亲变成了目连本人。这个故事第一次出现在竺法所译的《佛说盂兰盆经》里,是后世描绘目连救母故事的蓝本。“目连救母”故事的传播,导致中国很多地方形成了“鬼节”,即在农历七月十五的道教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会,进行祭祀活动,还上演目连戏。《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就是在《佛说盂兰盆经》的基础上,通过民间艺人的加工,逐渐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故事,特别是对地狱的描写,极尽铺陈之能事,生动曲折,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鬼神世界,充满了世俗意识,宗教意识。

目连戏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构建的地狱地府世界,适应了民间鬼神信仰的习俗。在民间,人们认为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都是鬼魅作祟,于是祈求菩萨神仙驱鬼逐疫,形成众多的祭祀习俗。这些祭祀活动中,除了和尚道士作法事诵经念佛外,主要是演出“目连戏”。为了适应民俗的祈祷,目连戏演出中间,穿插与祭祀祈祷有关的剧目,如“捉旱魃”“捉寒林”“东窗”,又称“花目连”。在川剧目连戏中,要请灵官镇坛,要放五猖捉旱魃,这种演出习俗,很适合打醮等民俗,符合人们的祭祀祈祷活动。

第三,神事活动与习俗为目连戏的发展提供了场所。目连戏与盂兰盆会关系密切。据《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得知母亲死后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就跑去求佛救度,佛即让他在七月十五日,即是夏季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饮食,供食十方僧众便可解脱。据此,佛教徒在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盂兰盆会由此形成。目连戏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南宋盂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止,观众倍增。”《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广为华饰,乃至割竹,饴蜡剪彩,横花叶之行,极工巧之妙。”南朝梁武帝开始举行盂兰盆会,每年七月十五日向各寺送盆供养,自此盂兰盆会成为汉地风俗。

盂兰盆会在初唐已相当流行。据史载,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天下后,曾在中元这一天,作万缘超度的盂兰盆会,征召僧尼二万余众,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

到了宋代,盂兰盆会已经由盆供超度演变为以盆施鬼荐亡,和放焰口、施舍恶鬼混同在一起,佛道两家都在这一日祭起法器,为阴阳世界做功德,盂兰盆会成了民间节日。

在盂兰盆会期间,搬演目连戏,宣扬佛教教义。最早目连戏《目连救母》是以一种杂剧的形式出现的,其内容主要源自敦煌变文。早在晚唐《目连救母变文》就产生了,北宋后期形成了能够连续演唱七、八天的“目连救母杂剧”。《乾淳岁月记》载:“七月十五日,道教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以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道教认为中元节是地官判别人间、鬼域善恶的日子,这天道士诵经为人间囚徒和阴间饿鬼孤魂解脱罪恶,民间也有祭拜地官之俗。佛教认为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投胎日,视为寄生节,因而要在这一天报母恩,所以此节也称为报恩节。

目连戏在发展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以阴曹地府为主的神鬼世界。

民间目连戏的演出,一般与盂兰盆会、罗天大醮、水陆道场等佛事道场活动结合进行的,或超度亡魂,或驱邪除祟,或酬神纳吉。根据演出场所和目的不同,目连戏的叫法也不一样。“神戏”是为了酬神,“平安戏”是祈求平安,“还愿戏”用来称还愿,崇佛的“香火戏”,在庙会等节日上演的称为“会戏”,在宗祠活动演出的是“堂戏”,有庆丰收的“社戏”,等等。 这些演出大多在秋后春末农闲时节,演出时间因其需要长短不一,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有的甚至长达一年之久。

因为目连戏的演出往往与宗教活动紧密相关,一些学者认为目连戏是一种宗教戏。其实在中国民间,一些宗教祭祀和民俗活动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很难严格的区分开来,这也是两者长期以来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常有的现象。

正因如此,目连戏的演出总会伴随着一定的祭祀仪式民俗活动。演出目连戏时的神事活动都由专人主持,主持人各地叫法不一,高淳目连戏称之为大花脸,辰河高腔目连戏谓之包台师或掌台师,在川剧目连戏中称之为阴教。

演出前,在皖南演出搭戏台要请风水先生祭厉,正式演出前要举行抬菩萨或灵官游村。湖南辰河高腔目连戏演出前,由包台师主持开台仪式。开演前,要请梨园祖师,在后台设坛供奉。要“镇台”、“抬灵官”、“法五猖”、“拿寒林”,并在台板下设坛供寒林。每天开罗时,要由一位天将值日“天将定台”。演出结束,要“灵官扫台”、“金星收煞”、“送寒林”。演出中还穿插一些“迎福降祥”、“请瘟祈福”、“散花”等仪式。

目连戏的演出从准备到结束,始终都有一系列的民俗禁忌。在湖南,戏班开演前要全体沐浴、吃斋,不准妇女到后台,唱到《刘氏开荤》之后才能够吃荤。在福建,艺人要在演出前的一个月就吃素。江西在演目连戏时,从演出开始起,家家户户都要吃素,直到演出《刘氏开荤》方可吃荤;辰河高腔目连戏在上演萝卜出世时,观众争抢红鸡蛋,以求吉兆。看鬼戏时,必须天亮后才能回家,否则就会把鬼魂带回家。扮演阎君及板头将军的演员上妆后,只能正襟危坐,不能和人交谈,否则很可能让交谈者死去。种种禁忌,各地不一。有的规定演出期间戒,有的地方要求怀孕二三个月的妇女不能看戏,不然可能会小产。高淳目连戏《过阎王关》中五殿阎君升殿时,怀抱婴儿的妇女上台叩拜阎王,阎王口中念念有词,在婴儿额前点朱砂,婴儿从此就无灾无病,长命百岁。

目连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民间耍杂等风俗,目连戏在演出时,往往穿插大量的民俗表演,增强观赏性和群众的参与性,如下刀山、下火海、吊碗等。川剧目连戏在上演《娶刘氏四》时,演出中出现蜀中迎亲的风俗。

参考文献:

[1]施文楠.目连戏与宗教、风俗考析[M].戏曲研究[M].

[2]文艺萱.湖南“目连戏”演出辩证[M].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M].2003(03).

项目名称: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地藏信仰与九华山民俗研究“和池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