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大量出现,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发展的过程必然带来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农民离开其生存的土地,也进一步带来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失地农民就业难、就业质量差、重复失业现象普遍,解决失地农民的民生问题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 失地农民生活及就业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货币补偿款短时间聚集,短时间消耗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会得到相应的费用补偿,一夜骤富是很常见的事情,对于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很容易得到眼下的满足。为防止这些赔偿金被日常零星用掉,往往钱一到手就已经计划好了用这些钱的用途,如购买以前没有能力购买的小轿车,留待装修新家以及为子女结婚备用。总之,一时间,钱来的快,去的也快,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来源则成为一个很大问题。

(二)失地农民生活压力增大

以“城中村”失地农民为例,在吃的方面,征地以前,农民还可以在自家地里种点粮食或蔬菜,起码在吃的方面,不用花太多钱,而现在,只要动一动口,一斤面、一把菜都得用钱买;在住的方面,以前住自家房子不用交物业费等七七八八的费用,而现在住进安置的小区里各种各样的费用都接踵而至,如物业费,有线电视费、天然气费等等。在其他方面,如子女的教育费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消费额度也在不断地增长,收入水平远远赶不上消费水平。这对于习惯了以前生活模式的失地农民来说,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失地农民就业情况不乐观

失地农民的就业大致可以分为政府部门的安置就业、自谋职业以及自主创业三种类型。虽然失地农民可以通过三种渠道实现就业,但是就目前很多城中村改造来看,政府部门以及开发商只给予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住所安置以及过渡期间的生活费等暂时的补贴,几乎没有针对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措施。自主创业的农民也不是从失去土地以后开始的,而是之前很早就脱离土地自我发展,真正属于征地之后开始创业的农民是少之又少。从实际情况看,自谋职业是目前失地农民解决就业的主要方式,他们主要从事如下工作,一是从事小区、工厂的保洁,保安等工作,保洁以40-50岁左右的女性居多,保安以20-30左右的男青年居多;二是进入拆迁社区周边的工厂,从事简单的生产线上重复性加工的工作;三是开办各种店面、街头巷尾的摆摊设点等。总体来说,失地农民的生计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重复面临失业的困扰。

二、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影响因素

(一) 就业意识淡薄,市场竞争能力弱

受传统思想影响,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劳动素质和技能偏低。他们拥有着强烈的地域和生活优越感,不愿屈身从事一般性行业,与有“肯吃苦、报酬低”优势的外地民工产生鲜明的对比。大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更愿意吸纳低工资的外来人员。因此,要改变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首先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意识,增强其就业技能,提高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当务之急。

(二) 经济发展体制不科学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毕竟国有企业吸收就业人数有限,而且受到地域的限制,不能解决大多数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实践证明,民营、私营等中小企业由于运行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地域限制小,在吸收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完善,达不到吸收失更多地农民就业的程度。所以,我国应尽快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体制,鼓励中小企的发展,使其更好的发挥就业导向的作用。

(三) 保障政策缺乏长远考虑

就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社会保障便有了后顾之忧。目前,有关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各地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提供工作保障、留一小部分土地作为保障和货币补偿保障。但由于前两种保障方式往往涉及的部门、机构和其他因素比较多,不如货币补偿保障来的简单,所以,很多地方都是采取货币补偿保障的方式,这是当前主要的一种失地农民保障措施。

(四) 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狭窄

目前,针对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陷入就业的困境,政府部门还没有将其纳入就业体系,没有出台相应完善的就业保障政策,没有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和培训机会,更没有制定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倾斜政策。目前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都是靠自己的亲朋或街坊邻居介绍工作,政府部门及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在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

(一)鼓励民营、私营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范围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发展产业经济,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利用城市周边的工商企业、餐饮服务业,对这些企业实施政策倾斜,让其吸纳更多的失地农民就业;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链,拓展失地农民的就业空间。

(二)加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合理性,确保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首先,征地补偿制度要切合实际。应该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制定切合失地农民自身利益的补偿制度。其次,保障制度的建立既要考虑失地农民的当前利益,也要考虑其长远利益,具体办法就是通过征地货币补偿保障失地农民当前的生活,再通过就业安置等办法保障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再次,加强征地补偿费用监督机制的建立,确保征地补偿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率性。

(三)采取多渠道就业服务措施,提高就业率

首先,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体系,例如普及数字化电视等,进行就业宣传,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其次,建立公益性的就业信息服务机构,根据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整理成一套完整的信息资料,然后将其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兴趣特长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及培训在内的服务。再次,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入一些中小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这些企业吸收更多失地农民就业。

(四)政府各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首先,政府部门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民提供咨询服务,针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注意的事项,市场分析等提供免费的培训。其次,对创业农民可以通过金融政策的倾斜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缓解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的问题。再次,在创业所需的相关证件办理上,简化其办理程序,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一定的便利。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失地农民发展个体经营。

参考文献

[1]刘波,陈夏芬.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保障政策选择[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http://:81/jpm/dynamie/portal aetion=infoDetai1Aetion&eventsubmit_doInfodetai1=do工nfodetail&id=7707448

[3]http://:83/page/guihua/page.asp id=859

[4]王文甫.我国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的财政政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4):113-115

[5]刘俊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0,(2).

[6]李冬梅,钟永圣..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财政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