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蔡元培的情感教育思想及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蔡元培的情感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卓越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情感教育思想的特点在于强调用情感来健全人的心灵。随着时代的推移,他的情感教育思想的价值和魅力,更加显现出来。这一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非常鲜活深刻的现实意义, 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蔡元培;情感教育;启示

蔡元培对于近代中国情感教育的发展贡献突出,他不仅在理论上加深了情感陶冶在教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将美育、情感教育纳入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方针之中,在教育制度上钻研陶冶感情之术,他说:“人人都有情感,而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只是由于感情推动的薄弱,要转弱而强,转薄而厚,有待于陶养。”①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在蔡元培的倡导下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同。

一、蔡元培情感教育思想的体现

(一)情感教育的目标――塑造人的健全心灵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未来人才与当今人才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基础,更在于人的精神、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思想、道德、精神等人格的健全,将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人才特征。在中国历史上,蔡元培对健全人格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健全的人格应该是从德、智、体、美、世界观五方面协调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指导方针,对于情感方面,蔡元培强调塑造人的健全心灵,蔡元培指出:“美学观念者,基于快与不快之感。与科学之属知见,道德之发于意志者,相为对待。科学在乎探究,故伦理之判断,所以别善恶。美感在乎鉴赏,故美学之判断,所以别美丑。是吾人意识发展之各方面也。”②也就是说,我们做事要达到目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知识,提高理性认识,以探求正确的方法途径,同时还要通过美育“激情导欲”,提高对事物的兴趣,树立崇高的理想。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乐去感染、激发全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育。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情感教育的性质――审美情感的教育

蔡元培认识到美育就是审美情感的教育,美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的性质和形象。蔡元培先生对美育这样解释:“人人都有情感,而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只是由于感情推动的薄弱,要转弱而强,转薄而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③蔡元培对美育的情感性质的认识是基于对西方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关系”命题的理解,并且进一步阐述了美感的超脱性和普遍性的特点。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得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得理想世界里去。因此,美感或审美只与现象世界的形式有关,与对象的存在毫无关系。所以它能超脱包括生理和伦理在内的任何利害关系。同时,又由于美是作为普遍性而存在的,美感也是消除了“人我之见”的一种普遍性情感。所以,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强调美育的情感教育的性质。美是以自身的具体形象和感染力打动人心,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通过美感活动引导人们的精神,其主旨是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培养献身精神和创造能力,因为“美育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创造精神”,“美育一方面有超脱厉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④

美育之所以不同于德、智、体其他教育,在于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即美育属于情感教育的领域,主要以美的形象为教育手段,因此全面地讲,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审美情感的目的。从性质上讲,美育是情感的教育。审美情感不是一种抽象的天赋能力,而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类自身的历史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在欣赏自身创造性,智慧和力量时,会产生一种创造的喜悦、激动和欢乐。这种对自己的本质力量的欣赏而产生的精神愉悦正是人类的审美情感的本质。由于审美而产生的情感愉悦,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愉悦,即不同于生理也不同于认识性的或道德性的情感愉悦。从客观方面来说,这种审美的情感愉悦反映了对象之间的一种特有的无实质性的关照的审美关系。生理情感愉悦反映的是生理欲求关系;认识性的情感愉悦是由对客观规律的掌握而获得的情感愉悦;道德性的情感愉悦则是由于道德行为的成功而获得的情感愉悦,反映了人与对象之间的功利关系,只有在审美的关系中,人与对象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采取审美的关照的态度。从主观方面讲,审美的情感愉悦反映了人对这种特别的审美关系得主观体验。因此,审美的情感愉悦是一种情感与理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三)情感教育的方法――提倡个性自由

个性教育是尊重个性、通过个性并培养健康个性的教育。个性这个概念本身就包括了个体情感世界的独特性。而且是以后者为核心的。离开了个体情感的培养,就很难谈得上个性教育,没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人,也根本不会有优秀的个性,最多只能有狭隘的“利己性”和“私性”。从这方面来说,情感教育是个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原则,是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基础之一。蔡元培主张重视学生的个性自由,这是其情感教育思想的直观体现。

谈到个性,蔡元培认为,当时学校中的年级制度,不管学生个性如何,只要读满几年就能毕业,很不妥当。他反对不顾客观实际而主张采取自由研究的古代书院制度,因为现代学校的科目繁多且教法不一。他赞成的做法是“提倡纯粹自由学校,无一定校所,无上课形式,欲学某科,找得精于某科者为导师,由导师指定数种书籍, 自由研究, 质疑问难”。认为借此可以发展个性,避免整体划一的年级制的弊端。个性的培养是自由、平等的基础。他提出“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在这种个性自由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强调要了解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他强调“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是“吾人受教于儿童”,即是说教师要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个性;不是学生服从于教师,而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蔡元培认为,教师教书最要紧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教师不讲解也可以,除非学生实在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才去帮助他(她) 。对于学生来说,他认为,不仅要把教科书熟读了,而且要学会触类旁通,学会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公理来,就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废除对学生灌输固定的知识的方法,而采取启发式的教学,让儿童自动学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问的门径以及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她) 们能够自由伸展其特长,等等。

二、蔡元培情感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当代健全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情感教育

蔡元培提出了较为深刻的情感教育思想。中国当代的人格塑造应从这一思想中吸取注重扬美弃丑、注重艺术、注重非功利等精髓,在社会中培养具有人格美的当代人。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发扬情感教育中审美情感的扬美弃丑的特点,主张通过人的自我修养,摒弃有违理性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的行事做人符合道德伦理和标准,达到较高的境界。美善结合、扬美弃丑的审美情感理念,能提高当代人明辨是非、洞察美丑的能力,能使人们自觉地趋善避恶、抵制邪恶事物。

其次,重视艺术对人格的陶冶作用。蔡元培的情感教育观念让我们明白,当今的人格塑造,艺术起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因为艺术渗透了人的创造才华和精神品性,熔铸进了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是对生活的超越和提升,也是对人生的反思和反悔。它既是审美观念的浓缩,也是道德、伦理理念的精华。所以,艺术能给人以最充分最完满的美的享受,最充分地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态度,最能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品格。艺术对人的陶冶和教育,虽然不是美育方式的全部,但它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当代人,只有经过艺术美的沐浴和洗礼,才会具有无穷魅力的人格美。

再次,注重情感教育中的非功利性的思想。审美情感的非功利性的思想,先辈们淡泊名利的行为,会冲击当代人对物质的贪欲,消解他们对功名的奢求,让自私、冷漠的心变得宽容、豁达和友爱。这就会让当代人在对物质的追求中,保持一份精神向上的渴求,用理性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终使当代的人格趋向崇高、趋向完善。

(二)创新教育中不容忽视情感教育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情感教育,因为学生不是一个盛知识的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没有情感教育,就不能将各种内外信息构建为内部的自我系统,没有情感教育,就不能培养人对价值的感受和体验。没有倾注情感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是没有生命力的,必然导致学生学而生厌,也将会窒息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情感的领域是丰富的,主要包括:爱的情感、责任感、荣誉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⑤如何培养学生这些美好的情感,并将这些情感内化为学生的行动,使学生做到情行统一,是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首先要从低层次入手向高层次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其次,争取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事物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产生积极的情感,增加对事物的热情,为培养创新能力做准备。再次,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并成为鼓舞其正确行为的巨大动力,要求教师在教育中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开拓学生的活动领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丰富的情感,并认识不良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对孩子们进行疏导教育,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⑥

总之,情感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是支撑人活动的最亮点。因而,我们在创新教育中不可忽视情感的培养,这样才能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不失其宗旨,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三)愉快教育依赖情感教育

首先, 情感教育是打开现代学生心灵的启动器。一方面, 现代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他们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情感丰富, 追求个性; 另一方面, 现代学生的情感世界的可塑性大, 他们大都处在青春期, 随着生理变化, 心理平衡被打破, 思想、情绪、行为表现出不稳定性。由少年时期的天真坦率开始转向隐蔽和内向, 不愿轻易向成人敞开心扉, 而内心深处却潜藏着被尊重、理解与信任的需求和愿望, 常处在自我矛盾中。唯有实施情感教育, 才能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如果学生犯了错误, 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更多地给予理解和宽容。同时也要负责任地指出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及危害。真诚地表示出乐于帮助学生的良好意愿。对于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及时地予以肯定; 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要具体分析和冷静处理, 要用宽容换取学生的感激和内疚。

其次, 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 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师生间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谐融洽的气氛, 相互尊重、理解、信任, 教育内容在情感传输带上才能顺利通行。心理学研究表明, 师生间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 会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情感还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心理因素, 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身心健康、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情感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注重情感教育, 以平等地位与学生相处, 尊重学生人格, 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其个性, 才能把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到教育内容的轨道上来。⑦以情施教应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体现在细微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施教者, 学生是受教者。这些客观现实往往使教师忘记学生是社会性的人, 是有尊严、有个性、有长处的人。如在课堂上, 学生回答不出或做不出时, 应该多鼓励他们、诱导他们,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蔡元培提出的情感教育思想是为了陶养人的道德情操,促进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教育,对于当今教育中忽视人格、心灵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与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目标,对于社会中种种“高智商,低素质”的畸形现象从根源上给予整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注释:

①③陈学恂主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36.

②孙常炜.蔡元培先生全集[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139.

④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43.

⑤朱俊梅.论情感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3)63-64.

⑥程媛.情感教育本源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6,(4)116-117.

⑦李建峰.试论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08,(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