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以来,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诗词教学课到最后通常都落实一个目标:背诵出来、默写出来就行了。事实上,诗歌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记录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发展的各个方面,记录了作者在那时那刻最为真挚的情感体验。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应该重视诗歌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学形式,重视诗歌教学。那么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究竟应以怎样的角色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以此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呢?

一、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诗歌朗读的指导者,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怎么上好语文课,通常关注点都集中在文本、教学设计上,事实上语文教师本人的素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首先应是一个读书人,务必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诗歌爱好者,能够聆听诗歌的声音,甚至能够用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感受。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讲授的一堂公开课《前赤壁赋》,这堂课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了每一个人,特别是教师贯穿于整个课堂中的精彩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特有的意境之中。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诗词学习中,朗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但是,我们往往强调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却容易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诗对于初中生而言,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来体会感情,读出感情,这既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朗读能力。相反,如果教师能适时地范读,并就语气、语调、轻重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劲头会更足。为了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师本人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要爱好诗歌,喜爱朗读。如果教师能通过朗读把诗中的感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将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和陶冶作用。

二、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

诗歌教学要有合理的教学设计,如果设计不合理,教师纵然激情似海,也会效果甚微。诗词教学中,我们经常按照课文顺序,逐句逐节分析,且分析方法都雷同,尽管也有师生互动,但形式单调,学生思考时间有限,学生答不出所以然来。教师上得没有激情,学生听得也索然无味。鉴于此,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可设定为:理解词义,学习古诗歌的诵读方法,通过诵读加深理解。为此,可以设计三个有梯度的环节:1.听录音,感受豪壮的气势。事实上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已经渐渐进入了情境之中,为后面的理解奠定了基础。2.让学生结合词句谈谈诗歌给自己的感受,并尝试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进入这一环节后,学生对诗歌有一些感性认识,对文本有所悟,却又道不明,通过自由朗读、教师的指导和范读,能很好地弥补学生在文本理解上的不足。3.教师补充词人的生平经历,让学生结合背景加深对词的理解,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目标。依托这一合理的设计,诗歌课堂上教师上得有激情,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对诗歌的理解加深了,对诗歌的诵读兴趣也提高了。

三、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诗歌激情的引领者,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

有些教师总是习惯于责怪学生不喜欢诗歌,不能理解诗歌的意境,事实上教师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你爱诗吗?你在理解时感受到了诗中的情感吗?教授时你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吗?你有激情吗?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激情,而诗歌教学更需要激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再别康桥》一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课堂上,大家都沉浸其中,回味无穷,感觉到的都是“美”:诗歌本身美,教师读得美,课堂氛围美,学生学得美。课堂上没有了教师絮絮叨叨的解释分析,有的只是教师倾注感情的朗读,对学生适时的点拨。通过教师的激情指导,点燃了学生的激情;以情导情,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诗歌本来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它跳动着一种激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并再现出这种激情,那么教与学一定会相得益彰。如学杜甫《登高》时,教师要“哀”,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哀情;学柳永《雨霖铃》时,教师要“愁”,让学生感受离情,体会婉约派词的特点;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要“豪放”,让学生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体会豪放派词的特点。无情则无趣,无趣则学生厌学,如果我们能让诗歌教学充满激情,那么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情趣盎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聆听者,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品味

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记住,不管你对文本理解有多么透彻,评点有多么精彩,都不足以与文本本身媲美。的确,我们往往比较看重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而忽视了美的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收获更多。诗歌语言本身具有凝练、形象、跳跃性的特点,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学识基础,以及查找到大量教学参考资料进行理解分析,而学生却没有如此充分的准备。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不能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诗中的意境、情感,那么学生的学习必然如走马观花,根本无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教师讲得再好总没有作者写得好,诗歌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应该摒弃一字一句的剖析,权威一般的讲解,避免因提出许多琐碎的问题而把诗歌的意境弄得支离破碎,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感受、去品味,这样得来的知识远比教师灌输来得更深刻。

学无定法,教无定式。如何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情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重要的是我们重视它了,它也必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