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76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76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确、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偏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6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40-02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引起鼻塞、鼻出血、头昏、头痛等多种症状。鼻中隔偏曲者常伴有同侧或对侧鼻甲、钩突以及半月裂等解剖异常,因而易于诱发鼻窦炎[1]。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其手术方式经历了鼻中隔次全切除术、典型粘膜下切除术、改良粘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成形术4个时期[2]。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已越来越普遍。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7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鼻中隔偏曲患者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19~55岁,平均36岁。鼻中隔”C“形偏曲23例,”S“形偏曲20例,棘突10例,嵴11例,高位偏曲12例。其中伴鼻窦炎者5例,并发变态反应性鼻炎8例。临床症状:鼻塞35例,鼻出血11例,头昏,头痛15例,流涕5例,有两种以上症状者10例。

1.2手术器械:采用Wolf鼻内窥镜及摄像显示系统、吸引剥离子、鼻中隔手术常规器械等。

1.3手术方法:合并鼻窦炎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对手术紧张者采用全麻,其余均在局麻下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头略偏向施术者侧,用浸有1%丁卡因+0.1%肾上腺素液的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每侧3次;再以1%利多卡因+0.1%肾上腺素液行鼻中隔两侧粘软骨膜下浸润麻醉。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做killian切口,自鼻中隔顶切向鼻底,再水平延伸[3];也可在鼻中隔嵴或棘突前方做弧形切口[4]。切开粘软骨膜用吸引剥离子进行剥离,向后上分离至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后方,向后下分离至梨骨,下方分离至上颌骨鼻嵴。在切口后1mm处切开鼻中隔软骨,分离对侧粘软骨膜及粘骨膜。用旋转刀切除偏曲的软骨部,用鼻中隔多关节咬骨钳咬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梨骨,用小平凿凿除上颌骨和腭骨骨嵴,至偏曲完全矫正后仔细检查术腔有无出血,再将两侧粘膜复位,检查鼻中隔偏曲完全矫正后缝合鼻中隔粘膜切口。合并鼻窦炎者同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双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术后48小时取出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5]:治愈:鼻中隔偏曲矫正,创口愈合,

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好转:鼻中隔偏曲矫正,创口愈合,鼻腔通气不畅,偶有头胀不适等,无并发症;无效:鼻中隔偏曲矫正不满意,鼻腔通气未改善,鼻塞、头痛等症状仍存在。

2.2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鼻通气改善,无鼻中隔血肿、穿孔、鼻梁塌陷、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伴有头痛、流涕、鼻出血的患者,术后症状都消失;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其症状也较术前明显缓解。

3.讨论

凡鼻中隔偏离中线或呈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功能障碍者称为鼻中隔偏曲。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鼻中隔粘-(软骨)骨膜下矫正术是比较符合鼻生理功能,因手术仅切除部分偏曲的软骨和骨,故亦可选用于青少年严重的鼻中隔偏曲[6]。

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在前鼻镜下借助额镜反光照明进行,术者往往只能看到鼻中隔前1/3,视野狭小,照明深度不够,对鼻中隔后端、高位偏曲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矫正不够;或损伤、撕裂粘-(软)骨膜,造成鼻中隔穿孔。由于难以窥清鼻中隔高位、后端偏曲的全貌,还易造成鼻中隔支架组织切除较多而出现鼻中隔软弱、鼻梁塌陷等并发症。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以下优点:1)鼻内窥镜特有的光源及摄像显示系统,使术者视野清晰,可以充分显示深部病变,操作准确、安全,减少对粘膜的损伤,预防鼻中隔穿孔的发生。2)手术切口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鼻中隔嵴或棘的具置和侧别,在嵴或棘的前缘作切口,可不分离对侧粘软骨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并可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3)对于伴有鼻腔及鼻窦病变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可同期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和鼻腔、鼻窦病变的清除,减少患者手术的次数和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也存在不足之处。术中术者一手持镜,一手持剥离子,无法边剥离边吸血。内窥镜镜面易被血污染,需反复擦拭镜头,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7]。由于内窥镜深入术腔超越近端偏曲部位,可能因关注不够而导致近端偏曲矫正不到位。对此,我们在术中用浸有肾上腺素的棉片填入术腔,撑开粘膜以扩大术腔空间,即有止血作用,又可以减少镜面污染机会。用吸引剥离子代替传统的鼻中隔剥离子,可以边剥离边吸引,保持术腔洁净,确保术野清晰。术中及关闭术腔前仔细检查偏曲是否完全矫正,避免遗漏。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对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更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8]。

参考文献

[1]徐源,等.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结节与鼻窦炎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1(3):123-124.

[2]颜永毅,谢佳.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2):99-101.

[3]胡海文,汪文晓,张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0例总结[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2,4(8):287.

[4]王光荣,许庚,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M].北京:出版社,2000:54-57.

[5]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02.

[6]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7]邢淑英,李金海.吸引器头在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8):374-375.

[8]刘鹏,李士新,孙德义,等.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4):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