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童稚与童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童稚与童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又是一个儿童节,由此想到童稚童心,想到审美教育与艺术创作中的天性问题。

说到少年儿童的审美教育及其美术创作,大家似乎有一个共识,也即:应当随着孩子的天性,他与她想画什么、想怎么画,一切听之任之!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丰富、题材丰富、主题丰富、想象力丰富……家庭与世界因此而丰富。

但是,当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要以美术创作、艺术设计为人生的方向与目标时,大家会发现,这一切的丰富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都是需要放弃的,甚至是需要压抑与排斥的。人类原始阶段的想象力真的是始而可爱、继而可怜、终而可怕吗?

成人社会面对少儿天性的时间可以说是与人类文明史等长,但是,对于少儿阶段的创造力,哪怕是可以分辨的色彩、可以把握的形象、可以认识的背景、可以清理的关系和可以体会的感觉、情感与念头,除了当父母与长辈心满意足之外,除了外人的“啧啧”几声赞叹以外,却没有几个成人去想办法给予理性的评估,因此,少儿阶段的创作评估几乎没有进入成人社会,好像是人类居所旁的一道风景,时刻变幻却可有可无。所以,当一个孩子要进入美术院校就读,无论他曾经多么的富有想象力也无济于事。他必须以素描进入西方成人规定的评估系统,以书法或线描进入中国成人规定的评估系统。多好的儿童画也敲不开中国任何一所美术院校的大门,有无数的理由支持家长无视孩子的艺术想象力,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持孩子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因为,你必须通过应试教育的一道又一道门槛。我们不能声讨这些门槛的存在,也不能声讨设立这些门槛的人们,因为门槛的宽度与高度有限,只有一定的人数可以通过;因为门槛内外的风景不一样,一边暗淡一边光鲜,只有一定的人数获得欣赏美景的权利。照此推理,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放弃、压抑、排斥想象力而谋求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职业与前途的,如是,是不是有些可怕?!

无论从少儿美术教育的健康计、成人美术创作的繁荣计,还是从民族文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计,我们都应当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呵护那份来自上苍的童稚,应当在成人的审美活动中呵护那颗来自上苍的童心。没有了童稚与童心,就没有了足够的想象力。一个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十分可怕的,这是历史的定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