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是我们的除了钱以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是我们的除了钱以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好莱坞

新生代明星薪资调查

我们习惯了看到唐尼、德普们动辄从一部电影里卷走数千万片酬,便想当然地以为科洛・莫瑞兹、克利斯・派恩等当红炸子鸡也会大赚特赚。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新生代80后演员的薪资,却普遍在百万级上下浮动。

漫漫巨星路

一部影片的成功就可以帮助演员迅速建立人气和名气,这些都与他的片酬密切相关,但绝非全部。因为人气和名气都会很快成为“过去式”,而决定片酬的,却来自市场对这个演员“下一部影片”的预期―即基于过去的表现,对未来价值的进行判断。在好莱坞,成名有时候未必艰难,只要你足够幸运―比如年纪轻轻就被《哈利・波特》选中,已足以走到同辈人中的巅峰。但观众永远是健忘的,一夜成名需要运气,而要在若干年里持续巩固自己的影响力,从明星走向巨星,则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了。而高片酬最可靠的保障,恰恰是作为巨星的持久生命力。

汤姆・克鲁斯刚出道时,跟所有菜鸟一样,拿着几万块的片酬四处拍片,直到1986年的《壮志凌云》才一飞冲天。但在《壮志凌云》收获200万美元后,阿汤哥的片酬同样没有随人气暴涨,反而始终在200到300万之间徘徊,直到《碟中谍》横空出世,他才杀入两千万结了不,而这距离《壮志凌云》已过去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阿汤哥经受住了《雨人》、《义海雄风》、《大地雄心》、《夜访吸血鬼》等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的考验,证明了自己绝非昙花一现的偶像明星。

尝试不同类型,不仅是在衡量演员的身价,更是对他们演技实力的考验,这不是单凭某个系列或某部电影能够解决的问题,即便是约翰尼・德普这种曾凭借《加勒比海盗3》身价过4000万的演员,一旦接拍《朗姆酒日记》,也会自动把片酬降低到555万美金,其间浮动,是凭借《暮光之城》与《哈利・波特》走红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或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们难以比拟的。不过雷德克里夫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会在该系列终结后努力转换戏路以求尽快证明自己驾驭多种类型电影的能力。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成绩还远远不够。因而,当斯图尔特的公司暗示她在《暮光》之外的片酬不会超过一千万时,并不让人诧异。

类似的还有查宁・塔图姆,2013年与杰米・福克斯合拍动作片《惊天危机》时,无论戏份还是动作难度,他都比杰米・福克斯吃重,但片酬却只是后者1800万片酬的1/3,即便是在沃卓斯基的《木星上行》里,查宁・塔图姆也只到手900万―与华纳兄弟影业投入的1.75亿美金相比,这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也遭遇了困境:在《哈利・波特》之后,他努力尝试转型,但从2012年的《黑衣女人》到2014年的《复仇犄角》,他都没能拿到高过100万的收入。

大众传媒的挤压

在福布斯的2014年明星收入榜单里,詹妮弗・劳伦斯3400万的身价,虽然在好莱坞的80后女明星里算是最高的,但与以7500万高居榜首的小罗伯特・唐尼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尽管大表姐已经证实了自己在各种电影类型中的实力,但她毕竟差着那么一股劲儿,而这股劲儿就是巨星独具的“传奇气质”。

詹妮弗・劳伦斯的艳照放在十多年前,也许会被安吉丽娜・朱莉吸毒、自虐、滥交等数不清的大尺度新闻挤到报纸的小广告版块里。无孔不入的大众传媒和日渐升高的道德要求正在抹杀明星的个性。当然,这种个性不仅是负面的言行,也是真实自我的体现―这种无关道德要求的真实,恰恰缔造了某种意义上的传奇。这其中有一个奇妙的矛盾,即一个明星如果行为出格,会招致恶劣的印象,影响演艺事业的发展,而他如果过分乖巧,又似乎缺少了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和媒体的兴趣。“故事”和“兴趣”,恰恰是电影之外帮助明星确立持久影响力的一大关键因素。超级巨星需要好的作品,也需要传奇的往事。安吉丽娜・朱莉,小罗伯特・唐尼或者更早的马龙・白兰度都曾在生活中万劫不复,但他们的复苏却反过来让自己更具影响力,更加传奇。而这种电影之外影响力和传奇性,与他们的电影天才相结合,让他们成为真正无可复制的巨星。

今天的明星,更像是流水线产品,他们在经纪公司的训练下,已经越发乖顺。他们知道如何面对媒体和公众,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尽可能的少犯错误。国外媒体曾经打趣说利亚姆・海莫斯沃斯就连对影迷微笑的方式,都受过经纪公司的专业训练。别说朱莉、唐尼的事迹放在新生代明星的身上也许会毁了他们,即便像德普那样追打记者,恐怕也没人敢了。

当然,这里并非鼓吹明星就该纵意不羁,无视道德(或者法律),正如之前所说,我们讨论这种微妙的东西有时候无关道德法律。观众希望看到“完人”,也希望看到和自己一样“真实的人”,讨厌明星的堕落,但又乐于看到他们重新振作―媒体也是如此。

朱莉,唐尼的事迹即便在十年前也足以把人毁掉(并且已经不知毁掉了多少人),他们的幸存以及翻身都是万中无一的奇迹。

也许普通明星与超级巨星的差距,200万与2000万的差距,就在这万中无一的奇迹吧。

特效摧毁明星地位

好莱坞工业越发登峰造极的特效技术正在改变着电影的面貌,同时也威胁着明星的地位。詹姆斯・卡梅隆最近语出惊人―今后的电影不用“拍”,只要“制作”就行。在2009年创造了全球票房纪录的《阿凡达》,论功行赏的话,影片的演员不知要排到多少人的后面。佐伊・索尔达娜在《阿凡达》后新作不断,但从《福布斯》近几年的统计看,她的片酬也只在100万左右徘徊。

佐伊的情况不仅不让人意外,甚至非常容易理解。片酬看的不仅是影片票房,更是对票房的实际贡献。当特效越来越成为吸引观众,创造市场价值的主要手段,明星的地位便受到威胁。2011年安德鲁・加菲尔德接拍《超凡蜘蛛侠》的时候,片酬只有50万美金,即便证明了票房号召力,2013年拍摄续集的时候,片酬也只不过90万―索尼早在合同里定好了数目,是否接拍是小加菲自己的事情,毕竟索尼之前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当年托比・马奎尔拍摄第二部《蜘蛛侠》时想坐地涨价,得到的回复却是:“007还换过好几个呢!观众看的是戴面具的蜘蛛侠和特效,你没什么了不起。”

而且,即便是看特效,演员的身价也有很大不同。在《哈利・波特》中也曾拿过上千万片酬的艾玛・沃森,尽管毕业后风生水起,但2013年接拍《诺亚方舟:创世之旅》时,其身价却只有150万。类似还有科洛・莫瑞兹,早年拍摄《海扁王》的时候,她能拿到25万片酬,到了新版的《魔女嘉莉》里,也只有区区50万之多,全年收入也仅有600万,还不抵詹妮弗・劳伦斯的五分之一。

制片商越来越谨慎

在电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敢把全部身家压在一部影片上的“豪举”越来越少。大老板们学会了更谨慎地投资和规避风险,与其希望得到一部《指环王》,不如告诫自己不要重蹈《埃及艳后》或者《风语者》的覆辙。而从《埃及艳后》到《风语者》,越来越多的恐怖案例也早已让制片厂不敢再盲目迷信明星(何况新生代明星)。但顶尖A咖身经百战,片酬太高也太难伺候,因而制片厂们越来越重视发掘年轻一代,与此同时,同时也加强了对年轻明星的控制。

一个有代表性的举措,便是“选择权”的设置,即片商在雇佣一个演员时,会在合同中附加条款,确保在这部影片之后片场仍有权选择演员继续演出一定数量的影片,简单说,就是菜鸟将自己“打包出售”给片厂。对新人而言,确保了自己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戏可拍,而对制片厂,则是防止新星被捧红对自己狮子大开口。许多新秀,尤其是系列片的新秀都曾签署选择权,比如《暮光之城》赚得盆满钵满,但“狼人”泰纳・洛特纳的片酬却维持在500万美元以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k的片酬却暴涨至千万甚至两千万级?

这要说到明星对“选择权”买不买账。爱德华・诺顿、安妮・海瑟薇等都在成名后对之前签署的“选择权”说不,而打打官司谈谈判,都基本保全了双方利益(片厂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增加演员的报酬)。再或者瑞希・威瑟斯彭,干脆拒绝签署选择权,但《律政俏佳人》后她的身价迅速翻至1500万,米高梅一点脾气没有。初出茅庐的菜鸟不签选择权,或者出名后拒绝履行,其实赌注是一样的―我肯定自己一举成名,而且成名后也用不着老东家的帮衬!

这种魄力与精明都令人佩服。但问题是,有几个菜鸟敢拿前途放手一搏呢?

金融危机的影响

电影工业就是烧钱的行当,而且风险极高,这一点早已成为共识。因而近十年全球经济的低迷,让好莱坞首当其冲,学会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过去对大明星一掷千金的情况,现在越来越不多见。而呼声更高的,是以一种更理性的方式,重新审视明星的市场价值。就连在大多数时间里高踞片酬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巨星,也不能幸免。

《娱乐周刊》在十年前就分析了顶尖巨星的性价比,给卡梅隆・迪亚兹、金・凯瑞、哈里森・福特等一大批常年待在2000万俱乐部的大明星打上了“名不副实”的标签。而好莱坞自确立“明星中心制”数十年来,这样集中火力攻击明星市场价值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多见(除非是伊丽莎白・泰勒或者马龙・白兰度的极端个例)。而市场价值被肯定的,只有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约翰尼・德普等不超过十位巨星。

如果这个榜单放在今天,估计人数还要减少。因为连德普这样的神话级偶像都要为《独行侠》和《黑影》的失败买单了―万千宠爱的《加勒比海盗5》被一再推迟,就连一度力压斯匹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位居好莱坞权力榜首位的制片人布鲁克海默,也几乎被剥夺了《加勒比海盗5》的决策权(可见即便是数十年积累的持久影响力,在经济的衰退面前也会大打折扣)。

不可撼动的老牌巨星们都被横遭一劫,对市场尚未展现绝对统治力的新人们,就更是引颈就戮了。同样曾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乔纳・希尔,拍摄《华尔街之狼》的片酬仅为6万美元,虽然也属极端,但多少反映出了新生代的尴尬境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