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物赋情 感人至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物赋情 感人至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30年春,老舍先生由异域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度过了他生活道路上相对较为平定的七年。这七年,老舍先生的文字生涯也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创作高峰,他既写成了《离婚》、《牛天赐转》、《骆驼祥子》等六部长篇小说,又写成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中短篇小说,还写成了数百篇杂文、诗歌和散文。散文《小麻雀》便出现于老舍先生的这个创作的黄金季节。

老舍一生创作的杰出成就在于小说和戏剧,散文不过是兴之所至偶尔为之的文体。然而,当我们读着他的为数不多的散文时,却可以随时体味到他在特定时期的思想、语言、艺术特色。很容易地找到它与小说、戏剧的相通之处。

老舍先生度过了痛苦的童年,目睹了人世间的不平,他曾说过:“世界上有千千万万受压迫的人,其中的每一个都值得我们替他呼冤,代他想方法。”由此出发,《月牙儿》中连过上起码的“人”的生活都不可得的母女俩,《骆驼祥子》中怀抱着微薄的希望苦苦挣扎终至失败的祥子,命运及其悲苦的小福子、二强子、老马爷孙俩,《我这一辈子》中一生谨慎,饱尝辛酸,干了一辈子三等警察,老而无着的“我”,便相继从先生的笔端跳出。作者把深深的爱怜和同情给了这些身处黑暗世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弱小者,为他们大声鸣不平。而当我们读起《小麻雀》的时候,我们会同样感受到这种蕴积已久,从先生心底发出,而又力透纸背的情,它是那么亲切,那么浓烈,那么自然。

为文重在以情感人,言情又贵在表出真情。老舍先生选取独特的视角,满怀深情地对小麻雀进行了细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描绘,体物赋情,别具一格,感人至深

你看,那只被人欺侮负了伤的小麻雀的一举一动一顾一盼都摄入了作者的眼帘,并流向笔端。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小麻雀被伤害的经过,于是在人们面前活动起了一只令人怜爱孤苦无告的小精灵。那是一只有着“小黑豆似的眼睛”“刚长全了羽毛”,却又被人伤害了,“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的小生灵。然而它又不幸遭了猫的戏弄,虽然侥幸脱险却已奄奄一息,“它已站不起来了”,“身子卷做一团”“头低着,小嘴碰着地”,“两颗黑眼珠比以前更黑更大了……但只是那么顶黑顶大地愣着”、“一动不动”,最后当“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房子桌子上时,“它还是那么地愣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一歪,用它的黑眼睛瞟了我一眼,它的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底了。”一只弱小的无力自救的濒临死亡的小麻雀被作者描绘得神情毕现。不难看出,作者对这只麻雀的命运倾注了多么大的同情和关注,否则哪里会有这么真切传神细致感人的形象描绘。

当我们读罢《小麻雀》掩卷沉思的时候,小麻雀那黑豆似的眼睛便会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闪现。对小麻雀眼睛的描写应该说是这篇散文中极出色的一笔。你看,它那眼神随着它的经历的变化在不断变化,时而“望着我”,时而“愣在那里”,时而“注视在地上”。时而“瞟了我一眼”,它俨然是一个通人性的小精灵在默默地用眼睛和人做着心的交流。而“我”基于对小麻雀命运的关注,是那样深地理解了它的内心活动。那眼中初时流露出“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委屈而又为难”的神态;继之,又透出猫口脱险时惊魂未定、麻木僵死、无可奈何的悲哀,求生与求死的心情都流露在这两只眼睛里;偶尔,它那眼里还透出对关心它命运的人的感激。很显然,小麻雀的神态无一不是它的处境所自然引起的,又无一不寄托着作者对小麻雀命运的关注、同情、爱怜以及为其命运担忧的焦虑。客观的物、主观的情在作品中是那样自然地融为一体。

文学作品中,人的心理刻画本来就是很难的。这里作者却要通过人的观察写出一个小麻雀的心里活动,把动物出于本能的神态、动作赋予人的灵性,这无疑是更难写的一笔,作者这样写了,而且写的很成功,这说明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小麻雀》所溶进的情是十分丰富的,这种情还常常通过不加雕饰的倾诉和难以抑制的行动自然流泻出来。看着带伤的小麻雀,“我觉得很难过”,既可怜那只小鸟“失去了翅膀”,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又不满于人是“那么狠心”;出于同情,我想“诱他前来”,可是又不敢离开它,怕它再意外的遭到猫的伤害,当小麻雀真的被猫衔在嘴里,只露着一条小尾巴和小爪的时候,“我”心里却仍然闪动着小鸟那双黑豆似的眼睛,它“一经在我心里睁着”,紧紧牵动着“我”的心,促使“我”不敢紧追,……又不能不追“那衔着小鸟的猫”;小鸟绝处逢生,这使我有了希望,但看见小鸟的样子,“我难过到几乎不敢再看第二眼”,“我”终于“轻轻地过去,把猫抓住,放到门外去”;当我捧起小麻雀时,情之所至,我更感到一种神往,又感到“好像世界上一切的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这是多么真挚的感情描写,作者把带着童真的爱献给了饱受摧残的弱小生灵,十分感人。

小麻雀是绝处逢生了还是终于死了?作者说它“似乎明白了什么”,它到底明白了什么?读过作品之后,众说纷纭。这恰恰说明小麻雀的命运深深的打动了读者的心,引起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和强烈的共鸣,同时也从读者那里证明了这种言有尽意无穷的结尾方式是多么巧妙,多么成功,它留给读者以极大的思考余地,通过读者的思考把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人们未尝不可认为小麻雀得到了人的救助而有了希望,它还活着,这是由同情、怜爱而激起的希望;人们也未尝不可以想到小麻雀已濒临死亡,这似乎是难以逃避的真实。但无论怎样说,活着或将死的小麻雀都会从自己的遭遇中明白了许多,也会启发读者们明白了许多,而我相信,其中有一点体会必定是共同的,那就是作者在小麻雀的遭遇中融进了现实生活中无数弱小者的命运。老舍通过小麻雀在抒写这自己的爱与恨,焦灼与忧虑。在和人们一起思索;弱小者的命运为什么那么不幸?老舍在用他满含深情的笔触呼唤着公道、正直、善良和真诚的爱。

老舍先生把这样一篇精巧感人的散文献给了年轻的朋友,小麻雀固然令人难以忘怀,但作品中所坦露的作者那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则更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