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唱歌“跑调”实为失歌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高总觉得自己唱歌不错,亲朋好友聚会总是自愿唱歌助兴,KTV包厢里也少不了他的身影。但最近他被打击得不行,有朋友这样问他“你没有一句唱在调子上,为什么还那么爱唱?”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却自我感觉良好,每次聚会都充当“麦霸”,弄得别人都怕与他一起唱歌。现在有人认为,唱歌总是找不着调也是一种“病”,这种唱歌“爱跑调”的病有个新名词,叫失歌症。
失歌症“由来已久”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艺术形式,涉及人类的感知、情感、学习、记忆和认知等多个心理过程,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但约有4%的人音乐感知能力不足,即五音不全。以往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况,如音符盲、音调盲、曲调盲和失调症等等,现在大家都称之为失歌症。
失歌症早在1878年就有人报道,近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汤普森教授对之进行的一项研究再次证实唱歌找不着调也是一种病,即“失歌症”。有人认为,失歌症属于失语症的一种,是由于大脑优势半球相关的功能区发育差异或继发于其他病变而导致。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五音不全,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些人都有“失歌症”。有些人可能是从小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缺乏把握音调的能力,只要经过专业练习是可以拥有美妙歌喉的。但还有些人,在先天或后天的脑部生理影响下,很难对音调、音阶等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人就可能是患有“失歌症”。和一般的“五音不全”的人不同,失歌症者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跑调,而是在于根本不知道自己跑调。他们听力正常,发音亦无异常,言语交流也没有问题,但就是对音乐一窍不通,听不懂也唱不来,但还要在不同场合“吼”几嗓子。
“后天失歌症” 更可怕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歌症呢?有人认为是由于不能识别音调的原故,而且这种识别障碍在现实音乐情景下会被放大,进而出现音乐相关记忆障碍。失歌症者有些是先天的、遗传性的,称为先天性失歌症;另外有一些后天的,指一些疾病导致的失歌症,如脑部出现炎症、出血、外伤、梗塞、肿瘤等,导致语言中枢受损,或者在发育期训练不当、缺乏音乐刺激等,也会出现唱歌走调的现象,称为获得性失歌症。后一种失歌症更可怕,一定要早诊断、早医治。还有一种“假性”失歌症,可能是由于临时的原因导致了五音不全,如太紧张、嗓子发炎等原因所致。
失歌症:很难学习唱歌
失歌症者表现为即使是已经听过上千次的旋律,在他们听来还是陌生,他们也听不出不和谐的曲调,所以他们很难学习唱歌。而婴儿对音阶和节拍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大约9个月的婴儿就表现出对连续音阶的喜好。这似乎与后天训练无关,是人脑的一项特殊的能力,而患了失歌症的人却对连续的音阶无明确偏好。
失歌症患者还可能存在沟通障碍。我们都知道,语调有时是可以决定语意的。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语言可以通过语调来改变语意,特别是汉语是以“语调”出名的语言。比如“去唱歌。”和“去唱歌?”只是结尾语调上的细微差异,但表达的意思则完全不同。那失歌症者能不能区分日常生活用语中这些语调变化带来的语意改变呢?早期研究认为,失歌症者无法区分相邻1~2个半音的音高,但跟音乐中细腻的音高变化相比,语言中语调的差别要粗糙一些,通常比1~2个半音的音高大许多,所以失歌者是能区分出不同的语气的。不过,最近修定了这个结论,目前科学家们认为约有30%的失歌症者同时伴有语调的识别障碍,特别是面对结尾语调的升、降时。有些失歌症患者要在音高相差达10个半音时才能分辨出不同,就算是应对日常生活也显得有些不足。
失歌症者有以下一些特点,你可以自我对照看看有没有下述的表现:
1、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对于不和谐的和弦他们不觉得难听。
2、失歌症者常常不能准确的唱出一首歌,每首歌都会一点点,但他自已往往意识不到,以为唱得还不错,越唱越有劲。
3、大约50%失歌症者在韵律认识方面可能有问题,但大部分失歌症者喜欢音乐,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
4、对大多数人来说,失歌症者的歌声就像躁音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
5、失歌症者可能还存在沟通障碍,他们经常不能听出对方表达不满的“弦外之音”。
发现自己“失歌”怎么办?
严格来讲失歌症并不是一种疾病,并没有人因为单纯唱歌能力差而去就医。即使发现自己有失歌症的表现,也不要过于紧张和自卑。就像“有人擅长记忆图形、有人擅长记忆数字”一样,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些都只是大脑本身发育的差别而已,无需过多担心。
当今社会压力巨大,收入不理想、房子贵、上学难等等,用歌声来排解内心的诸多压力,不失为一种健康、有效的方法。如果长期压抑,没有合适的发泄途径,抑郁、焦虑等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从一定角度讲,失歌症者想唱就唱,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开心、悲伤、愤怒都可以在歌声里情不自禁、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即使五音不全、歌词记错也无所谓。但是,失歌症者“想唱就唱”的同时,请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如果表现欲望过强,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想法,认识不到自己的完全跑调的歌声对别人来说是一种折磨,那就需要注意了。由于失歌症者对音符的辨别能力有缺陷,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唱歌跑调,还陶醉其中,亲朋好友可以把失歌症者的歌声录下来,让他听听自己的歌声有多难听,以抑制其过强的表现欲,另外可以通过一些发音练习使其唱歌跑调得到一定的纠正。
失歌症是否可以避免?
如果是先天遗传,我们无法改变,但如果是早期发育等原因引起的者则应尽量避免。早期培养孩子对声音的辨别力和敏感度非常重要,1岁以内的婴儿听力器官发育不全,不能耐受过强的声音刺激,且辨音能力比较弱。父母可以多向孩子轻声说话、哼唱或让孩子听一些轻柔的音符声,促进孩子听觉功能发育,每次不超过10分钟。另外,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唱成人歌曲,有些家长还引以为荣,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因为孩子的喉咙、音带发育不完善,音域、音调较窄,不适合唱音调、音域宽且复杂的成人歌曲。到男孩12到15岁、女孩11到14岁变声期后,才能进行成人的音律训练。
如果是后天疾病所导致的失歌症,例如,你以前唱歌很好听,突然出现唱歌走调,如果同时还伴有头痛、头晕、幻觉等其他身体不适症状的话,就要立即就医进行脑部检测,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袁勇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专业: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研究方向:抑郁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