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健康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健康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玩蛇的数学家吴文俊

几十年来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使吴文俊成为2000年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生活中的吴文俊经常光顾海淀图书城,长时间待在那里仔细翻阅。饿了,就在旁边小餐馆吃一碗牛肉面。大学毕业在上海教书时,经常一个人去话剧院看戏,甚至研究过戏剧理论。现在,虽年事已高,每每外出开会结束后,只要有点空闲,就会让司机送他到中关村的华新影剧院看场电影后再回家。

1997年,他去澳大利亚参加一个会议。在会议间隙,有学生希望能与他聊聊,结果在会场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他。傍晚,学生们遇见他,问:“吴老师,怎么找不到您?”他“呵呵呵”地笑了,说,“我去游乐场了,过了把玩蛇瘾。”

喜读名著的物理学家黄昆

黄昆先生谢世有年,但“黄散射”、“黄-里斯因子”、“黄方程”,这些科学界赫赫有名的理论却彪炳在历史的记忆里。

黄昆喜欢读小说,他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特别是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这个爱好保留终生。黄昆很早就识字,英文也很棒,初中阶段便能阅读英文小说。

他印象最深的有两本书:一本叫《数学家》,讲的是牛顿以来数百年间最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生平和贡献;另一本叫《探索微生物的人们》。

“当代毕 ”王选一生爱京戏

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曾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乃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二十多项大奖。王选生活在书的海洋中,从学龄前的《幼童文库》、《小学生文库》、《中学生文库》,阅读数百成千本适合青少年的书籍。京戏也是王选一家最主要的娱乐爱好,家里从很早起就订了当时有名的戏剧杂志《京剧旬刊》和《十日戏剧》,收藏了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程砚秋等京剧名家的大量珍贵唱片。上初中时,一天晚上乘凉,姐弟四人合唱一出全本《打龙袍》,小小年纪的王选唱的是主角花脸包公。京剧这门古老的国粹艺术,成为伴随王选一生的爱好,给了他无与伦比的乐趣和慰藉。

刘东生的“徐霞客精神”

基于在黄土研究上取得的杰出业绩,刘东生于本世纪初先后获得了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环境奖”和“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东生经常向学生们灌输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精神。他亲力亲为,82岁的他于1999年乘考察船远征南沙群岛。2004年,87岁竟然又现身新疆罗布泊。他2003年4月做过腹动脉瘤和肾动脉介入治疗,腹部带着3个支架。在罗布泊,每天出门考察,他和普通考察队员一样,收拾好跟随他几十年的地质背包,自己拎着走。

擅运动的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了,但并不知道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在叶笃正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的。

叶笃正擅长多项体育运动,喜欢打乒乓球、溜冰、探险。在清华大学乒乓球台边结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成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的学长提议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国家更为需要的气象学专业。

他喜欢文学艺术,一直是个“金庸迷”。他说:“看武侠小说一来可以松懈一下脑子,二来也受启发。我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头的某些侠客,你以为他已经死定了,却忽然一下子又出来了,真是绝处逢生,做科研工作也常常如此。”

医学家吴孟超的手保健操

中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吴孟超身上的荣誉、头衔、职务,可以罗列几页纸。在长达50多年的肝胆外科职业生涯中,他几乎每天都要拿起手术刀,一双手曾为136 00多名患者解除了肝胆病痛。

吴孟超有一套手保健操,一有空就做,以保持手的灵活。他的食指上关节有个特点:向外弯曲,像个钩,这是一辈子用力拿手术刀的结果。吴孟超饮食控制得很好,每天三顿离不开粥。鱼肉蛋菜只吃一点儿,香蕉只吃半根,不喝饮料只喝开水,爱好喝茶却有选择,再好的应酬也不去。

遗传学家李振声“书”写人生

从事小麦远缘杂交的育种专家李振声曾靠着煎饼和咸菜,度过中学时代,也造就了李振声一生节俭的生活习惯。

李振声在大学时书法就很有名,学校的墙报总是由他来出。李振声对书法的爱好保持至今,书房里挂着不少他亲笔书写的字迹。在他的论文集首页,则是他用工整小楷书写的座右铭: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闵恩泽与绿色化学

闵恩泽被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先行者和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闵恩泽认为:做科研一是要熟读古今中外有关书籍、论文、专著;二是广泛收集各种需求,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要知道国家今天明天需要什么。创新来自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

闵恩泽很喜欢三本书:一本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所著的《寂静的春天》;第二本是美国丹尼斯等人所著的《增长的极限》;第三本是美国杜博斯所著的《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闵恩泽说:“这三本书被称为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这些书也启发他致力于绿色化学。

诗人、植物学家吴征镒

由于吴征镒对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他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吴征镒不仅是一位世界级的植物学家,也是一位诗人。童年开始便养成读诗、写诗的习惯。15岁时,他的一首古风《救亡歌》振聋发聩、激情四射;26岁时的两本诗集《去日集》、《爝火集》更是诗情澎湃。

直至今日,他仍将爱诗、读诗、写诗当作发之于心、呼之于情的重要爱好。

吴征镒喜欢读书。上世纪80年代经常到西双版纳进行考察,那时还不通飞机,只能坐小飞机到思茅再转西双版纳。小飞机受到气流影响,颠簸得非常厉害,大家都受不了,只有吴征镒仍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全然不受影响。

物理化学家徐光宪的好奇心

徐光宪是北京大学教授,小时候最爱“幻方”游戏,这个源自中国古老智慧的“幻方”,让小光宪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经常缠着父亲,要求再出些题目。

好奇心成为徐光宪从事科研最原始、最持久的动力。几十年后,他根据切身经历,教导中学教师:“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