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欣赏现状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标》十年,对中学阅读欣赏指导还是沿袭遵循原来的思路,思想认识有严重偏差,阅读欣赏流于形式,检测形式单一,雷同化、类型化严重,答案过于统一简单,不利于发展思维。
关键词:阅读欣赏 实践活动 题量覆盖面 检测形式 思维空间
阅读欣赏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检测语文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杠杆标尺。《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实施十年了,但我们的中学阅读欣赏指导还是沿袭遵循原来的思路,没有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严重偏差,阅读欣赏流于形式
高考不仅仅是针对高校的选拔性考试,而且是中小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命题的改革直接牵动着中小学教学,用一线老师的话说,就是“你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新课标》实施后,上海等地率先改变了阅读欣赏的命题,把客观选择题都变成了主观表述题。这比原来只有几个客观答案的选择题大有进步。但是,到各地学校了解研究阅读欣赏的教学,我们发现近十年中,大家还是沿袭原来的教学方式,揣摩高考命题的套路,阅读欣赏教学没有明显变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于“阅读与欣赏”的总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具体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要求老师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者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显然,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实践型阅读主张,不是以限制范围、命题考试为归宿目标的课程标准改良。新课标制定者明确提出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新课标》的规定实际是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灌输、死记硬背、食而不化的教学,在阅读与欣赏活动中,以教材作为范例,课堂作为平台,学生成为主体,通过双边的甚至多边的活动,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判断评价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等,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明乎此,我们的阅读欣赏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规划上、课堂老师的不厌其详的猜测灌输上,而应将其变成实实在在的活动,那种认为阅读欣赏就是为着应对高考的几道文学欣赏题目是偏狭错误的。
二、对阅读欣赏考查的形式过于单一简单
在阅读欣赏的传统教学中,有几十年的积淀和摸索,教学经验和检查方法比较成熟;而现在是参与性合作性探究的学习,这种过程不仅仅考查熟悉了解多少,而是要知道他们参与多少,探究了多少,深刻感悟了多少,能力养成提高了多少,通过具体的测试了解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思辨能力、想象创造能力以及个人的情感商数、价值水准等。它实际是未来学习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显然,这样的教学新思想的确给检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度。这样综合性的检查靠传统的书面方式是不完备也欠公允的。有些老师已经从历年的考试题中摸索总结出取得高分的规律,甚至制定出答题的模型程式,让学生不要越过雷池。这样的模型已经盛行于网络,运用于教学指导中。当然,老师能从现象中摸索规律,并用于指导实践,不能算是坏事。但是,一旦在阅读欣赏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就值得反思了。我们的阅读欣赏其实是千变万化,有时几乎无迹可寻。一旦题目雷同化,类型化,模式化,就可能让我们的阅读欣赏变味,是另一种形式的猜题、押宝。无怪乎很多地方的学校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买的书不计其数,却根本不去阅读欣赏,而是依赖老师以讲座的形式突击地灌输。
如果我们在考查的方式上做些思考,譬如像电视节目中选秀比赛一样,组成老师、专家和社会的监督人士团队,用一些互动性探究型题目来比试,可以评判出学生阅读欣赏水平的高下;或者像考英语听力一样用有声材料来考查,加大覆盖量;或者将语音、病句、词语的选择运用等基础性知识下放至中考,高考加大阅读欣赏的题量,把考试时间安排到高中会考前后,由中学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严格考查,也可以像考信息技术一样人机互动。总之,目前的形式单调简单,不足以改变阅读现状。
三、要让在学生阅读欣赏的天空驰骋起思想的野马
在阅读欣赏心理学中,欣赏是对作品的二度创造。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八十年代初的全国高考作文“读《画蛋》有感”的审题,江苏原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先生,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中开展实验探讨,发现对其意义的理解居然多达五十多种。再如对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主题的探讨,有人归纳,也达二三十种之多。解读一部意蕴丰富的作品,绝对不是某种公式就能奏效的。
我们看2004年全国高考的阅读欣赏题: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①波纹迎客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此,我做出了如下解答:
这一句紧承上句,从色彩、空间距离、程度上进行了对照性描写。远处,绿杨轻拂,晓寒轻锁;眼前,红杏花开,春意正浓。一个“闹”字极富表现力。它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春意正浓,我们无法触摸感知,但是,有了一个“闹”,我们可以想象到,红杏正着力表现伸出枝头,以红艳艳的枝头炫靓自己的春色,这是诉诸视觉的形态感;春意到了“闹”的地步,想象杏花优雅的香味也正热烈地释放,这是嗅觉感受;“闹”与“静”相对,春色正浓,春光明媚,该是蝶飞蜂舞的时节,繁盛热烈的杏花下断然少不了美丽翩飞的蝴蝶和嗡嗡飞舞的蜜蜂,这才会有“闹”的气氛感觉,才会感到春意的盎然,生机的勃勃,景象的可爱。同时,我们也正是透过“闹”窥探到作者心头对明媚可爱春天的喜悦陶醉叹赏之情。王国维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经典之至,精当之至。
如果哪位有心人去对照答案,我想,可能没有一点重合部分。我呼吁在命题时要给考生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的平台,这是选拔考核、选贤荐能的需要。
语文的阅读教学和欣赏指导,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总是停留于传统的思维和教学模式之中。作为指挥棒的高考也要在题型、题量、覆盖面、灵活性、互动性、情感指数、价值判断、评价回馈等方面率先做出更科学的接近学情的改革,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如果只是仅仅在题目上做些微调改良,甚至出现新的模式化的要求,那就不利于改变现状,不能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提高阅读欣赏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