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乡的良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说这里以前是一片沙荒地,虽然在银川郊区,但无人居住。1983年响应宁夏自治区“三西”(指宁夏西海固、甘肃河西走廊、定西――记者注)移民政策,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的回族移民搬迁至此,于是这里有了一个回族移民乡镇。2001年移交银川郊区属地管理,2003年8月合乡并镇后成立了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现辖7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共有2.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全镇残疾人713人,占总人口的3.3%,其中可扶持464人,重度残疾人133人。
春尚不暖花亦未开的一天,记者走进了年轻的良田,与一个个温暖的扶助残弱的故事迎面相遇。
一个温棚就是一个希望
45岁的吴广治是植物园村一队的村民。在泾源县老家的时候,有一次拉麦子摔坏了腿,造成高位截肢。以前一直架双拐行走,直到4年前装了假肢。
老吴的妻子也是残疾人,两个人都干不了重活。搬来良田后,他们一直靠打零工和农村低保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困难。2009年植物园村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老吴积极参与,通过政府扶持、银行贷款搭建了两个温棚,大约占地3亩,主要种植蔬菜。温棚一年可种两茬,老吴今年先种的西红柿。记者在温棚里看到,很多西红柿苗已经长出花骨朵儿了。
老吴很低调,对温棚收入的估计很保守,但他承认家里还养有30多只羊。现在羊贵了,大的一只能卖1000元,羊羔也要卖到300元一只。他和妻子都拿着低保。儿子已经长大,在大棚里已经是主劳力了。
据良田镇毕建军镇长介绍,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良田镇形成了设施温棚、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三大支柱产业。由于良田镇土地是沙荒地,能够靠黄河水自然灌溉的只有几个村子,其余都要靠地下水,水资源非常宝贵。设施温棚推广滴灌,属于节水型农业,很适合本地发展。农户建温棚,政府为每个棚子提供10车黄土(当地的沙土打不成墙,打墙的黄土需从别处运来――记者注),以及钢架、立柱和滴灌,一个手压井和一个小水泵,每个棚投入在1万元到2万元之间。
2005年到2011年,良田镇以二代温棚蔬菜种植园区为基地,以调整产业结构、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帮扶、小额贷款为契机,鼓励残疾人群众搭建二代温棚,以“帮、扶、包、带”为纽带,科技兴农为指导,在残疾人群众中形成良性竞赛。镇领导包两户,干部、党员包一户,科技人员包技术,协会、联社包售后。发展温棚种植的有46户残疾人,计2000余间(间为当地温棚一种计量单位,一亩大约相当于15间――记者注)。镇政府投入扶持资金65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188万元。
吴广治家现在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左右,人均收入5000元,贷款已经全部还清,一家人再也不用为过日子发愁。连低调的老吴,也一直笑容满面。
帮助如溪流不绝
如果说光明村三队的杨喜曼家如一棵孱弱的小树,那么20年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如涓涓不绝的溪流,一直滋养着它,如今它终于扎稳了根,要伸展枝叶了。
老杨看上去完全是一个老人,其实他只有50岁,最小的孩子才刚刚成年。1993年,就在从泾源搬至银川的第二年,老杨不幸遭遇车祸。40天的抢救之后,老杨醒了过来,但落下了终身残疾。身体平衡不好,手脚颤抖,累了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言语也受到一定影响。
老杨不再是从前那个壮汉,但家庭的压力还是要他来承担。那年女儿上学,家里付不起学费,老杨感到非常绝望,心想“我不活算了”。这时来了个好心的志愿者,是个陕西来的大学生,他自己每个月只有800元的收入,除了留下必须的生活费,余下的全部用于资助老杨的女儿上学。老杨指着与记者同行的良田镇副镇长马世思说,就是马镇长介绍的。原来老杨是当年志愿者助残的帮扶对象。
2008年,金凤区残联扶持老杨家5只基础母羊,老杨细心照料,养到了20只,因为更喜欢牛,他就卖羊买牛。养到2011年,已经有了3头牛。也在2008年,在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的资助下,老杨家盖起了三间新房,3万元的造价,自己只花了9000元。女儿上班后给家里买了沙发。老杨家里又整洁又漂亮了。
后来大儿子上了大学,民政、残联和镇里都给予资助,每年还享受助学贷款。尽管每年1万多的学费仍是个不小的负担,开春儿子上学,老杨还不得不卖掉一头小牛才凑足学费。但老杨并不十分担心了。家里有地,种粮食、蔬菜,院子里也饲养家禽,吃住不愁。就在去年,老杨把小儿子送去参军了。
看得出来,老杨特别高兴,特别感谢,但他只着急地说,“我说不出来”。
毕镇长介绍说,由于养殖比较适合残疾人,他们参与的比较多。全镇残疾人肉牛饲养户96户,养牛236头;羊饲养户56户,养羊1265只,5年翻了两番。镇里对养牛户有补贴政策:建50平方米以上的暖棚,养3头以上黄牛的,每户补贴1500元。另有肉牛防疫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区残联已向56户残疾人户每户提供基础母羊5只,共280只。
制度性保障做后盾
2000年时伍香玲嫁来兴源村六队。因儿麻致残,她不能站立行走,只能蹲在地上慢慢挪。
伍香玲做掇绣在村里村外是有些名气的,谁家要嫁闺女了,就会找她做绣品。掇绣是一种古老的绣法,当地百姓只要家里有电视、收音机的,就会做一个掇花的罩子盖上。还有掇花的门帘、枕套、床罩、被罩、鞋垫等。女孩子的陪嫁,多少都要一些掇绣的。
农闲的时候,伍香玲就在家做掇绣,白天干,有活了晚上也干,挣个手工费。小件儿的50元,大点儿的100元。做个小件也要几天。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千儿八百块,但农忙的时候基本就没有活,自己也要忙地里的活。
良田镇残联原理事长温奋荣告诉记者,掇绣的收入,对伍香玲家是个不小的贴补。女儿刚上小学,还帮不了什么忙,老伴却已显老迈,他自己也跟记者说:“做不动了!”家里除了地里的粮食,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一家三口的低保,原来是每季度630元,现在提高到846元。再加上其他一些政策性补贴。伍香玲说,她自己所有的衣服,都是人家捐助的。
据了解,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镇里低保等政策性的保障和补贴,向残疾人倾斜。5年来,全镇共有291户特困残疾人共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142万元。借助社会力量扶残助学,联系企业资助32名残疾儿童共计5万余元。2009年到2011年,全镇共改造危房533户,其中残疾人危房改造户占了大约一半。
通过“结对子”、“送温暖”、“志愿者助残”、“红领巾手拉手”等形式,动员社会助残,5年共扶助116户残疾人12万余元,帮助15户特困残疾人脱贫。向特困残疾人派发生活、医疗等专项补助和临时救济计16万余元,400多人次受益。金凤区残联冯菊兰理事长告诉记者一个故事:有个聋儿,原来免费配的助听器效果不太好,如果不及时配,可能会耽误孩子一生,但小孩家庭困难,负担不起。镇里专门带他到医院验配了进口的助听器,花了3000多元,孩子和家长特别高兴。
毕镇长表示,在良田镇,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与健全人相比,差距肯定还是有的。但只要家里有正常劳动力,本人有劳动能力,差距就不会很大。因为普惠的政策他们享受,惠残的政策他们也享受。差距大的,多为一户多残或重度残疾人。但有了政策性扶持托底,残疾人基本生活是能够得到满足的。
谈到下一步的扶贫助残工作,毕镇长表示要继续加大力度,要有新的思路和想法,争取创新。目前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社区的残疾人康复有固定场所,有必备器材,有专职人员,农村的残疾人康复还是有差距,要想想办法。另外就是光残联一家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要是撒胡椒面,发个几千元钱,也许就够几个月的生活费。但如果能把残联的项目资金,与千村信贷资金、妇女小额贷款、发展互助基金等捆绑起来使用,把各部门的帮扶资金整合到一块儿,针对残疾人家庭,给他选择一个合适的生产经营项目,这样效果会更好,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
良田镇是一个移民镇,是一片由沙荒地改造而成的崭新的土地。而对于那些受扶助的残疾人,这里不是他乡,而是家乡,这里不是荒地,而是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