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品最高为群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品最高为群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群众是什么?在我们这些每天与新闻、评论打交道的人看来,群众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鲜活生动的社会存在,是个体汇成的群体,有着生命的温度和气息。春运期间涌动的人潮,扛着蛇皮袋、拉着拉杆箱进城的农民工,超市里为了打折商品排起长队的市民,各个城市标志性广场上走动的潮男潮女,每日活跃在微博论坛上围观或“灌水”的网民,甚至小区门前随意飘过的一个“打酱油的”,等等,这些社会具象,拼合起我们今天对群众的全新理解和体验,群众无所不在,而我们也是群众。

今日之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矛盾问题层出不穷,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媒体人尤其是评论人可以说是幸运的,但更是纠结的。我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也面对无数似曾相识或全然陌生的事件、现象,如何选题、立论、作文?我们所写下的文字、做出的版面、进行的报道,如何真正对这个社会尤其是群众有意义有价值?

笔者的切身体会,一是需要突出问题意识,二是需要增强传播能力。

怎样服务和引导群众

怎样服务和引导群众?最为深刻、最有责任的方式就是通过问题来观照、思考和发声。中国社会的问题千头万绪,林林总总,但关键问题就那么几个,“主题剧情”就那么几种。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近年来,从房屋拆迁到就业公平,从医疗教育到住房保障,从食品安全到物价上涨,从到环境生态,这些热点问题时时刻刻通过各种新闻事件来演绎,而归结为一点,就是关系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经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人群、各个阶层在转型期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希望与迷惘、欢喜与痛苦、奋斗与命运。现实问题相互激荡交融,构成了一幕幕当代中国的活剧。

问题牵动社会,问题需要解答,因而,只有抓住了问题,报道和评论才更有针对性和公信力,在工作层面才能够主动设置议题,形成话语场,把握主动权;在传播层面才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形成和扩大共识;在社会发展层面才能够引发思考,寻求对策,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群众利益。如此,总书记所提出的“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就有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抓问题,需要切中时弊,抓住要害

通过一些表面的、偶发的、局部的问题,关注党和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分析改革发展的难点,直面社会生活的热点,触及群众利益的痛点,从而深入思考人们感同身受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评论部“关注社会心态”等系列文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文章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同时又具有理性平和的思维特质。在吃透中央有关精神的前提下,从社会心态这一切口入手,剖析心态问题背后的执政者观念、公平正义、社会管理、公众心理、弱势群体权益等方面的深层问题,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皆有、笔下难有”的真言警思,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强烈共鸣、积极思考。在凤凰网的调查中,参加调查的20903名网友中22.8%的认为,这组评论“当此社会矛盾集中时期意义非常”,42%的认为“文章切中时弊,对当下有准确把握”,49.6%的认为“确是针对当下问题的肺腑之言”。

抓问题,需要由表及里,抓住实质

今天我们面临的舆论场,是一个规模空前巨大的“多声部变奏”,其特点一是观点多元,二是焦点多变,舆论关注点的起落升降,往往有“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意味,每一个新闻点在舆论舞台中心的时间稍纵即逝。热点之中也有“冰点”,热点之外更有“冰点”。在此情势下,对每一个新闻事件、现象的分析,都应力求找到深层症结,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样的报道评论,既能够在各方观点的竞逐中脱颖而出,更能够突破时效的局限,努力追求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笔者曾针对黑龙江省一个村子408个村民中56人感染丙肝一事,写作评论《治治“心硬化”》,分析造成“村民得肝硬化”这一严重后果的根源,在于当地一些干部观念、作风“有病”:对“群众利益漠然置之,对百姓疾苦无动于衷,对自身职责竭力逃避”的“心硬化”之病。文章见报后,反响热烈,当地政府派人专程来京沟通事情进展,并承诺尽快解决相关问题。在中央注重加强群众工作、社会管理的背景下,一些干部的“心硬化”顽疾更为凸显,诸如保障房建设进展缓慢、食品安全相互“踢皮球”等,常常是“老问题”披上了“新马甲”,新闻或许只有一天的生命力,但问题却可能长期存在、改头换面、积弊日深,成为危害群众利益的定时炸弹。发现和推动排除深层隐患,是评论人的职责。

因而,评论报道,要打捞“沉没的声音”,更要打捞“沉没的问题”。问题没有连根拔起、得到根治,即便一时风平浪静,终究会卷土重来,而且对社会、对公众的危害会愈演愈烈。这几乎是近年来新闻“发生学”中的一个铁律。员工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几连跳”的惨剧就会不断上演;安全生产的深层问题没有解决,一个企业就会遭遇连续两年同一天出事的“黑色幽默”;征地拆迁中的群众权利没有充分保障,暴力拆迁和自焚抗拆现象就会不时出现。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一经媒体报道,有时能迅即得到较好的处置,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媒治”。“媒治”的作用能有多大、能走多远,其实不取决于媒体的声势和影响,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真问题,并切实使问题得到解决。

抓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从不同方面推动社会进步

评论报道的价值在于,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一“惊人的一跃”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各种意见在众声喧哗中充分交流,让政府和民众在平等对话中充分沟通,让各个利益群体在观点博弈中充分了解,其结果,一是凝聚和扩大共识,为解决问题奠定思想基础;二是思索和探求方案,为问题的解决转入实践层面提供智力支持。简言之,既有盛世危言,也有治世良言,要做到这两点,媒体人、评论人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固然是重要基础,但有一门“功课”不可或缺,这就是“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拜人民为师”。

怎样吸引和赢得群众

怎样吸引和赢得群众?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套用中国哲学的说法,从“道”的层面,就是要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为群众利益立言,直面问题才有锐气,替群众说话才有人气;从“术”的层面,就是要树立传播意识,讲究传播效果,增强传播能力,善于为群众说话才会得到普遍接受。

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把“亲和力”放在突出位置。所谓“亲和”,大的前提当然是以人为本,维护和服务群众利益,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一是情感和态度上的贴近,变俯视为平视,变训导为引导,淡化宣传痕迹,尊重受众心理;二是表达和文风上的贴近,变死板为鲜活,弃官腔说人话,摆脱陈词滥调更新话语体系。正如1940年2月在《中国工人》杂志发刊词中所告诫的: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

哥本哈根会议召开期间,笔者执笔的时评《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试图以全新形式、全新视角展开,通过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刚刚开始享受现代文明的普通中国人的口吻,讲述对气候变化、国家责任等问题的看法,行文上努力打破时评常见的论说思路和逻辑推演,以情带理,以事说理,以小见大,穿插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大量使用日常化、口语化的表述,力求贴近普通人的思想实际和说话方式。这篇评论发表以后,海内外数百家网站转载,多家电视台转播报道,很多人反馈“这不像人民日报写的”,但事实证明,这种既新颖又实在的表达,正是打动读者并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这篇评论的写作和传播过程,带给笔者最大的震撼或者启示就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怎么说”已经非常关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让自己的声音得到最大程度的传布和倾听,构筑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基础,评论报道的社会功能才能有所附丽,并真正发挥出来。

太阳之下无新事,评论之中有常理。通过大量的评论写作和编辑工作,笔者深感告别“从头要到尾”的“要字牌”言论、“从第一到第N”的“文件体”言论,实非一日之功,这不仅关乎表达习惯,更反映思维方式。解放思想是变化文章气质的治本之策,而表达的解放与创新,又如一面明镜,时时映照着这种思想运动的进展。所谓大道至简,检验文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其实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就是写出来后,把自己作为第一读者,看自己这个群众能不能被文章吸引、感动和说服,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看、不相信,孰论广大读者、广大群众?

为文第一要激动,成文难得是感动,文品最高群众

(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