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原因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原因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发生的原因,包括:护士技术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患儿安全管理疏忽,患儿哭闹不止及家属看护不当,执行规章制度不及时。根据我科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加强专科知识技术及心理素质的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责任感,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及观察能力,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核心制度。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55-02

1 概述

1831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拉塔第一次尝试着用静脉输血的工具给一位病人输入煮沸过的盐水溶液,该实验性的治疗方式是为挽救一位濒死的霍乱病人,虽然拉塔医生最后没能挽救大部分霍乱患者的生命,但他却因此成为静脉输液技术的先行者。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①它能将药物达到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②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③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④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虽看似简单,却有不少技巧,尤其是小儿静脉输液,如果使用不得当,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输液肿胀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好动,肢体难以固定,或者是由于护士技术等原因导致液体外渗,造成局部皮肤肿胀、硬结、疼痛,严重影响治疗和抢救效果。小儿输液肿胀发生的原因,包括护士技术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患儿安全管理疏忽,患儿哭闹不止及家属看护不当,执行规章制度不及时。我科对小儿静脉输液肿胀主动进行分析总结,为了减少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发生率,现我科对小儿静脉输液肿胀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及改进措施。

2 输液肿胀发生原因分析

2.1 护士技术不到位:当前我科的护理人员变化频繁,又以年轻人居多,对小儿输液往往会有怯场的现象,加上小儿静脉输液操作中,患儿及家属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个别家长会伤心流泪,甚至会指责护士等,比如:遇上一个患儿在接受输液前不停地哭闹,家属对孩子会一语双关的口吻说“不哭不哭,阿姨一针就能扎到血管”;有的家长直接就说“看好了,一针就给我们扎上”等等。年轻护士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导致穿刺时见回血就不敢再进针了,针头进入血管太少或针尖一半在血管外;对于高热、多汗、腹泻患儿输液时,护士经验不足,判断不到位,以致虽扎进血管,但由于反复穿刺而损伤血管;护士选择血管不合适,比如:选择较粗的耳后静脉,殊不知耳后静脉易被擦脱,不易固定。

2.2 责任心不强:哭闹好动的患儿,护士输液成功后,没有反复检查针头是否还在血管内,就匆忙固定输液部位;没有根据患儿年龄及静脉血管粗细和深度,选择大小合适的针头,拿到液体就直接输注,导致由于选择针头过大,液体渗出;长期输液的患儿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护士反复穿刺受损的血管,液体由于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而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穿刺成功后,输液部位固定不到位。

2.3 患儿安全管理疏忽:有个别家长认为医院患儿多,空气污浊,患儿免疫力低,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在隐瞒医务人员的情况下,抱着患儿离开输液大厅,甚至离开医院,在这过程中,离开了护理人员的观察和帮助,引起输液部位肿胀。护士安全护理意识淡薄,对有些药物,比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未做到心中有数,经常巡视查看,而认为只要患儿不哭闹就没事,导致有的患儿穿刺部位部分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引起红肿。

2.4 患儿哭闹不止及家属看护不当:头部输液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一直哭闹,穿刺部位原先粘贴牢固的胶布由于出汗过多松开了,家长为了使其安静下来,只一味的哄骗患儿,而忽视了穿刺部位引起肿胀;有的家长缺乏看护患儿知识,输液成功后,就将其放在床上,未将穿刺一方置于床的上方,或将穿刺部位抱在怀里而未避开;四肢输液的患儿,父母未将其穿刺肢体制动,好动的患儿未将其全身制动。

2.5 执行规章制度不到位:巡回护士未按规定随时巡视,而坐办公室等病人叫的不良习气,导致未发现患儿输液部位肿胀;有些家长看护错误,护士未进行正确指导,及时纠正;护士戴着口罩,有些家长认为患儿会受到一定的惊吓,故不愿护士靠近而漏了巡视。

3 对策

3.1 小儿静脉输液,尤其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操作,针对年青护士多的特点,我们老护士、经验丰富的护士不定期地为新护士传授技术,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她们掌握穿刺要点: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只有具备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熟练掌握患儿静脉解剖特点,进针诀窍及固定技术,多训练多操作,多总结多积累,就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操作水平。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己的心态,树立必胜的信念和宽容豁达的胸怀,排除多余干扰,专心操作。

3.2 高热、出汗、腹泻患儿进行穿刺时,要考虑有血管浓缩,粘稠度高,血管内径小,进入血管后回血慢等特点,可采用局部热敷的方法,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然后缓慢进针,提高穿刺率。

3.3 2岁以内的患儿,应多选择头部静脉进行穿刺,常选部位一般是额部正中静脉和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穿刺后易被擦脱,不好固定,要最后选择。穿刺前将患儿头部稳枕于软枕上,用安全剃刀剃掉所寻部位的毛发,充分暴露所寻静脉。2岁以上患儿,头皮血管已不太清晰,多选择手、足背静脉,便于固定。大隐静脉、腘静脉、踝静脉也可选择,但容易跑针,需特别加以固定,并保持关节在放松位置。

(1)哭闹好动患儿,进针速度快,手要稳,在头部进针同时注意制动患儿双肩,双膝盖,头部让另一护士制动很重要,小儿血管细又薄,轻微的晃动都易使针尖穿透血管壁,在胶布固定前要反复检查针头是否完全在血管内。

(2)我科现行的针头大小选择,原则上是:5岁以内小儿选择5号针头,5岁以上根据血管粗细和深度可选择5号或5号半针头,注射时,查看针头是否尖直、通畅,斜面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