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有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有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络实质及其概念,并与《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一文作者商榷。方法: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经络研究的历程,查阅分析文献。结论:经络学说起源于殷商,完善于两汉,用现代解剖生理学解读经脉理论的内属脏腑,就是继承足太阳膀胱经一植物神经调节论。

[主题词] 经络实质;经络研究

近日中国针灸2005年10期发表的《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以下简称《新途径》)一文[1],这篇文章取材丰富,论说中辨证意识强。根据作者的观念,论点论据合拍,是一篇好文章,说明了作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如作者在介绍神经系统与经络的研究资料之后说:“经穴是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肌肉运动起点及肥大细胞相对集中的地方,并且肥大细胞与外界神经系统关系非常密切。但经络并非神经系统……目前有关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多数是宏观观察针刺对靶器官激素水平的影响,联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纽带或是信使还不明确。”作者还对结缔组织与经络的研究进行回顾,认为刺激效应的本质可能是一种机械波,针灸活动是震源,结缔组织是弹性介质。但这些同样不能解释经络的所有现象……

基本上可以确定针刺效应的产生,离不开神经、内分泌、免疫、结缔组织等结构与功能。可见作者对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关系是十分青睐的。但又反问道:“经络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寻找更微观的新途径。”提出:“缝隙连接(GJ)低电阻与经络线低电阻、细胞间通迅的协同性与经络的传导速度的确有某些相似,而且GJ不仅广泛存在于同类型细胞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型细胞之间……因此,笔者推测,相同和不同细胞间(包括同一组织内和不同组织内)GJ可能是穴位经络的基础。”将“经络概念”引入到另一个生理概念范围之内。随后作者又引用一系列外文资料论证上述观点,可算恰到好处。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然面有一点值得商榷,那就是“经络概念”问题。

1 关于“经络概念”

我们应该明确地意识到,在《内经》中十二经脉理论讲的是经脉调节论,当今经络这个词组是从今本《内经》之经脉理论中分离出来的,是近50年在逐步掀起的经络实体研究热潮中尚未从传统文化中澄清经脉学说的起源,演绎过程中悄然发生的事件。半个世纪以来,在研究传统中医理论中经络词组出现频率最高;在研究传统中医理论的多数学者中经络研究的威望最高;在国家对传统中医理论研究中探明经络实体所抱希望最高;在学科科研项目中经络研究所处层次最高;国家投资最高。因而“经络”问题,早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凡参与研究“经络”者享受国家资助是一种荣耀,因为“经络实体及其现象”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领域。在经络研究中,对于“经络”所包含的概念,学者们的信念十分坚定,甚至有学者在“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五点看法”精神鼓舞下用“天下变,道亦不变”激励自己说:人体“有神经系统,有循环系统……故必然有经络系统……故也应该建立经络组织学,经络解剖学……故要研究经络……”应该说这篇文章代表了当时与时俱进的经络研究热潮。现在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从各个方位反思“经络概念”从《内经》之经脉理论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反思“经络概念”的不可思议及对当今中医理论发展的负面影响。

对“经络”这个词组的本意,笔者曾进行过一系列探讨[2~4],对《内经》之经脉理论进行了多方分析,根据经脉理论起源于殷商及其演绎过程分析,我们应该勇敢地放弃“经络概念”,继承十二经脉理论中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的足太阳膀胱经脉,用现代解剖、生理知识进行分析:在十二经脉理论中,是足太阳膀胱经脉起到了“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的生理调节作用。假如我们在某种情况下用了“经络”名词,那么,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在“经络概念”中包含的是经脉和络脉内容,因为近半个世纪许多学者在论著中都明文或者严正指出“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5]。“近代针灸上描写的‘经络’是从古人描述的‘经脉’中演变而来的”。

当今“经络概念”五花八门,关于“经络实体”存在的假说不下十数种之多,有学者希望给“经络”下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义,然而莫衷一是,应该引起学术界的三思。《中国针灸》2005年第9期报道德国学者“采用红外照像技术”对经络现象进行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见解[6]。从生理学讲,这一研究也许是有意义的。但要用其论证经络,笔者希望中国的学者不要追这一时髦了。

2 关于利用“缝隙连接”探讨经络实质问题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经络实体研究一浪接一浪地兴起,一波接一波地平息,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沉思。有学者认为“经络循行的途径”乃是物理性与化学性的传导网络,对研究“经络循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7]。该文提到“人体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既有化学(递质)传递,也有物理(生物电)传递。”这一观点大约就是建立在缝隙连接基础之上的。据笔者所知,1988年雷政权发表了“缝隙连接”观点[8],雷先生指出:“鉴于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庄孝德等人在“蝾螈胚胎表皮传导现象”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其传导组织的活性物质,由6个‘缝隙连接’蛋白围成,其中有一个可以启闭的孔道为‘缝隙连接’的通道,内径为20A……表皮传导缝隙连接通道,既非经络系统,又非经络感传现象,而是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及其产生经络感传现象不可缺少的中间诱发环节。”由于笔者个人知识面过窄,不知雷先生讲的与“新途径”作者的认识是否一致,假如相同或者相似,那么用“缝隙连接”概念,研究经络本质就不是“新途径”了。

谢浩然于1994年11月4日在健康报发表《经络实质是生命物质的运行通道》,指出“经络气道间隙”与脏腑的关系;郭义于1989年6月17日在健康报发表《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探讨经络实质》,根据RodoegVicnow意见提出“经络的细胞间隙连接直接通讯系统学说”,他说:“物体内,细胞信息传递共有三种……直接通讯:相邻的细胞之间形成间隙连接,间隙连接的结合物质是中心有孔,由一个细胞直接进入另一个细胞……其传递物质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代谢物分子,故间隙连结可以分为离子偶联与代谢物偶联。”笔者以为郭义讲的“间隙连接”与《新途径》作者指出的“缝隙连接是两个细胞存在的细胞膜通过连接结构”是一致的,郭义的意见又将间隙连接与细胞之离子道联系起来了。关于离子道,199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授予了研究细胞离子道的两位德国生理学家,他们从1979年起就采用“斑夹”技术记录通过单个离子道的极微小电流打开了细胞之门――离子道,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9]。但是他们的目的是研究细胞生理学,而不是研究经

络本质。

上述资料反映:假如我们将缝隙连接、间隙连接、细胞间离子道结构联系起来认为是同一概念或同一相似概念,那么研究离子道的历史已30年了,明文提出缝隙概念也有18年了,且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缝隙连接的目的就在于说明经络感传现象,他们的意见20年来并未被经络研究学术界共识,现在我们还有必要再次立项作为“新途径”研究经络本质吗?

3 继承经脉学说的历史意义求同

我国独具特色的经脉学说,起源于殷商,完善于两汉时期,分散于今本《黄帝内经》之中,讲的是生理、病理以及治疗医学中的一些问题,指导中医临床已两千年,她像激流中的一尊磐石,无论风吹浪打巍然不移,保证了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昌盛立下了不朽功业。我们说经脉学说独特,独特在她讲的人体生理学中最高层次的调节理论,当我们从甲骨文中探讨基础医学知识的时代,发现许多民族还处于洪荒时代,殷商先民就已经思考人体生理现象中的视听功能,视听与生理之惊恐有关现象以及心脏对全身的调节功能了。到两汉完善十二经脉理论时,经脉学家们总结前人经验,将既往之精气理论、五行配五脏学说统归于经脉学说之内,为十二经脉理论达到“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经气循行“如环无端”等立了许多规矩,如“手之三阴从脏走手……”等。依《灵枢・经脉》分析:经脉在体表上的循行从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阴阳经脉交替,归脏属腑轮回,至足厥阴肝经之肺止,完成如环无端,充分表明了十二经脉循环的人为安排因素。尤其当十二经脉理论加入任督,发展为十四经时,某经在人体体表部位十分清晰,当点明某经时,某经在人体所在的体表部位便跃然体表,起到了解剖学中划分解剖部位的作用。这一作用至今未减。但是当用内属脏腑意见剖析时,绝对找不着手太阴经脉与肺或者中焦的直接联系,找不着足阳明经脉与胃的直接联系。前文已讲:因为某经脉之循行属人为安排。

有趣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安排了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脊柱两侧,后来又补充俞穴,这些俞穴都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现代解剖证实,在相应俞穴之下都有相应的脊神经节段的神经纤维穿过,这是各俞穴能起调节相关脏腑作用的根本原因。应该指出:脊神经各节段都有相应的神经纤维穿人腹腔后壁,组成交感链,成为调节内脏各器官的核心组织。可见,当我们回顾经脉理论中内属脏腑的时候,在足太阳膀胱经脉之下找到了答案,由此真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经脉理论强调的是植物神经调节论。在此,我们还应该回顾近50年来探讨经络(脉)理论的学者们涉足于这个问题没有?回答是肯定的。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讲经络与植物神经的关系问题。孟昭威[10]指出:“经络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体表刺激发生的感传或隐性感传可达到内脏,西医也有对体表内脏之间由表及里,由里及表观察”。他扼要回顾国外百年进展后指出:“1940年韦恩提出:皮肤和内脏之间存在神经反射,而且和交感神经更为密切。中医在这类的临床观察中,在针灸经络方面却极为丰富。”孟昭威关注北京医学院保留交感神经的动物实验,深有感慨地指出:“因此,膀胱经是全部经络系统的核心。”可惜不久孟昭威[11]又说“这个系统显然不是已知的植物神经系统”,将他自己的意见否定了。

何宗禹指出:“近年来对针刺感传还出现某些植物神经机能变化征候,日本山下九三夫认为,‘经络与控制血循环的植物神经,特别是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12];焦顺发于1987年指出膀胱经之背俞穴与神经节段支配内脏之关系[13];廖育群1991年指出:当人们对于背部脊神经与内脏之联系尚毫无认识时,(我国)医生却发现当内脏有病时,会在背部出现特定反应“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14],廖氏讲的也是膀胱经效应。

在经络的研究中刘里远所做的工作不容忽视,他研究成果的历史价值相信会逐步被学术界共识。早在8年前他出版了《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15],虽然在“经络概念”方面我们还有一字之差,但刘教授在讲现代经络学时,用大量篇幅为读者介绍经络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并对“毛囊与经络”进行了专门研究[16]。他希望用现代皮肤神经解剖、生理学知识说明现代经络学的功能,用心良苦,对笔者启迪很大。近些年来刘教授一再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如交感神经敏感带与经络实质,皮肤交感神经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17],针刺信号的立毛肌传递及其交感轴突反射机制研究[18]等等。他在《经络的现代科学概念》[19]”中指出:“明确了血管性的经络和非血管性的经络之后,对经络的概念有必要进行修订,以更恰当地反映其真实的内涵。对血管性的经络来说,用经络脉比只用经络更贴切;对于非血管性经络来说以经络带表示,区别于血脉的空心结构和物质传导,体现皮肤属带状性及神经内分泌的信号传递作用。经络脉和经络带概括了古典经络学物质和信号的传递作用,反映了气血的营养和调节机能”。刘里远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之上的见地是深刻的,他已经将现代经脉学说的基本观念树立起来了。

笔者希望能与郑翠红等同志求同,求同的根本点是继承经脉学说,继承十二经脉理论中至今仍然闪光的足太阳膀胱经,继承膀胱经各俞穴内属脏腑的功能,用现代解剖生理学知识解读经脉理论内属脏腑,就是继承足太阳膀胱经――植物神经调节论。它的历史价值在于由此我们可以阐释生理之阴平阳秘,病理之气血瘀滞,药理之活血化瘀以及风寒致病等。在此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需要多学科学者求同、投入、合作。

4 参考文献

1 郑翠红,张明敏,黄光英.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经.中国针灸,2005;25(10):705

2 严健民.《灵枢》经络词义浅析.中医杂志,1984;22(11):79

3 严健民.今本《内经》经络词义研究.见:中国医学起源新论.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130―137

4 严健民,关于利用“循经感传”探讨经络实体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4;9(10):41

5 李鼎.经络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2

6 李钊.德国学者对经络现象提出全新见解.中国针灸,2005;25(9):612

7 刘成基.从经络研究进展谈思维导向的更新.健康报,1990年11月10

8 雷正权.胚胎发育与经络形成.健康报,1988年3月26日

9 余海若.打开细胞之门――离子道――199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上).健康报,1991年12月19

10 孟昭威,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展望.中国针灸,1982;2(5):25

11 孟昭威.经络学说新探(第三平衡论和整体区域全息论),中国针灸,1983;3(5):20

12 何宗禹.关于经络研究的若干问题.新医药学杂志,1979;(2):30

13 焦顺发.中国针灸学求真.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584

14 廖育群.秦汉之际针灸疗法理论的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3):272

15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10~357,428~434

16 刘里远.交感神经敏感带与经络实质.中国针灸,2001;21(5):285

17 刘里远.皮肤交感神经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中国针灸,2003;23(1):23

18 刘里远.针刺信号的立毛肌传递及其交感轴突反射机制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50

19 刘里远.经络的现代科学概念.中国针灸,1999;19(10):603

(收稿日期:2005-12-13,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