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说国人的诺奖情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说国人的诺奖情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话题引入】

2009年诺贝尔奖如期揭晓,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又勾起了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虽然各家媒体并没像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那样铺天盖地的报道,但是对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的探讨或质疑、对中国未能够获得奖项的遗憾与对中国教育的检讨一时充斥媒体。

【何为诺奖】

诺贝尔奖设立于1901年,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的。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瑞典议会通过了《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1990年诺贝尔的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首次颁发。

【锐评】

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

李波

又一位美籍华人获得了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诺贝尔奖!这一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再一次勾起人们对诺贝尔奖的关注和遐想。长期滋长于国人心园里的诺贝尔奖情结, 又一次颤抖着伸展触角,缠绕每一个年轻人激进的爱国热情和每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世纪梦想。

多年来,诺贝尔奖仿佛成了中国本土科学家无法逾越的成就鸿沟。该奖项也因此具备了某种神秘色彩和悲情意味。

杨振宁以美国籍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被看做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华夏子孙的智慧和能力足以获得世界科学界无上的荣光。实际上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的80多年里,中国人一直在与诺贝尔奖“赛跑”。 那么历经80余年的发展与追寻,中国离诺贝尔奖的距离还有多远?

纵观历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或者在自然科学上取得足以改造世界的发明成就,或者拥有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煌煌巨著,亦或者确实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这些无疑都是人类最伟大智慧的成果。

诚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学者的努力和成就,但更应该看到中国科研与创作水平同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看到中国学者与世界最杰出学者的差距。

近年来,对诺贝尔奖的怀疑之声不绝于耳。有学者指出诺贝尔奖奖项太少,致使许多优秀科学家因“僧多粥少”而无缘大奖;有学者批评诺贝尔奖评选倾向欧美忽视中国,甚至认为评奖有失公允;还有学者干脆呼吁别把诺贝尔奖看得太重,认为其没有实际意义。

笔者以为,这些说法各有道理,但都有失客观。“僧多粥少”正是对杰出学者的更高要求,所以“无意义”论,不免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至于说诺贝尔奖不公平,那更是不符合事实。一则亚洲已有数人获奖;二则当年李登辉试图以重金“买”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机关算尽却终难得逞,佐证了该奖项的公正。

实际上,过多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主观因素,终归不可取。美籍华人杨振宁、高锟的获奖,给我们两点提示:其一,中国人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潜质和智商;其二,中国本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还有差距。

前者提醒我们,中国本土科学家要有勇夺诺贝尔奖的信心和勇气,要耐得住寂寞,潜心科学、专注学术,既不妄自菲薄亦不盲目乐观;后者启示我们,中国要不断缩短现有的差距,争取赶上世界顶尖水平,跨越诺贝尔奖的鸿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强国。关键是,要不断加大自然科学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社会科学的公众认可度,不断优化中国的研发机制和人才环境,让最杰出的科学家能够留在中国本土安心钻研,让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及相关配套软硬件足以满足科学家的研发需要。

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其实也不远。

当有一天,我们的文学青年不再被视为另类;我们的作家不再沿街乞讨;我们的诗人词家不再论斤卖诗稿;我们的两院院士不再只配坐市长后面;我们的教育家不再叫嚣着要删掉鲁迅文章……当我们的那些承担自然和人文科学研究、创作重任的年轻人,都能找到无上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时,中国离诺贝尔奖就真不远矣!

(选自《光明网・光明观察》2009年10月12日) 有删节)

【读后反思】

欲速则不达。当我们的目光一味盯着目标而不顾及其它的时候,反而会阻碍我们前行。所以,要想获奖,就要先摆正位置,摆正心态。

【它山之石】

请别拿诺贝尔奖说事

张志坤

最近,围绕着教育未来的发展问题,社会上下进行着激烈的讨论,话题广泛而深入,真知灼见不时涌出,令人获益匪浅。其中,有关中国人为什么就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议论最令笔者震撼。一些专家、学者掷地有声地断言“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在普通高中进行了文理分科”。为什么要拿诺贝尔奖来说事呢?笔者以为,这个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些人心中的死结,可谓念兹在兹,无时或忘。本人不揣冒昧,试析一二:

一,诺贝尔奖这个品牌,非同小可,这是发达国家手里的一个战略品牌,等闲难以企及,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可染指,所以凡获得者,皆如耸天高塔之塔尖也。国人没有这个塔尖,岂不是我们的教育之塔还不够高,所以不能与人比肩?这样看来,什么名牌大学啊,世界一流啊,精英啊,等等等等,岂非笑话?难免叫人痛心疾首。

二,这个诺贝尔奖,可不仅仅是一个品牌,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战略涵义,这是发达国家设立的标杆,一旦获得,就意味着西方的肯定与认同,如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肯定与认同的最高层次、最高境界。没有这个认识,怎么能称得上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呢?怎么能够融入世界,实现世界一体化?而不能获得这个奖项,就算如有的大学校长所说那样,本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留在国内的很少,大部分都要到国外去,也是真正自豪不起来的。

但是,我以为,中国的教育不能走精英教育之路,不能去着力打造教育的象牙塔,中国教育的发展也不需要西方发达国家来肯定、来认可。教育的问题确实多多,发展之路也确实有相当大的反思空间,但这必须是置身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大背景下,对教育成效的考查,不是拿一两个什么奖项就可以做标尺的,而要在较长的周期内,从总体上加以考查,特别要注重的应该是教育在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上的价值与贡献。至于诺贝尔奖,教育的价值并不在这里,有了不多,没了不少,并没有多少稀罕的。窃以为,还是不要拿其来说事的好,因为中国还是土多洋少,总说些洋话,终究还是要挨骂的。

(选自2009年03月18日 《光明日报》有删节)

【读后反思】

空旷的原野上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脚下的土壤足够肥沃的时候,一棵棵小苗自然会茁壮成长,当小苗都成长的时候,自然就会从中冒出几棵甚至更多的参天大树来。所以,要想获奖,就得先使我们的土壤变得肥沃。

【深度追问】

诺奖之后,再问“中国

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杨震

没有期待,诺贝尔奖偏偏意外降临;望眼欲穿,却始终与诺贝尔奖天人相隔。这看起来似乎偶然的现象,其实正好揭示了我们的思维盲区,提醒我们思考一个过去很少注意的问题:在天成和矫取之间,到底应做怎样的选择。

诺贝尔奖从来成色不减,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到此失灵。为什么?因为诺奖只是对自由探索精神的荣誉认可,真正的精神成就只能是精神对自己的认同,也就是精神通过自由自主的活动创造出一个科技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世界奉献给人本身。诺贝尔奖的诸奖项就覆盖了人类的这三个领域。因此,谁主动争取来诺奖并不意味着什么,主动颁发诺奖给谁才意味着什么。前者是矫取,后者乃天成。

矫取者,可以定计划、下指标、给任务、作指示,举国以克之。这适用于捞一把就走的机会主义,却断乎对不上诺奖的胃口,更是对自由创造精神的扼杀。只可惜如今的中国学术文化圈子,已经走上这条不归路。例如,北大热衷于修筑五星级酒店,它的教学楼却出了名的破烂不堪,可想而知,呆在那里的学生们会构思出什么样的东西来。所以,总理去年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时,清醒地发出椎心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一语刺破虚假繁荣包裹着的脓疮。

所以中国人为什么拿不到诺奖的问题,其实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问题,也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是否自由的问题。谁都明白,大师是精神自由活动的产物,所有大师都善于学习,但都不善于循规蹈矩,因为他们个个性格独特,不可复制。在矫取者眼里,他们只是一段段扭曲的人性之材,必欲去之而后快。任何创造都勉强不来,只能靠精神自然生长而成。因此大师不可能被计划出来,诺奖也不可能被计划出来。也就是说,得诺贝尔奖是个自然天成的事。

天成者,不可以定计划、不可以下指标、不可以给任务、不可以作指示,更不可以举国以克之。而这主要关乎培养和遴选人才的机制。如果机制僵硬得不容忍任何个性十足的人,那么它必定淘汰优秀、提举平庸,甚至高捧顽劣。难道能拿这种人去竞争诺贝尔奖吗?如果机制容忍异彩纷呈的个性,必定会选出能撷取知识英华的大师。前者意味着对人的不尊重,因为它出于自己某些特定的偏好,拒不遵循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普适原则。后者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因为它公平正义,以平等对待一切人为圭臬。这无疑就是我们久久渴盼的文明。

频频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自然流露。获奖是无为而为、无心之得。所以拥有高度文明的美国人成了诺奖竞赛的大赢家。据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在创新这件事上,是不是无奖也胜有奖?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鹏,抟扶摇直上,徙于南冥,一日万里,须得飙风相送。庄子的寓言无非是说,毋以机心对待世事方可成就宏图大业。若我们能多些制度性宽容和超越精神,便是为身边沉默着的天才们鼓风造势。终有一天,他们会御风而行直达天穹。那一刻,远比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闪动的镁光灯更绚烂美好。

(选自2007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有删节)

【读后反思】

“获奖是无为而为、无心之得。”不以获奖为意,“毋以机心对待世事”,那么自然就能够“成就宏图大业”。

【路在何方】

诺贝尔奖不是忽悠出来的

毕晓哲

据媒体报道,10月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说,高锟获得诺奖,增加了他对中国本土得诺奖的信心,“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

国人其实知道获得诺奖之难,毕竟世界各国每年获奖的只是寥寥几人,再加上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现实差距,暂时得不到诺奖也属正常。从获奖几率、现实国情看,中国本土科学家何时得诺奖很难预测。但杨老先生对中国人得奖却信心满满,做出20年内必然得奖的预测,虽然其情可嘉,但就怕产生负效应。一些人听了杨老先生的预测,难免陷入某种虚幻,不找自身差距,继续坐等诺贝尔奖的大馅饼从天而降。这恐怕也是杨振宁老先生不想看到的结果。

科学研究最讲究严谨的态度。无论是哪个科学家,如果不扎扎实实进行科学研究,真正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不可能得到公认的,也注定会与诺贝尔奖无缘。

因此,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得拿出办奥运会的劲,真抓实干,切实创造有利于科学创新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这样,不管中国本土20年内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都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舍此,任何豪言壮语都容易沦为忽悠。

(选自2009年10月10日新华网,有删节)

【读后反思】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是首要的是要走结实的路,而不是稀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