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港居屋拟复建 楼市维稳彰决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居屋拟复建 楼市维稳彰决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日前公布的数据,香港消费物价指数近一个月升至5.2%,升幅已达三年来的最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私人楼宇及食品价格上涨这两大因素。而随着楼价、物价节节攀升,私人楼宇价格犹如脱缰野马。港人过去没钱买楼则租屋住,没想到,如今贵租更是难捱。

特首曾荫权近日在澳大利亚接受当地电视台访问时,承认过去30个月内楼价持续每月升2%,累计已升八成。“升幅几得人惊!”曾特首说出了香港人的心里话。不仅是升斗市民,即使中产家庭,欲在今日买“砖”置业谈何容易!一个500口尺左右(40多平方米)的二房一厅新屋,动辄三、四百万元,除了需付出首期楼款三成近百万元,余下20年供楼也占一对夫妇每月收入的五成,还不计差饷、地租、管理费和日常开销,这使许多家庭连生儿育女都成了奢望。民怨之下,港府犹豫良久,终于痛下决心,再度高调提及曾一度被冷落的居屋政策。已终止九年的“居屋计划”,将有望于今年10月在港府施政报告中提上议程。这也是港府今年6月以来对“高温”楼市进行调控的第二次试探。

通胀走高 楼市升势猛如虎

面对通胀以及楼市高涨双重压力,港府已在今年多次抛出将严防通胀恶化以及抑制楼价高涨的言论,同时不断就潜在风险对市民发出预警。但是,即使政府重重打压,香港楼市上涨势头却始终未能被成功压制。

在笔者撰写本文时,港府拍卖的港岛波老道和元朗屏山两幅住宅用地,均以高价成交,后者更是以高出开价一倍多售出,两地合为库房带来近120亿进账。面粉越卖越贵,面包岂会便宜?最新卖地结果不仅令炽热的楼市火上浇油,更加重了港人关于楼价或将持续攀升的忧虑。笔者估算,这样的成交价,反映了楼价在三年后至少还要升50%。

今年年初以来,香港住宅楼价已上涨10%,第一季的新签房屋租金也同比上升了13.2%。在过去的两年中,香港的住房价格涨幅已超过了55%。而目前港人每月房屋贷款支出占薪水的比例,已经上升至48%,几乎所有香港居民均认为,目前租金及楼价均超越负担能力。

另外,在香港楼市节节高升的背后,内地豪客的身影始终活跃其中。自一年多前由内地人购买的“天汇”豪宅创下天价后,有关内地富豪在香港“一掷千金,一次性全额付清房款”的新闻便源源不绝浮现。按照香港相关地产研究的分类,总价在1200万港元以上的住宅均归入豪宅。而数据显示,2010年下半年,内地买家在香港购买豪宅的比例为28.8%,其中一手豪宅更达到35.5%。近日开盘的大角咀“珑玺”楼盘200多个豪宅单位,竟有40%为内地买家。楼价长升长有,犹如导火索,随时会激化社会矛盾,引致民怨爆发。

特首放话 复建居屋“置安心”

特首曾荫权所言楼价“升幅几得人惊”的一席话,已经被解读为香港复建居屋的先声。过去两年多来,港府虽然就遏制楼市屡次出招,包括增加土地供应和征收额外印花税等,但港岛房价升幅至今已累计超过七成。曾荫权在访问中重申,港区政府非常关注香港房屋供应问题,这段时间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但来自本地和境外,特别是大陆的投资需求很大,加剧可供发展土地短缺的问题。他强调,香港的住宅单位数目多于住户的总数,所以不存在“无瓦遮头”问题。目前的挑战,是中产阶级希望置业,因为他们的收入超出申请公屋限额,但楼价却不断上涨,因此,政府有责任解决他们的置业困难。

特首表示,政府会采取措施缓和楼市升势,但不希望所作出的任何举动摧毁整个市场。他同时还指出,今年港府会推出可以兴建超过2万个住宅单位的地皮,也可能提供更多的可以发展住宅项目的土地。

此外,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称特首10月份施政报告会有所交代,这更被看成正面承认了复建居屋之说。据悉,报告将提出“先租后买”的置安心十划,改为“可租可买”,变相打回原形成为传统居屋。曾司长还提出三点要求:首先是不能影响与兴建公屋的土地供应,令公屋轮候册上申请者三年内可上楼的目标受阻,其次,不可将预留作私人住宅的土地,改为居屋用途,以免令楼价进一步扭曲;同时也要考虑外来人士来港置业,对稳定楼价和土地需求的影响。

如何复建 各方声音火辣辣

面对楼价高企,市民买楼置业变得有如“天方夜谭”。居屋是否应该复建,各方说法不一,争论不断。近日先后有多位行政会议成员公开表示支持复建居屋。他们表示,兴建居屋不仅可满足没能力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的需要,还能腾出部分公屋分配给众多轮候者。立法会亦有议员认为,港府有必要通过复建居屋等回应市民诉求。他们虽不反对复建居屋,但认为不宜大量兴建,数千套住房大概是适当数目。在他们看来,港府近期推出多项遏抑楼市炒风的措施,有些可能“威力”过大,或会影响自由市场经济。

对于港府“有意”复建居屋,学术界多为赞同的呼声。有学者认为,初期可推出数以千计的居屋,先试市场的“水温”,然后才逐步推出更多单位,而过往以绿表及白表申请居屋的资格已过时,应重新检视申请的资格,让更多中产人士受惠。还有专家称,港府应制订社会未来五年住房需求规划,从而安排居屋的供应量,他们不赞同对居屋的转售作出任何限制。他们认为,万一经济下滑,这么做可以使供楼的市民不再百上加斤。

地产界相关人士亦赞成复建居屋,但认为政府应推出“改良版”居屋,居屋市场亦不应与私人市场的价格挂钩。此外,他们还建议,港府应制定10年或15年的建屋策略,规定只准首次置业人士购买并限制转售,避免有人投机炒卖。

呼声不绝 今年10月见分晓

香港楼市问题引起访港的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的关注。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特别考察港澳的民生问题,而楼市和物价无疑是主要焦点。在香港,王光亚主任亲临被港人形容为“悲情城市”的天水围公屋参观;同样,在澳门,他考察了石排湾公屋计划。他指出:“房屋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处理不当的话,也会演化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以此敦促港府尽陕采取措施,解决市民住房困难。

王光亚的言论,触发特区政府重新考虑复建居屋,令已经终止九年的居屋计划有望“重生”。其实,居屋复不复建,不是特首个人喜好,而是客观事物发展使然。一年多来,港府三番五次出招压抑楼价,这是市民有目共睹的事实。这次港府又聆听民声,从大方向及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做出选择,颁布了复建居屋的措施,从而在协助市民“上车”和维持楼市平稳之间取得平衡。至于复建居屋的单位数量应该是三千还是五、六千,售价是否与市价挂钩,折扣如何,这些都有待港府进一步咨询民意和研究后做出决定。

7月14日,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立法会上再次公开表态:政府理解市民对复建居屋的期望。但他表示,政府必须深入研究,令政策更加完善。他呼吁市民要包容和有耐心,多等三个月,行政长官会在10月份施政报告中作出交代。看来,居屋如何复建,市民要在今年10月才见分晓。相信港府会聆听市民呼声,正视有关要求,根据社会整体利益作出衡量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