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防霾神器”是否靠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霾神器”是否靠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段时间,雾霾席卷全国。淘宝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为购买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与雾霾相关的产品,全国淘友共消费450多万次,花了8.7亿元。

各种防霾“神器”层出不穷,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底应该怎么选?

口罩最简单,也最有效

防霾指数:

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每天都走路上班,即使在雾霾最严重的几天也是如此。他的防护措施很简单,就是戴口罩。

“别小看口罩,它是防霾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白春学说,对PM2.5等微细颗粒的过滤效果,各种口罩有高低之分,但不管什么类型,都能或多或少抵御雾霾,“戴肯定比不戴要好。”

热销品种N95的过滤效果好,但相应的气流阻力大,导致呼吸相对困难。白春学认为,佩戴N95口罩并不像网上流传的那样会损害呼吸系统,“对多数人而言,无非就是呼吸吃力一点,即使较长时间佩戴,也不必过分担心。”

他建议,在选择口罩时需考虑自身健康状况。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资料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致呼吸困难疾病的患者,使用N95时应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口罩的戴法也有讲究。要注意与脸部密合,在鼻梁处扣紧,否则起不到防护效果。无论哪类口罩,都应每天清洗、消毒。先用开水烫洗几分钟,再拿到阳光下晾晒消毒。

空气净化器须勤换滤网

防霾指数:

评判一台空气净化器的好坏,要看它能不能把室内空气净化到美国标准,即PM2.5颗粒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15微克的水平。

但一台空气净化器是否真的有能力过滤PM2.5,又能否把浓度降到“美标”,消费者都无从判断。白春学有些无奈地说:“大家既缺乏相关知识,又缺乏判断空气净化效果的手段,能做的也只有认准几个知名品牌,谨防假货。”

目前,空气净化器的功效并没有列入国家强制认证目录,与其性能相关的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8801-2008,且只有一个。它对净化面积、吸收PM2.5效果等指标的规定还不够细致,这就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商家夸大净化效果及使用寿命的情况比比皆是。

白春学强调说,买了空气净化器并非一劳永逸,消费者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网,特别是在重污染环境下,高负荷、长时间运行后。“否则净化器的过滤网本身就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绿色植物小面积效果有限

防霾指数:

在众多防霾“神器”中,绿色植物最具原生态特色。家里多放几盆植物,就能有效抵挡雾霾,消除PM2.5,这种说法靠谱吗?

植物学博士史军认为,简单地概括“绿色植物能防雾霾”并不准确。“吸附尘粒的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效果比较有限。一般来说,叶片表面越粗糙(比如薄荷)、绒毛越多(比如悬铃木),吸尘的效果就越好,叶片能够分泌黏液的则更好。”史军说。

“问题在于,植物只能把落在叶片上的颗粒留下来,而不能像吸尘器那样吸收空气中的微尘。”他补充说,颗粒物随空气流动经过植物时会沉降在其表面,被枝叶截留和吸附,形成滞尘效应。但这种截留和吸附是暂时的,降雨会冲洗粉尘,有的可能会随风重回空气中。

关于室内盆栽的除尘效果,史军坦言,植物降尘需要很大面积才有明显效果。从效率上来说,指望用植物来解决室内空气污染,还比较困难。“龟背竹、绿萝、滴水观音等,叶面都太光滑了;薄荷的吸尘效果不错,但是要想净化室内空气,那得把家里变成薄荷园才行。”史军认为,寄希望于室内的绿色植物,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

便携式净化器噱头大于实用

防霾指数:

除了相对靠谱的口罩和家用空气净化器之外,不少电子产品也打出了“除霾”的噱头。比如最近新冒出来的电子口罩,可手持、脖挂,随身携带。原理是利用内置高压负离子模块,产生负离子和微量臭氧,在脸部及胸前形成保护屏障。

此类负离子发生器虽具一定防护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副产品臭氧。臭氧常用于清洁消毒,但根据环保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它也是环境空气污染物之一,有严格的浓度限值,过量吸入可损伤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哮喘患者等敏感人群尤其需要注意。一般情况下,臭氧带有鱼腥味,所以使用电子口罩时一旦闻到类似气味,应立即停用。

搜索淘宝网可以发现,数百家网店在推销电子口罩,售价从60~1800元不等。大多数店家的产品说明都对“是否产生臭氧”只字未提,也很少能看到产品的环保认证。

另一款热销的小型防霾设备是车载净化器,因体积小,在车内使用很方便。白春学认为,此类小型设备,是否在各种环境下、对每个用户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是否能有效降低PM2.5浓度,还有待专业检测来证明。目前多项统计数据显示,市场上的主流车载净化器,主要消除的是车内异味以及甲醛污染,对PM2.5等微细颗粒,吸收效果并不理想。

食补清肺≠清除肺部污染

防霾指数:

靠食补能抗霾排毒吗?梨、猪血、五花肉、青菜、胡萝卜等被寄予厚望。

营养师顾中一认为,没有直接效果。PM2.5可能进入肺部或血液循环,引发相关疾病。而食物进的是消化道,无法直接“带走”肺里的有害物质。“所谓吃猪血排毒,是因为摄入的铁元素在体内变成黑色硫化铁,导致大便呈黑色,让人误以为排出了‘毒素’。”

此前有韩国媒体称“猪五花肉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排出肺部微细颗粒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无科学依据。“五花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远不及植物油,如果真有用,直接喝油就行了。”

范志红指出,中医里的“清肺”是去肺火,与清除肺部污染物不是一个概念,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梨等润肺食材对雾霾有特效。

食补也并非毫无用处。顾中一建议,多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不久前,漳州一名高三学生为劝妹妹改正挑食,称吃青菜可防雾霾中毒。顾中一分析,从雾霾的致病机理看,青菜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抗氧化物,的确有助于对抗微细颗粒物引发的氧化应激损伤。

摄入维生素A则有利于呼吸道等上皮细胞的增生,预防雾霾对黏膜的损伤。“动物内脏、奶油、蛋黄等维生素A含量较高,但胆固醇也高,不宜多吃。”范志红推荐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增强呼吸系统免疫。另外,红薯、南瓜和柑橘等橙黄色果蔬以及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