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财”施教折射公平之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待遇不公可以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把平等贯彻到教育中,“面向一切孩子,一切面向孩子”才不只是一句口号。
王旭明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曾任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套室主任。长期关注教育改革和教育套共政策的演变。著有《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一书。
劳凯声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咨询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起草小组成员。主持和参与有关教育领域的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
李
法学家、社会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套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
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作为独立专家,曾参与过中国的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工作,并为联合国组织撰写有关中国法律改进的评估报告和提供咨询。
2010年1月5日,有媒体披露:湖北黄石九中要求7年级4个实验班的学生,每人交2000元购买高档电子白板,而对非实验班学生无此要求。面对如此有违常理的要求,有学生家长问询该校校长,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回复――“穷人和富人是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
同一天,安徽灵壁县一些小学被曝存在“贫富班”现象。家长交3000元钱,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教室内设置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而不交钱的孩子就要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
针对教育公平的议论再成焦点。“嫌贫爱富”、“城乡比例”、“校际差别”、“地区差距”……“公平”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一道不能回避的坎。
1月15日结束的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作为今年的四项工作重点之一。
望周刊社与辽宁广播电视手打造的高端时事评论栏目――“望评辨天下”最新一期节目,聚焦教育公平话题。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首席专家劳凯声,社会学家李,在现场讨论中评辨教育公平之失。
因“财”施教违反教书育人原则
望评辨天下: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多交钱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好像存在合理之处;但类似“贵族班”的现象为何引来批评之声不断?义务教育意味着什么?
王旭明:市场经济的原则不能泛化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义务教育是国家资源,不能采取市场化手段进行配置。即使在义务教育之外的高中、大学教育阶段,因“财’施教,也是违反教书育人原则的。按财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来把教育对象分成三六九等,是严重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
李: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义务教育意味着国家为每个公民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资金由国家投入。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更多表现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如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同学校师资水平相差悬殊,导致孩子接受教育不同,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国家应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家庭背景的公民通过接受公平的教育,参与社会竞争。
劳凯声:义务教育是由公立学校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公立学校是国家举办的,通过公共财政经费维持的,为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不能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运作。在公益性机构提供教育服务时,如果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显然违背了公立学校作为公益性机构的基本功能。
望评辨天下:教育公平通常包含哪些层面的问题?
劳凯声:从宏观角度看,首先是教育制度设计上必须体现公平的价值理念。教育政策侧重经济利益,必定导致在教育领域出现种种不公平现象。从微观角度看,推动教育公平,主体是学校。学校应体现公益性的特征,为所有适龄学生平等地提供教育服务。
李:教育公平,是指接受教育的每一个人,不受其本身努力以外的因素――如出生地、户籍、家庭收入等的影响,而接受同等待遇的教育。提倡人人平等,就要反对歧视性的制度安排。
劳凯声: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在不同的时期,对公平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以义务教育为例,30年以前,更多解决的是就学权利的公平。在就学问题基本解决后,又产生了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层次理解――都可以上学,但你的就学条件比我好,你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公众必然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来体现社会公平。这就是第二个层次的公平。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上大学、就业的机会明显逊色于城市的孩子。这涉及第三个层次的教育公平,即教育结构的公平――大家都上了学,但因身份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差异,导致结果不一样,也是不公平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公平的追求,但是,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公平性问题。目前,一些国家的教育公平,开始体现为差别公平。其内涵是,人与人不尽相同,国家要提供适应个人的差异性教育,即可选择的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不能商品化
望评辨天下: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频频出现的根源何在?
劳凯声:当前教育领域出现诸多关于公平的问题,是由以前的资源分配制度所致。比如过去长期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导致城乡发展失衡,这些问题只有从制度层面上加以解决。从教育本身来说,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孩子能够获得教育、学得知识、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为了赚钱、获得个人或某个群体利益。
李:教育公平问题不只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它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遗留的社会不公平的组成部分。如城乡分割局面,导致地区差别扩大;举国之力培养人才、培养尖子的思路导致重点学校占有更多资源。
劳凯声:应该历史地看待中小学名校、重点学校问题。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从管理角度出发,希望先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带动一般学校发展,最终推动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经历四五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问题。
重点校掌握了丰富的优质资源,而非重点校相对薄弱。重点校经过长时间发展,其品牌和公信力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造成了供求关系上的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简政放权,让学校获得一部分办学自,允许有条件的学校创收等。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部分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学校在创收方面占有优势。而非重点学校则相反。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望评辨天下:“挤进”重点学校非常困难,而一些普通学校生源紧张。很多家长宁可交高昂的择校费,也要让孩子挤进重点中学。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教育资源不合理流动。
李:家长的愿望没有错,希望自
己的孩子进入好学校,享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劳凯声:家长缴纳高昂的择校费其实是非常无奈的。昂贵的择校费,体现出优质教育资源被商品化――只有花钱才能买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要保证教育资源不被商品化,应按照社会公平的原则去分配。
近30年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在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多元化办学体制利用了市场的价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选择机制。从学校的运行来看,有条件地利用市场机制,并不是不能做的事。但是如果过度依赖市场经济机制,而政府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监控,将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乱收费、教育资源浪费等。
为孩子划出公平的起跑线
望评辨天下:教育公平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应当如何根治这一顽疾,让每个孩子处于更公平的起跑线上?
王旭明:教育部把“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列为全年的四项工作重点之一。“最大限度”的提法,不只表明教育公平的主要性,还表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要“最大限度”。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4%。这4%的用法要体现公平性的原则,因为这是国家的公共资源。这是“最大限度”的含义。
李檐:在义务教育层次上,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硬件设施,如校舍、教学设备等。二是人――教师。尽管现在很多钱都用在修房子、买设备上,但首先应当考虑人的因素,应该通过制度安排,鼓励师资力量的流动。
例如,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可以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以促进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还应当鼓励教师轮换,让重点学校的老师到边远地区从事一段时间教学工作,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实现这样的流动,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其次是教育经费安排应当考虑城乡、区域等地区差异,资金投放要有一定倾斜。要真正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让欠发达地区孩子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使他们日后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能力提升生活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劳凯声:在基础教育投入中,中央,省和县三级财政的责任分担尚未形成合理、科学的分担办法。在法国,县级财政三分之~必须用于教育。如果还有缺口,省级财政会提出20%用于教育。如果省级财政的20%还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其余部分由中央政府承担。
在我国,有些省份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有些省还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相差很大,这就是有研究指出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因此,要解决教育投入问题,中央财政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
王旭明:待遇不公可以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甚至是几代人。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政府在资源分配、政策指导、法规建设等方面有责任。目前,公共财政投入应当加大力度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力度逐年增大。如接受中职教育的农村学生全部免学杂费,还可以获得生活补助,现在这个范围已经扩大到全体职业学校在校生。这体现了公共资源明显的倾斜力度。区域之间实现平衡不是无视地区差异,但至少在同一地区,学校之间不能存在过大的差异。
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先锋队的学校,人为地扩大教育不公平,如开设“贵族班”,应该坚决制止。2007年,总理提出了“穷人教育学”的概念。他说,“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把平等贯彻到教育中,“面向一切孩子,一切面向孩子”才不只是一句口号。
公民在促进教育公平中也应该有必要的担当。通过慈善行为,增强社会普遍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关怀。这种担当是政府行为无法取代的。如果更多的公民勇于担当社会公平的促进者,社会公平的美好前景就会越来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