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策略在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策略在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所选取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抓住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主体特性,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学习能力;教学效能

常言道:“教学得法,事半功倍。”选取正确、实用、高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对教学活动进程的推进、教学效能的提升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纵观传统教学活动过程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活动进程中的教学策略,忽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主体特性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学策略不具针对性、实用性。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策略运用,则提出了针对性、实用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义”,这就与高中新课标提出的“将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的目标要求“不谋而合”。下面,本人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选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一、抓住情境激励特性,实施情境性教学策略,激发学生 合作学习潜能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活动就是互助合作、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群体性学习活动过程。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施情境性教学策略,设置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和生活性等特点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融洽氛围,使学生合作学习成为自觉意识。

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节的教学中,由于正余弦函数图像的画法、正余弦函数的性质以及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内容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知活动中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此时,教师设置了“无线电波是将控制信号(带有信息的低频信号)叠加在载波上传播的,主要有调幅和调频,可以通过调整振幅和频率改变其传播方式,这其中蕴涵了什么数学信息以及怎样用数学方法反映这种现象?”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在生活性的情境中,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就为他们合作学习探究教学重难点创设了融洽、积极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进程的深入推进。

二、重视问题发展特性,实施问题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 探究实践能力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及内涵的有效承载体,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更是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问题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功能性特点,开展问题性教学策略,设置典型性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找寻思路和解答问题中,领悟解题要领,掌握解题方法,提升探究能力。

问题:已知O是坐标原点,A、B、C分别是平面内的三点,求证: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且α、β∈R,α+β=1。

这是一道关于向量的线性运算的数学问题案例,在该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向量的线性运算知识进行问题解答的策略方法,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开展问题探究解答活动,学生在观察、分析、探究问题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是考查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在求证该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等两方面的角度加以证明。同时,证明过程中,要通过假设ABC三点共线的方法,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内容,通过等量关系,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学生解题过程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向学生指出,该类型问题的解法一般可以运用向量线性定理证明三点共线。这样,学生在亲身实践探究和教师指导点拨的双重作用下,探究方法得到有效掌握,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凸显知识联系特性,实施综合性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各知识点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综合性数学问题正是数学这一特性的具体表现。同时,综合性问题以其对高中生思维创新能力和发散能力培养的显著特性,已成为新课改高考试题命题的热点、考查学生能力的重点以及学生学习解答的难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抓住数学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性,开展综合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综合性问题中,进一步找寻解题策略、解题途径,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灵活、更加全面,从而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如在“立体几何”问题课教学中,教师设置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的中点,求证:EF || 平面BDD1B1”这一综合性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有的学生在观察分析问题条件及要求的过程中,结合立体几何解题经验,认为根据判定定理必须在平面BDD1B1内找(作)一条线与EF平行,联想到中点问题找中点解决的方法,可以取BD中点G连D1G、EG,可证D1GEF为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EF || 平面BDD1B1这一结论。该问题还可以通过取D1B1中点H连HB、HF,证明HFEB为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结论。此时,教师让学生采用不同思路进行证明,学生会发现两种思路都可以证明。这时教师向学生指出,解答该类问题,可以根据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把找空间平行直线问题转化为找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位线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选取教学策略方法时,只有依据学生的学习实情、教学目标要求以及课堂教学实际,采用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学生在有效教学方法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双提升。

(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