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悟真情的真善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悟真情的真善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言】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可以作为我们阅读真情类文章的法宝。

【技法指导】

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如《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等,让我们深切体悟到了人间的挚爱与温情。综观初中语文阅读试题,真情类文章倍受出题老师的青睐。我们怎样做好真情类文章的阅读题呢?下面就结合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

一、整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阅读时,我们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段落之间的关系,找到文章的六要素,然后依据“五W”的原则概括,即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干什么事。

二、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领悟文章要表达的主题

阅读时,我们要仔细揣摩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这是读懂作品、理解作品的关键。如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种春风》第24题: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我们通过仔细阅读“我”与老人的谈话,来体会“我”感情的变化:“隐隐不安”(震惊)到“别样温暖”,体现了希望关爱别人,并能把爱心传递给别人的主题。

三、品味文章语言,体味句子的作用

1.解释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我们可先在句中找到该词,结合语境,根据前后语句的内容、含意来推断。如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种春风》第22题:“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爱心与善良。

2.品味优美的语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结合文章的语境,从修辞、描写的角度来思考。如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第28题:你怎样理解“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这句话?我们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句话点明了主题,男生感动的眼泪,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四、分析人物形象

此类考题一般从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描写方法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等方面来考查。如2010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试题中《不一样的幸福》第15题:读完全文,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读懂了全文后得出:他是一个成功人士,是一个注重亲情、孝顺父母、关爱父母的人。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考第一名不值得张扬

朱军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一阵大张旗鼓的表扬之后,老师派班长、学习委员到我家给家长报喜。我欢天喜地地领着同学,一路上说说笑笑。本来在学校我属于不善言谈的,家境不好让我始终有自卑感。这一次我拿了年级第一,立刻有了自信心,性格一下变得活泼开朗了。

我七拐八绕到了家门口,忙不迭地冲屋子里喊:“妈妈,我们同学来了,我考试得了第一名!”我连珠炮似的说了好几遍:“妈妈,我考试得了第一。这是我们同学,来告诉您的!”

没有母亲的应答。

母亲看了我们一下,眼睛里没有什么惊喜,只是平静地直直腰,举着两只满是煤屑的手,却没有去拿同学手里的喜报,答应了一声之后,又弯下腰,继续干活。

同学的眼睛中也透出了一种失望和不解。其中一个同学没有忘记老师交给的任务,对母亲说:“阿姨,朱军考试得第一,老师叫我们给您报喜。”

母亲再次直起腰,回身看看我,用手背轻轻抹了一下脸颊,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母亲继续干活,搬起了一簸箕煤,对愣在一边的我们说:“孩子们,我知道了。你们快回家吧,谢谢你们。”语气平静得像完全没有报喜这回事。

同学将那张粉红色的喜报放在桌上,我尴尬地站在院子里,勉强送走了同学。心中的委屈从头涌到脚,觉得自己的成绩被母亲否定了,刚刚建立起来不到半天的自信心被母亲摧垮了,自尊心被母亲伤害了!

我站在院子里一声不吭,看着母亲来回搬运煤块也没有像往常那样去帮忙。母亲忽然间在我的心中变得那么渺小,那么不近人情。好几天,我都闷闷不乐,甚至故意不理睬母亲。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照例不打算跟母亲说话,但走到房间门口,我却愣住了。

母亲一个人坐在床边,依旧穿着那件洗得退了色的青布褂子。她身后的墙壁上,花花绿绿的,贴满了大哥得到的各种奖状,足足占了半面墙。大哥从小学开始,年年是三好生,有一年还被评选为兰州市“三好学生”。那时候,大哥是父母的骄傲。每次拿回奖状,他并不张扬,只悄悄放在家里桌子上,母亲看到后,就端端正正贴在墙上。直到大哥参加工作,他上学时的奖状还贴在墙上!

夕阳的余huī()透过窗户,落在母亲瘦弱的身上。她手中拿着我那张粉红色的喜报,轻轻摩挲着,偷偷地掉眼泪――那一刻,母亲的形象,像一幅经典油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一瞬间,我什么都明白了,对母亲的记恨顿时烟消云散。母亲对我的爱、对我的每一点进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只是为了让我明白:家里穷,上学是一种shēchǐ()()的付出,学好功课理所应当,不应该那样张扬。

直到母亲去世,我都没有和她提起这件事。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当我长大之后,无论是回兰州家里,还是把母亲接到北京住,只要有我的朋友在场,母亲无论身体多么难受,都要特意换一件利利索索的衣服,把头发梳理整齐,端端正正、面带微笑地坐在椅子上。她拿出最好的烟酒茶水招待我的朋友,和大家聊天。见过母亲的朋友都说:“朱军的妈妈气质真好,难怪养出了这么一个好儿子。”听了这话她总是特别高兴。

直到她身患绝症,依然是衣着整齐地出来见我的朋友,给足了儿时我那份缺失的“面子”。每当这时,我的心里都酸酸的。

(选自《意林》2010年第6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余huī()shēchǐ()()

2.写出文中“我”情感变化的过程。

自卑()()感动

3.“我”取得了第一名,母亲自始至终都很平静,没有表现出很欣喜的样子,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请说说你的看法。

4.文章画线句“她手中拿着我那张粉红色的喜报,轻轻摩挲着”,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5.“每当这时,我的心里都酸酸的”,这时候“我”都想了些什么呢?请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100字左右)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也感受到过类似于此的父母的爱,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3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