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中播下“美”的种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中播下“美”的种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即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运用语言动作教学环境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完整有序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学习,这个双边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具有鲜明个性活泼的个体,这双边互动是一个动态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节奏或快或慢,或急或缓。从这个意义来讲,教学本身就具有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诗歌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叙述娓娓道来,感情真切,抒情,语言优美,情真意切,议论铿锵有力有理有据……学生享受着这一切,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感同身受,得到了心灵滋养,这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闪烁着美的火花,陶冶着每一个人的情操,这一切都具有审美性。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极为丰富,融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炉,用语言文字将真情善良进行表达,阐述,让学生开卷有益。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尤为重要!

由于美育和语文教育的息息相关,并且美育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愉快的接受教育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有了审美兴趣,才能主动接受审美的教育,我们才能向学生实施美育。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做到品质高尚、心灵美好。我们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乐观向上,充满爱心,必须有对人生,对工作火热的激情,做到内心充满阳光“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够先自己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然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只有教师美好心灵的阳光比学生的明亮的多,才有可能照亮学生的心灵。才能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使学生用一颗美的心灵感受美,认识美,爱上美。使心灵深处真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在感知中体会美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感知社会感知大自然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来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那样给学生一双感受美的眼睛,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讲授老舍的《草原》一文时,因为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去过草原,所以为了唤起学生对美的感知与唤醒其热爱大自然与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聆听配乐朗读,欣赏草原美丽风光,唱一唱草原歌曲。从听觉和视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境和丰富其感受。

3、在理解中引发对美的感情共鸣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王国,它通过语言文字向读者传达,语言文字像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能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更美的内容。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容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鲁迅先形象地说:“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有发声器才会共鸣。”对此,我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和赏析朱自清简洁语言的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爱。他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平实的语言,深切的关怀。“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真实的内心表白。通过讨论和赏析,朗读体会,此时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默契,同时培养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4、在审美创造中达到理解与情操的升华

从审美感知到审美理解,最终在审美创造中达到思想与情操的升华,这是审美的最终目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为祖国培养一代新人的,也必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语文美育中的审美创造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课内外的审美教育或美的熏陶,逐步增强了审美判断能力,审美联想能力,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能力,我们再科学地指导他们观察和体验自然社会世界的基础上,热情地鼓励他们写成小练笔或习作,亲自来创造美,从而体味写作的美妙。例如讲完《穷人》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发挥想象力,把桑娜一家之后的故事向大家说一说,大部分学生都能涌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然后进行小练笔,续编故事《穷人》。

审美教育是大语文(包括课内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悠久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实践,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高阳路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