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违规揽储风又起,究是为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违规揽储风又起,究是为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不会健忘。上世纪90年代,金融业曾刮起过一股违规揽储风。那时候。大多数银行打着“存款立行”的牌子,从四面八方,想千方百计,甚至违规违纪揽存款。记得当时凡是手头有点余钱的人几乎都被银行盯上过,成为银行职员吸存揽储的对象。有道是僧多粥少,必起厮拼。于是在金融业之间,不正当甚至是恶意竞争便风云骤起,有的行高息,有的拿提成,有的送礼品,有的给好处,总之五花八门,目的一个就是将对方存款拉到自己银行来。

为了刹住违规揽储这股歪风,2000年,人民银行专门下发了《关于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央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严禁擅自提高利率或以送礼等各种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与此同时,央行还对一些严重违规揽储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和处罚。此风一刹,收敛了许多,但到了2005年,又有少数银行将理财产品转化为准储蓄存款产品,变成高息揽储和规模扩张的一种工具,一方面变相突破国家利率管制,另一方面进行不公平竞争。为规范理财业务活动,保护客户合法权益,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由于管制得当,违规揽储之风偃旗息鼓,平静了一段时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违规揽储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于是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充分利用非现场监测、举报、媒体披露等渠道。加大对各类违规揽存行为的明察暗访,并采取措施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机构和个人。有效发挥了威慑和遏制作用。9月17日,银监会还向公众通报了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等数起违规揽储行为的机构。

违规揽储手法多多

分析当前的违规揽储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手法多多,更为直接,较上世纪90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

手段之一是擅自提高利率。少数银行为了揽到存款,在利率上予人以惠,加大吸引力,有的在规定利率基础上提高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不知这些银行揽得如此高息存款还能创造多少利润。

手段之二是瞒天过海。或暗记高息,或上套利率档次,或开展有奖储蓄,或减免、报销其他业务手续费,或赠送纪念品,或赠送现金(包括提货卡、有价证券等),或提供境内旅游,或支付存款大户子女出国学费,或安排亲属就业。少数银行就是通过这些名目繁多的方式变相提高利率。抢存款人行。

手段之三是巧用“跳板”。这主要是向帮助自己拉来存款的中介支付费用。这些费用也称谓各异。有的叫吸储费,有的叫协储费,有的叫手续费,有的干脆叫中介费。

手段之四是变换花样。有的银行害怕明目张胆地给钱被上级部门查出,便变换花样,借办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名义向存款户返还现金,可谓不是高息胜高息。

阴风重起事出有因

也许有人要问,中国入世已这么多年,中国诸家银行进入商业化运作也有了不少时日,况且不少银行都已成功上市,怎么还在违规揽储呢?这次被银监会通报的几家银行大多是上市公司,按理说,上市公司应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讲求成本和效益的精确核算,进行合规经营。绝不应做出与经营理念格格不入的事来。那么是什么驱动十几年前卷旗而去的“存款大战”会在今天重演呢?

深究起来,当今银行违规揽储有浅层次和深层次两大原因。分析浅层次的原因,可能与银行目前面临的贷款比例有直接关系。近年来,为了控制信贷风险,上级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严格控制贷存比指标上限。这本来是对的,是实实在在为银行业筑起一道“防火墙”。然而,由于一些商业银行去年以来在贷款上实行高投放,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如果不能吸纳充足的存款,就不能达到监管部门的存贷比例要求。而为了达标就必须收紧信贷规模,但一旦贷款规模减小,就会影响银行盈利水平,将带来总体收益的减少。这样,面对完成存贷比指标必须扩大存款量和银行实现盈利也要存款的两难处境。银行便不得不饮鸩止渴,做出一些不愿干又不能不干的事情来。

如果分析银行违规揽储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不能不说它与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有关。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利息收入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中,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利息收入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最新公布的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75%以上,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只占20%左右。这和国际上的先进银行如花旗、汇丰等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国际上的先进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即普遍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国外,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从品种上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60多种,但主要以技术含量较低的结算类、汇兑类业务为主,业务新品种少,业务份额小,无法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一些非传统经营领域上如投资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业务,发展速度同样缓慢,和国外银行存在很大差距,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可以说势在必行。

盈利模式亟待转型

古人云“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其意是说,解决问题不要着手于表层,要从它的根本人手。目前虽然对银行业违规揽储采取了各种处罚查禁措施,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问题在哪里呢?前面说了。就在于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模式还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没有走进新的天地。所以,改变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便成了解决银行业违规揽储问题的“牛鼻子”。

要改变盈利模式,各商业银行首要一环就是转变观念,要从“银行从来就是吃利息虫子”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把加大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收入作为扩展收入来源、调整收入结构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银行类理财、企业年金、银行卡以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中间业务,改变传统盈利模式,推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银行加速改变盈利模式上,目前外部因素也在催促。据报道。近日银监会正与商业银行商讨按照贷款总额计提减值准备,即出台新的拨备新规,初步商议大型银行的拨备/总贷款的比率要达到2.5%,股份制银行要求达到2.4%。对此,专业人士测算,对股份制银行来说,如果要求在年底前将拨备率提高至2.5%及以上,那么今年净利润的五成可能就此被吞噬掉。拨备率假如设定为2.5%,那么商业银行提高拨备之后,就会使存贷差缩小大约1%左右,而目前的存贷差为3.06%。以后新增100元贷款,原本有3.06元的毛利,但现在将2.5%变成计提准备金,毛利变成只有0.56%。

据国泰君安测算,如果银行的核销力度不变,在2010年底实现拨备率达标。对2010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影响为-15%。预计银行2010年净利润增速将由28%下降至8.7%。这样一来,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将被颠覆,哪家银行贷款增速越快,2.5%的拨备计提势必越高,对利润的侵蚀和影响也将越大。拨备新规一来。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压力增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冲动将从根子上得到抑制,这种压力将逼迫商业银行尽快实现盈利模式转型。

为了从根本上制止银行违规揽储,除了促使商业银行自觉尽快转变盈利模式。还要用铁的纪律、制度去规范银行的行为,要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切实审视正在实行的考核标准。

对于银行业存在的违规揽储现象,银监会表示,要从严处罚,决不姑息,并表示要从源头上抓起,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以存贷款时点规模为核心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风险与约束相称、激励与问责平衡、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激励机制。

我们相信,只要标本兼治,上下齐抓,内外共管,沉渣泛起的违规揽储现象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