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12二维码最“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圣诞老人也玩二维码、晨报年货街二维码下单1分钟搞定、广州试点溯源“放心茶”买茶可刷二维码、火车票二维码“加密”软件难扫个人信息、二维码应用于涂料行业可防假冒伪劣产品、河北移动开发推广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厦门机场推出手机二维码登机服务、支付宝推二维码业务发力远程支付、江苏南京博物馆首次推出用二维码“自助导览”文物、国内二维码市场比较混乱 行业标准尚未出炉、二维码内暗藏木马病毒、扫二维码可交水电费、掘金二维码 九环节藏千亿蛋糕、江苏南通开通掌上公交 扫描二维码进行实时定位、手机二维码为电商O2O模式添翼、北京市民将可通过刷二维码等方式畅游景点、崇明山羊戴二维码“耳环”防近亲繁殖、二维码和微博成传毒新途径、快拍二维码用户已突破3200万、公司纳贤出新招用二维码公布招聘信息……
翻看2012年与二维码相关的新闻标题,不用观其详细内容,便知它的繁忙与红火,颇有“老树发新芽”的意味。在车站、街道、小区、广告牌等公共场合,形形的二维码应用俨然成为城市里一道另类风景;在交友网、购物网等网站中,二维码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生活消费和工作交流的一个潮流方式。
二维码作为一种识别标识的物联网应用,真正实现了物品与互联网的信息传递。虽说不上是新技术,但随着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它以形式简便、载体灵活、传递信息快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管理、商品溯源、食品安全以及数字出版等领域。2012年,二维码应用商业模式的逐渐清晰,不仅为广告业、媒体传播业、移动互联网、电商都带来了创造性的变革,且相关应用服务也极大地方便了大众的生活及工作,迅速成为具有无限商机的宠儿。
回看2012年,可以用几个“大”来总结二维码的发展。
面积大
其实说起二维码,大部分人对其都已经不再陌生,作为新一代的条形码技术,但凡在商场和超市有购物经历的人都会很熟悉。超市里商品包装上的由纵向黑条和白条相间组成,且条纹粗细也不同,通常条纹下还会有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这种图案就是传统的条形码,也是二维码的前辈――一维码。
而二维码也叫二维条码,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通常为方形结构的点阵形式,不单由横向和纵向的条码组成,而且码区内还会有多边形的图案,同样二维码的纹理也是黑白相间,粗细不同。其中,它还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与我们常见的条形码相比,二维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便宜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例如衣服的吊牌中使用二维码,不但可以显示衣服名称和价格,还可以显示采用的是什么材料,每种材料占的百分比,衣服尺寸大小,以及一些洗涤注意事项等,无需电脑数据库的配合,简单方便。
2012年,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大小的世界第二大二维码,诞生于加拿大。它是来自加拿大的一对农民夫妇Kraay 与Rachel在翻看杂志的时候看到上面有不少的二维码,突发奇想地将自家农场的一块面积达10英亩的玉米地,改造成面积达到309570平方英尺(约合28759平方米)的二维码形状,随后这块玉米地也被正式收录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维码。同时,该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就是此农场的网站,有人在乘飞机路过时候拿手机对着这块地一扫,也可以完成扫描并自动跳转至农场网站。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二维码的逐渐了解,二维码在Twitter、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广泛应用。同时,世界各地二维码巨幅广告、二维码T恤衫、二维码蛋糕、彩色二维码等各具艺术特色的二维码应用,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
市场空间大
其实早在2002年至2003年间,日本、韩国便已将二维码融入商业应用,其中日本是全球二维码应用最为普及的国家。而在中国,2006年中国移动通过手机上网的WAP方式应用二维码,拉开了中国二维码的应用之路。然而二维码在中国多采用开放码型与平台运营相结合的模式,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后,仍未能寻到好的出路。
因受制于成本低廉、易于使用等特性,二维码很难形成一个独有的产业,而且很难具有自身的盈利价值,唯有依靠其它行业,才能形成较大的市场。2012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及三大运营商等巨头对二维码高度关注,将中国的二维码技术推向了高潮,并在业界形成了“二维码是O2O(Online To 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如团购、电子优惠券)的关键入口”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基于“主读”应用能够实现跨媒介间的信息传递的功能,是使其能够存活至今的根本。通过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就可以在任何一个能够承载二维码的角落拍码获取信息,包括图文、网址等等,二维码已变成大众上网的一个新入口。如此强大的信息承载体系,正如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自然能够带来无限商机。
易观国际分析师刘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随着各种智能终端渗透率提高,移动电商生态体系逐渐成熟,用户支付习惯逐渐养成,二维码日益成为O2O市场重要的平台、入口和工具,商业价值逐渐凸显。”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甚至预言,O2O未来会改变中国,线上、线下一旦联通起来,这是巨大的爆发式力量。腾讯大当家马化腾更是喊出“未来二维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2012年9月,微信开通电子会员卡试图借助二维码,打破传统线下商家与海量用户之间的鸿沟,当然在运作过程中已见成效。截至目前,微信电子会员卡的品牌商家已经超过1000个,包括餐饮、旅行、服装、商城、娱乐等众多行业。随着大众对二维码应用上网习惯的逐渐形成,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二维码在营销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电商行业,O2O概念已经成为了电商平台链接线上及线下的新路径。
二维码在产业链上涉及商业信息化(物流管理、质量监控、产品防伪、身份验证)、移动营销(广告互动、广告监测、数据库营销)、移动商务(移动安全、移动支付、电子票务、移动社交、打折优惠)等,商机很大。目前,除了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之外,还有一些二维码的技术、设备研发厂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媒体广告商等也在积极推动这个市场。
“二维码是未来热门行业,2015年二维码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北京灵动快拍首席营销官张何大胆预测。根据相关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有超过一万家公司进入二维码行业,分享其带来的巨大财富。
据统计,2012年中国手机二维码用户规模将达到2.9亿人,已接近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的1/4,中国手机二维码服务提供商的收入可达5亿元人民币。
应用规模大
2012年1月1日全国火车车票全部实行实名制,将旧版火车票的一维条码换成了二维码后,二维码在中国的规模化应用才算是刚刚开始。根据2012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5亿人次的预估值,那么二维码在同一时间段的同一个行业的应用规模,也可申请世界吉尼斯记录。
当然,在我国火车票实名制后,火车票票面的二维码包含火车票号、乘车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只要通过智能手机中的快拍二维码、我查查等二维码识别软件便可轻松识别。如果相关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会用票上身份信息从事申请信用卡、制作假证等违法活动。
正因为票面二维码内包含了乘客诸多的个人隐私信息,在2012年也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据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达31.58亿人次的预估量,如果都使用具有二维码实名认证的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那么不法分子就可获得这近32亿人次的相关信息,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一个信息泄露事件!
2012年12月,据铁路部门的相关消息显示,经过加密技术处理,目前已完成对全国统一火车票的二维码信息进行加密,只有铁路专用设备系统才能读取。《物联网・智慧城市》找来2012年年初和年底出差上海的火车票进行验证,通过“我查查”软件进行扫描,12月后购买的车票确实除了显示车次外,再没有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的信息,旅客隐私得到进一步保护。
虽然火车票票面的二维码使用了加密技术,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破解的可能性。因此在2013年春运即将来临之际,旅客在用完车票后还是要妥善保管,尽量不要随意乱丢,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安全隐患大
二维码带给市民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烦恼。时下,二维码技术已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之一,据统计仅腾讯手机管家软件在3个月里就拦截了来自扫描二维码的恶意网址14万条;而据苹果手机福州授权维修店初步统计,在2012年前8个月时间中,因刷二维码使手机产生问题的就有325部,其中中毒27部,系统重装198部。
由于二维码技术已经很成熟,制作也非常简单,早年接触二维码时便与同事担心这技术的持久生存力及自身赢利点!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二维码其实早已沦为作嫁衣的配角。目前只要在搜索引擎中属如“二维码生成”,便能出现上百款款二维码生成器或相关的制作软件;安装软件后,可根据需要加入一些网址或相关的产品信息,即可生成二维码。
正因为国家对二维码的没有任何的限制,目前很多商家都将促销打折等信息制作成二维码,方便消费者利用手机扫描后浏览,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而同时二维码生成器又随时可从网上下载使用,为不法分子把一些手机吸费软件链接或虚假信息输入其中的提供了途径。数据显示,有毒二维码多以流氓推广、恶意扣费为主要目的,在2012年也使得二维码也成为信息识别技术领域负面报道的常客。
趋势科技(中国区)移动安全产品资深经理刘政平表示,随着二维码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二维码下载的方式传播病毒。他们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链接制作成二维码,用户用手机扫描后会得到该链接,如果进一步点开操作,就会在联网状态下导致手机中毒。“一旦中毒,用户会出现手机费用被恶意扣除、手机流量异常、个人信息被盗等情况,十分危险。”
一位福州网友发微博称,自己扫码后中了手机病毒,被扣费200元;一位北京市女士在扫描二维码时遭遇了手机病毒,之后便无故被扣除了50元的手机话费,且事后无法追讨;在微博上看到一家饭店的优惠信息,说扫二维码安装软件就可打五折,装好后没优惠信息,第二天手机欠50多元话费并停机……目前有关扫描二维码产生的手机安全问题还很少,但今后随着二维码应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手机支付方面,相关的安全问题都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
其实二维码的未来,是否光鲜亮丽,还在于大众对于二维码的使用习惯。虽然二维码和手机的结合,让移动互联网变得更具活力。然而,用户关心二维码扫描便利、安全与否,而商家则关心二维码到底能不能盈利,能带来多少利益。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二维码的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仍然处于“叫好不叫座”阶段。